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只身赴江东参加“鸿门宴”之前,临行嘱托里究竟有什么玄机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在中国的历史上,饭桌可不是一个觥筹交错、曲水流觞的放松之地,而是一个尔虞我诈。一步天堂一步死亡的凶险之地,从刘邦从“鸿门宴”逃出生天开始,所有的这种高端饭局基本上都被叫做了“鸿门宴”,和刘邦也许沾亲带故的刘备也经历过和祖先刘备一样的惊魂一刻,那就是在东吴的联姻酒会上。东吴的鸿门宴
从被曹操追杀,到赤壁之战大获全胜,在手下军师诸葛亮的指点下夺取了荆州,刘备好像是作为三国演义全书的第一男主角太久都没有过露面了,也没有过亮眼的表现了,基本上都是诸葛亮一路运筹帷幄带着整个团队前进,到了孙刘的二次结盟,刘备终于回到了战场上。
刘备那个时候已经是快要五十岁了,依照当时的平均寿命计算的话,刘备其实可以说已经是老年人了,这一下刘备有了一个迎娶妙龄少女的机会,而且这位少女还是江东之主孙权的妹妹,这看上去是不是有些太好了,好的有些不正常。刘备当然心里明白,这件好事绝对不是好事,刘备和东吴帷幔后埋伏的刀斧手们想到了一起去。
刘备在想,这一次去赴约,万一自己没有祖先刘邦那么好的运气,真被东吴的人马乱刀砍死或者直接被软禁起来了怎么办?自己辛辛苦苦创立的团队该怎么继续往下走呢?可是刘备还是决定赴约,这就是刘备要比一般人强的地方,刘备心中有一个最高的目标,那就是成就一番事业,为了这番事业,刘备可以去用生命放手一搏,所以说刘备的成功是时代的偶然,但却是刘备个人的必然。临行嘱托
刘备开始了自己的嘱托,刘备在去东吴之前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开始嘱托这两个人,自己如果要是回不来了,一定要听诸葛亮的话,诸葛亮是真正的人才,只有听诸葛亮的话,咱们这个团队才能发展下去。可是关羽和张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就是如果诸葛亮有了其他想法,要背叛团队该怎么办,刘备的态度非常明确,那就是我们平常是兄弟,可是在另一边又是君臣关系,诸葛亮如果不遵守我的命令,那自然就会受到惩罚。关羽和张飞自然是明白刘备的意思。
在嘱托完了关羽和张飞之后,刘备又找到了诸葛亮开始了自己的嘱托,刘备开始对诸葛亮千恩万谢,说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出谋划策整个团队也不可能走到现在,刘备说如果自己在东吴遭到了不测,诸葛亮就可以自己寻找出路,因为毕竟复兴汉室才是最大的事情。诸葛亮自然也表示了自己的忠心和感动。这样之后刘备才动身去了东吴。
可是刘备这一走,刘备团队里的情况会是那么简单吗?当然不是,因为刘备知道,就算是自己在东吴真的遭遇到了不测,不管是被杀害还是被囚禁起来,自己还有儿子刘禅在呢,刘备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看上去比较不灵光,而且就是这一点不灵光还是刘禅自己装出来的,刘禅最善于就是借助别人的力量。
如果说自己回不来,刘禅一定会找到关羽和张飞让这二人看在兄弟之情的份上帮助他,而且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非常好,因为刘禅大的一个优点,也是这一个优点让他活到了最后的就是刘禅只是装傻,而从来不自作聪明,刘禅知道自己只要是唯诸葛亮马首是瞻就好了,而且刘备知道,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首席战略顾问诸葛亮,都不会奇兵谋反。刘备的把控
因为第一点,关羽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人设就是忠义和义薄云天,相比于关羽在战场上的神勇盖世,对于关羽更加重要的是关羽的名字本身就是英雄的代名词,就是豪杰的代表和典范,所以说即使是刘备在东吴遭遇到了不测,关羽也必须坚持到底,即使是后主刘禅继位关羽也得辅佐刘禅到底,因为关羽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当世英雄,千秋忠义的人设收到一点损失,而张飞和赵云一样,是一个出色的执行者和跟随者,也不会惹出一些乱子。
再说诸葛亮,为什么在之前的文章要一直强调关羽和诸葛亮在性格底色中是同一类人呢,因为诸葛亮和关羽都是具有极强道德感和心中一股傲气并存的人,如果说关羽是千秋忠义武将的代表,那么诸葛亮就是千古以来文臣的代表,诸葛亮除了当世的忠贞以外,还要身后的千古流芳。而且就算是诸葛亮真有一天有了不臣之心,从最现实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没有关羽和张飞的支持也无法做出一些过格的事情。
而且诸葛亮最聪明的一点,就是可以从利害关系中推导出其中未来的发展。诸葛亮心中明白,刘备如果在江东遭遇了不测,没有回到荆州,那么刘备团队势必就会陷入到一种群龙无首的地位。这样一来,不管是曹操集团还是东吴势力,都不会放过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荆州是一块让人完全无法拒绝的肥肉,到时候荆州将同时面临着曹操集团和东吴势力的两面夹击,这个危机的时候,诸葛亮就更没有所谓图谋造反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在去往东吴接受联姻之前要去找关羽、张飞还有诸葛亮嘱托一番的原因,因为刘备要让各方都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然后自己来平息他们的情绪,这样自己才能安安心心的去往东吴。刘备心里想的是,自己这一去,关羽和张飞会练兵,诸葛亮会在这里安心发展,荆州兵强马壮之时自己再回来就是最好的结果。
就这样,刘备带着自己的英勇无双的保镖赵子龙安心去往东吴了。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