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电对乙烯和丙烯产业链的影响:乱炖碳化工6/7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未必正确,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探讨!不做买卖依据,盈亏自负)

(本文是《哪儿都缺电:当前A股最大的炒作逻辑探讨》(原文看专栏)第三部分的独立章节《燃烧的化工板块》(原文看专栏)的第七部分,建议结合其他部分的观点进行阅读。由于碳化工较为复杂,帖子较长,这个6/7部分)

(另外,最近全网对本文搬运较多,敬请搬运时尽量全文搬运并携带作者,避免片段误导他人;且大猫仅是草根韭菜,观点并不成熟,如果搬运后自称专家视角,去指导别人就更不好了!)

(前面章节讲述了电石、硅化工、煤化工、磷化工、三酸两碱、钛白粉,原文看专栏)

四、碳化工各产业链和“缺电”逻辑对其影响

4. 缺电对乙烯产业链(大宗的战场)的影响

乙烯是石化工业的基础原料,素有“石化之母”之称,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乙烯产业链是不仅仅是碳化工,而且是整个化工行业中规模最大的细分,它的下游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下游产品都是有着广泛应用的明星产品,如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环氧乙烷(EO)、乙二醇(MEG)、苯乙烯(EB)等。

但同时,乙烯产业链也体现了化工行业最复杂的那一面!

产品大多都有多种替代生产工艺,而且生产规模都很大。关键产品基本都是大宗商品,在国内外期货市场交易。许多产品国内无法自给,存在较大规模的进口量。生产企业众多,下游应用企业更是多如牛毛。其供应链结构、产品定价模式和需求传导等都表现极其复杂的特征。

下面对关键产品来梳理其要点。

作为入门产品,乙烯的制取可分为三种途径,包括石油脑蒸汽裂解乙烯、煤/甲醇制乙烯(CTO/MTO)、LPG/乙烷蒸汽裂解乙烯几种路线。在我国,石油脑裂解为主要路线,约占75%,煤/甲醇裂解是传统的替代路线,占约13%,剩余的是新兴的LPG/乙烷裂解路线。

近年来,国内乙烯基本自给,乙烯价格主要由石油脑路线决定,受石油价格的影响最大。乙烯由于密度很小且难于压缩,较少进口,进口主要通过其下游产品来实现。

乙烯的主要下游和占比分别是聚乙烯(64%)、乙二醇(11%)、环氧乙烷(10%)、苯乙烷(9%)和聚氯乙烯(5%)。

其中,聚乙烯是乙烯最大下游。聚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和三氯乙烯基本是乙烯的唯一工艺下游。环氧乙烷和乙二醇在石化中经常存在联立工艺,可以在工艺中调节其比例。同时,乙二醇有着甲醇制取的替代路线,但占比相对较小。

聚乙烯、苯乙烯和乙二醇都存在着较大的进口量,国外生产成本低于国内,价格基本有进口价格决定。国外的主要来源是美国的乙烷—乙烯路线,受乙烷价格影响较大。由于环氧乙烷的主要下游是乙二醇,二者价格基本处于固定比例,也就是说环氧乙烷的价格由下游的乙二醇决定。(华鲁恒升在建草酸法制乙二醇,跳过甲醇直接通过煤气转换,是小众路线)

聚氯乙烯是乙烯产业链最大的单品,但由于我国富煤少油,其生产路线主要为电石(乙炔)路线,占比82%;乙烯路线是替代路线,仅占18%。其价格由电石法路线决定。

BDO(1,4丁二醇)是新兴的重要原料,下游主要用来制取氨纶和可降解塑料。当前国内的主要生产工艺为电石路线,替代工艺是C4的顺酐路线。其价格主要由电石路线决定。

EVA是新兴科技材料,有乙烯和醋酸乙烯和成,光伏级EVA是光伏膜的重要原料,目前主体依赖于进口,国内仅有少量厂商能够生产。其价格主要受进口价格决定。

是不是有种一团乱麻,无从着手的感觉!我是看了很久之后还处在头昏眼花之中,让我们本着十倍的耐心去梳理缺电对这堆乱麻的影响。

从涨价的源头看,缺电引发了发电原料的大幅上涨,国内是煤炭,国外是天然气。由于电石被双控管制,涨价更甚。美国乙烷是天然气生产的副产物,在涨价期间,二者根据热值有着接近固定的换算关系。当前电动汽车渗透率在不断上升,燃油的需求会越来越下,石油独立上涨能力有限,近期的上涨更多是被天然气拉动的被动上涨。

当前原料涨价的顺序是这样的:电石》煤炭(甲醇)》乙烷(天然气)》石油。

由于国外对天然气的短缺更甚一筹,而我国积极在加大煤炭生产,预期中长期原料涨价的顺序是这样的:电石》乙烷(天然气)》煤炭(甲醇)》石油。(后续都按这个假设推导)

