因为这4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才会越来越大!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19卷 汉纪十一
汉武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略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浑邪王归降时,汉朝征调车辆二万乘前往迎接,可是因朝廷无钱,只得向民间赊购马匹。有的老百姓将马匹藏匿起来,结果马不够用。汉武帝大怒,要斩杀长安县令,右内史汲黯言道:“长安令没有罪,只有将我杀了,老百姓才肯交出马匹。再说,浑邪王背叛他的主上投降我朝,我朝只须从容地按着县的顺序传送,何至于让天下不安,使中国贫困,来奉承异族呢!”······汉武帝沉默不语,没有应许。后来说道:“我很久没听到汲黯的声音了,如今又在这里胡说八道!”
【解析】
匈奴人投降汉朝在汉匈战争开始后其实也有,但是如此高级别的大贵族投降汉朝还是第一次。
对此,汉武帝是非常看重,落实在具体上,就是花大量资源来迎接匈奴降人,并且给与很不错的待遇。
汉武帝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一种政治宣传和心理攻势。
为的就是告诉匈奴人,投降汉朝能够获得荣华富贵,上下待遇都不错。
如果这个能够执行下去,且在匈奴那边收获成效,对匈奴人内部必定会被分化。
这一招,不光汉武帝用,他老爹汉景帝时期也用过。
再通俗点地说,也叫千金市马骨。
类似的事情,后世王朝乃至于今朝都干过不少。
但是,上面材料重点不是汉武帝怎么做的,而是汲黯对汉武帝这么搞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而汉武帝给出的回应也颇有意思:“这货又在胡说八道了。”
要我说,汲黯的看法,汉武帝的做法,都有道理,若说错谁都没错。
而汲黯和汉武帝的分歧,更反映了人对同样事物判断为什会有不同?以及为什么人与人会有差异?
1.视角的不同
对于匈奴问题,汉武帝以什么视角看?
整个国家战略、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
而汲黯则以百姓民生,的基层视角来看。
当然,看待匈奴问题,不光是这两种视角,还有很多视角,比如对于在东南诸侯王,长城边境的民众、齐国的商人,等等等。
在不同的视角下看待问题,必然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和判断。
为什么会如此?
原因在于人的过往经历、学习见识、身处的位置这些东西而导致的。
这就像大家都是从一个圆点出发看世界,但是哪怕方向出现0.000001度的偏差,只要走得够远,最后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就如同以你现在的视角,看双十一就是买买买,而在资本的角度却是对韭菜们的收割盛宴。
但是,谁都没有错。
以此又延伸出一点,即他人的视角看待事物,如果有观点上存在差异,这是主观存在的必然。
千万别觉得好像别人的观点你不赞同就要把别人说服、睡服、干服气,一来没必要,二来这种差异必然存在,你无法彻底消除。
2.利弊的选择
招呼匈奴费钱,汲黯知道,汉武帝也只知道。
汲黯看到的弊是花汉家百姓的钱,来补贴这些匈奴,和败家老娘们慈禧没多大区别。
不过汉武帝看到的却是受降匈奴人之后的政治影响。
汲黯和汉武帝算的是不同的账,前者算经济账,后者算政治账。
不同算账的模式下,其实也反应了汲黯和汉武帝对利弊的选择。
任何决策其实都有利弊存在。
而决策的基础甚至多样化,又来源于上面所说的角度不同。
或者说,你能看到不同的角度越多,你能够做出的决策就越多样化。
比如,现在搞短视频培训,学员角度、个人角度、商业角度去看决策是不同的。
前者,你想的是要把别人教会。
中者,你想的是如何给自己涨名声、捞钱。
后者,你想的是如何割更多的韭菜,甚至割有需求公司的韭菜。
决策多样化,不光是具体执行策略上的不同,还有利弊的多样化。
选择一项决策,某种程度就是选择一种利益获得和风险损失组合。
而所有人的决策,其实都是在他可见角度内,选择他所认为能够带来综合获利最大的那个决策。
3.所有都是积累的结果
当我们看到某个事件突然爆了,展现的不过是表象。
深层的内核,必定是某些因素逐渐累积,到这个点被彻底激发出来。
越大的事,越是遵循这个规律。
就好像李佳琪、薇娅,人家一晚上赚几百万,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都是数年的累积之功。
但是很多人看不到这点,就觉得自己去也能成为下一个李佳琪、薇娅。
利益是如此,矛盾更是如此。
在决策之后进入执行阶段,利益和矛盾就在一点点累积。
最后,不同决策之后产生的效果,同样也会展现在众人面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学校里面那些成绩好的,抛开其他因素不说,大概率就是某个方面学习方法比那些一般的效率高那么一点。但是这累积下来结果就不得了了。
咱们就事论事,为什么汉武帝会说,汲黯又在胡说八道?
难道是他今天突然胡说八道?
还不是以前汲黯胡说八道也不少,在汉武帝这里累积了不少矛盾,今天终于爆发了,直接明了地说汲黯在胡说八道。
4.变化的变化
如果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那么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环境在变化,决策适用性也在变化,而每个决策在环境变化下产生的得失组合同样在变化。
应对变化最好的办法并不是你做出了什么调整,而是在于你能否及时调整。
这也是为什么人与人产生差距,甚至越来越大的根本原因,对于变化的应对策略。
当所有人做出决定后,差距就产生了,但是由于决策多样性以及环境变化。
很有可能有人先快后慢,也有人先慢后快。
对于有些人而言,他们在转折的时候就,发现自身的变化,及时调整,找到新的加速方法。
结果就是有人越跑越快,有人变慢甚至原地踏步。
【启发】
今天的内容很虚,没有什么干货,更多是思维上面的。
简单来说就是四点。
1.视角不同带来决策不同,这种不同未必要接纳其内容,但是要理解认可其存在。
2.决策的差异化带来最终得失的差异,没有最好,只有你当下能想到的更好的。
3.所有矛盾、利益最终的爆发和获得,在你过往一连串的决策中早已埋下的根。
4.及时调整策略是应对不确定性变化最好的方法,但是怎么调整很有讲究。
不奢求您的打赏,有个赞就够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