对乙烯环节而言,由于石油涨幅远低于煤炭和乙烷,乙烯价格更多由石油决定,乙烯的最终涨价幅度将处于高于石油成本,低于煤炭和乙烷的位置。利好石油脑路线,利空乙烷、煤炭和甲醇路线。如果煤炭(甲醇)和乙烷涨幅过大,相关路线可能会出现无法开工的局面。“石油—石油脑—乙烯”一体化则更为优越。

对PVC环节而言,电石决定PVC价格,电石涨幅大于乙烯。“电石—PVC”一体化厂商的大量存在削弱了PVC对电石涨价的传导。超级利空采用电石路线的但无电石配套的PVC厂商,据传说许多无电石配套PVC厂商生产已无利可图,利好“电石—PVC”一体化厂商。超级利好采用乙烯路线的PVC厂商,如果电石产能限制和价格持续居高不下,乙烯路线厂商不但享有高利润,还能获得电石法厂商释放出来的市场空间,量价齐升。

对PE、MEG和EB而言,国外乙烷路线为主,乙烷的大幅上涨会拉高国际产品价格,使其价格竞争力减弱。国内乙烯以油头定价为主,国内生产成本将低于国外。国内主流路线预期可以获得这些产品的定价权。超级利好国内的油头一体化生产商,利空乙烷或LPG路线一体化生产商。在进口减弱的情况下,对于乙烯为原料的生产商而言,涨价可以获得更有效传导,利好乙烯路线生产商。甲醇由于煤炭价格上涨较快,且对MEG缺乏定价权,会变得更缺乏竞争力,工艺路线超级利空。

对EO和三氯乙烷而言,属于单一产品链路,缺乏替代路线或一体化厂商,涨价能够有效传导,利好相关生产企业。

对BDO而言,BDO是新兴材料,毛利率较高。顺酐路线是油头路线,成本上涨远低于电石路线。电石路线决定BDO价格,利好电石—BDO一体化厂商,超级利好顺酐路线厂商,对于电石路线但无电石配套的BDO厂商略空。

对于EVA而言,目前进口比例较大,国内对技术的掌握程度和产能都较小,供远小于求,属于典型的瓶颈环节。国内厂商生产有着可观的利润,也能有效传导上游的涨价。对于掌握有该工艺能力的国产厂商而言,上游涨价和产能扩张对它们都是利好。

乙烯产业链可按照周期股进行估值,下面相应公司和预期合理估值:

超级利好(估值:18~20):中国石化中泰化学新疆天业氯碱化工

利好(估值:12~15):恒力石化(石化板块)、荣盛石化(石化板块)、滨化股份中国三江化工上海石化、奥克化学、华锦股份(石化板块)

利空(估值:10~12):卫星石化(C2)、宝丰能源(煤制烯烃)、丹化科技(煤制乙二醇)

5. 缺电对丙烯产业链(瓶颈的世界)的影响

丙烯产业链在石化中仅次于乙烯产业链,下游有通用塑料聚丙烯(PP),丙烯和乙烯产业链有许多相似之处。

丙烯的制造工艺主要有三种,石油脑裂解丙烯、煤/甲醇制丙烯(CTO/MTO)和丙烷脱氢(PDH)。

石油脑路线是国内丙烯的主要生产方式,主要是石油炼化企业采用。石油脑路线中,主要生产的是乙烯,丙烯是副产物,占比较少。石油脑路线以往决定着丙烯的价格。

煤/甲醇路线主要是中西部煤化工企业采用,是国内在石油价高和煤价低时候的替代路线。

丙烷脱氢是近年来兴起的路线,主要被东部沿海企业采用。丙烷路线依赖丙烷的供给,我国丙烷的对外依存度较大,2020年进口量占总量的87%,主要来源于中东和北美。丙烷是一种通用燃料,价格走势基本随天然气同涨同跌。由于PDH装置投资较少,丙烷—丙烯价差较大,近年来被许多大化工企业配套。

丙烯的下游主要有聚丙烯(占比72%)、环氧丙烷(7%)、丁辛醇(7%)、丙烯酸(5%)、丙烯腈和苯酚丙酮等。

聚丙烯(PP)是乙烯的最大下游,基本上凭一己之力拉动丙烯的需求增长。国内聚丙烯的生产基本是传统路线的天下,按2020年数据,中石化33%,中石油17%,神华宁煤7%,东华能源4%。聚丙烯的价格以往主要有油头路线决定。

在丙烯产业链中,由于近年来PDH装置的大量投产,造成丙烯和聚丙烯供大于求的状态,二者的价格都受到PDH产能的压制。由于PDH工艺成本远低于石油脑工艺,造成丙烯和聚丙烯的价格涨幅远低于石油涨幅。今年以来,丙烷价格大幅上涨,但丙烯和聚丙烯同样没有什么涨幅,体现了二者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内气头聚丙烯目前产能以东华能源较多。

但除此之外,丙烯产业链的其他产品路线,却都是体现着瓶颈节点的特征,关键产品价格非常容易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暴涨暴跌。

环氧丙烷(PO)在国内主要用于聚醚多元醇,后者是聚氨酯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聚氨酯的产能向国内转移,环氧丙烷也处于高度景气之中。另外一个用途是锂电池电解液的DMC。但氯醇法由于高度污染性,2017年以后就被禁止增加产能,近年来新建的产能以直接氧化法和共氧化法为主。国内的领先的是滨化股份华泰股份、杭锦科技和红宝丽等。

环氧丙烷当前的主要制作工艺是氯醇法,环氧丙烷价格主要由氯醇法决定。环氧丙烷由于产能受限,有着明显的瓶颈环节的特征。在2020年由于油价触底回升和聚氨酯需求高涨等原因,环氧丙烷从年初10133涨到年末的19400,涨幅接近一倍,远大于原料涨幅;而2021年则全年在高位震荡,不理会原料的大幅上涨。瓶颈环节凭借供需差获得高利润,吸收上游原料的涨跌幅。

丁辛醇(正丁醇、异辛醇)的主要下游是DOTP,它的主要用途是PVC手套的重要添加剂。国内领先的是鲁西化工华鲁恒升万华化学华昌化工等。

丁辛醇也是典型的瓶颈环节。在疫情期间,由于PVC手套需求高涨,拉高了丁辛醇的需求。丁辛醇的价格在疫情期间出现大幅拉升,如正丁醇(工业级)的价格从2020/1/1日的5833涨到2021/6/30日的14633,由于产能受限,并未拉动丙烯多少需求增长。三季度以来,随着疫情的回落,丁辛醇的价格目前正处于回落之中。

丙烯酸主要生产丙烯酸酯和高吸水树脂(SAP)等,丙烯酸酯可用来制作涂料、粘胶剂等,SAP用来做纸尿裤和卫生巾等。国内领先的是万华化学卫星石化等。

环氧氯丙烷主要下游是环氧树脂等,环氧树脂在电子行业用作电路板等工艺上。国内上市公司有滨化股份等。

丙烯酸和环氧氯丙烷在近期(本年三季度)都出现了大幅涨价的情况,9/27环比2021.6.30日涨幅都大于60%。究其运营,都是由于双控或限电情况下,国内生产厂商受到管控停产,国外丙烯酸厂商也有以外停车情况,造成产能出现较大缺口。对瓶颈环节的大幅限产,会带来瓶颈环节利润率的大幅提升,但不具有向上传导需求的能力。预期对未停产厂商会带来较大的业绩增幅。

丙烯腈(AA)是主要下游是ABS树脂、腈纶和丁腈橡胶、PA66和碳纤维,这些都是高级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丙烯腈目前基本国产为主,2020年进口依赖度降到13.2%。国内上市公司目前只有计划注入东方盛虹的斯尔邦有产能52万吨和浙石化有26万吨,东华能源卫星石化齐翔腾达目前都在建产能。

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PC)是丙烯产业链里面预期成长空间最大的一支。PC是五大工业塑料之一,我国对外依赖度很高,其原料双酚A进口比例也不小。双酚A的下游主要是环氧树脂和PC,当前PC占比越来越大,环氧树脂则处于下降之中。主要厂商有鲁西化工万华化学浙江交科维远股份等。

在这个工艺路线中,双酚A是瓶颈节点。在2021年初,由于国外和国内多个装置意外停工,导致双酚A的价格在短期出现飙涨,到2021年2月末,涨幅已经超过翻倍,在2021/3/1达到24300。后续则在高位震荡略带回落,并不受原料上涨影响。在双酚A的大涨情况下,PC和双酚A的价差越来越小,对于无双酚A配套,单独生产PC的厂商而言,几无利润。而联产厂商,则赚的盆满钵满。

总而言之,缺电导致丙烷大幅上涨,石油跟涨,以及产能受限和减少。对于丙烯产业链而言,由于丙烯和聚丙烯存在供大于求,对相关企业体现为利空。对其他产品路线而言,由于基本都包含瓶颈环节,关注供需矛盾对业务影响更加重要,如缺电引发的产能减少会带来相关未停工企业超级利好;在供需矛盾之外,原料上涨时瓶颈环节会吸收上游涨价,会显示为略空。

超级利好:鲁西化工(PC)、万华化学(PC)、维远股份(PC)、荣盛石化(PC+AA)。

利好:卫星石化(丙烯酸大涨)、滨化股份(乙烯未涨,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大涨)、华泰股份

利空:浙江交科(PC,无双酚A配套)、鲁西化工(丁辛醇),华鲁恒升(丁辛醇),中国石化(聚丙烯)、宝丰能源(煤制烯烃)、东华能源(C3,聚丙烯油头定价,不利于气头)。

(后续部分已发,专栏里面有)

$卫星石化(SZ002648)$   $中泰化学(SZ002092)$   $宝丰能源(SH60098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