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10大警句:句句洞察人心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先人早就说过的。
而提起历史,很难不想到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于此书,鲁迅曾做出高度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很多人只知道《史记》在文学、史学领域的高度,不觉其对普通人的影响。
但其实它不仅是中华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更是传承了几千年先贤神人智慧的瑰宝。
今日给大家分享其中10句话,句句明人心,见人性,发人深省。
01、“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出自北宋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表面上好听的话,是华而不实的;知心的话,是实在的;刺耳的话,是克服缺点的良药;甜言蜜语,可以把人引入歧途。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花言巧语迷惑,而曲解表达者的本意。所以无论好话坏话,都应该仔细聆听,然后再进行判断。
千万别被表象,遮住了双眼。
02、“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
应当作出决断时而不决断,最后反而给自己招来祸害。
人生的路上往往会面临许多选择,当面对形形色色的抉择时应该如何取舍?面对抉择,有些人往往会犹豫,在犹豫,三思,三思,再三思。可是,时不待人,我们常常为痛失了机遇而扼腕叹息。
果断做出抉择,大胆承担责任,是为成功最重要的一步。
03、“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得人心的人就兴旺,失掉人心的就会垮台。
人心,不止对于王侯、统帅、领导有意义,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同样重要。
与朋友相处,与亲人往来,处处都需要人心。我们无法做到将心比心,但最起码要照顾对方的感受。懂得“维护”人心,才能收获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
04、“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商群列传》
听了批评的意见,能自我反省的,叫做聪明;主动检查自己的叫做明智;能克制自己私心的叫做有力量。
越优秀的人,越能及早发现、改正自己的问题。也许第一次是别人指出,第二次是自己发现,那么第三次问题还没出现,你也许就会辨别什么是错的了。
所以说想要变得更好,就要从审视自己开始。
05、“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
古代的君子,与人绝交时,口不出恶言。
这句话,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讲,就是“分手应该体面”。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爱情、友情来说,都尤为重要。
人生在世三万天,会遇到无数的人,难免会有分别的时候。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都不该成为恶语相加的原因。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好聚好散,便是人最大的修养。
06、“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三王世家》
不依仗地位和权势耍威风、逞霸道,就不会在以后遭到羞辱。
人生起起伏伏,谁都有得意之时。站得越高,就越要保持谦逊平和的态度。因为一时的权势就横行霸道,只会为自己招致恶果。
不管何时,保持谦逊,与人为善,终会有福报。
0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唐玄宗也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所以说,过去发生的事,一定都是对以后有所警示的。让所有的经历成为经验,学会从过去总结学习,这才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根本。
08、“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史记·师旷论学》
到了老年再去喜好学习,就像那点燃蜡烛的光明。虽然蜡烛的光亮不是很明亮,但是与摸黑走路相比,哪一个更好呢?
我们常说,学无止境,任何年龄都可以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基本不需要任何成本,而且没有任何条件限制的活动。它不需要充沛的体力,也不需要大量的财富。
而且,唯有学习才能不断开拓眼界,拓宽格局。
不学习,就像摸黑走路,你认知的范围、你能触及的地方始终有限。学习的目的,不仅是点亮自己,也是为了照亮远行的道路。
09、“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不如士之谔谔。”
——《史记·商君列传》
上千张羊皮,也不如狐狸腋下之皮。前人随声附和,唯唯诺诺,不如一个直言不讳的壮士。
从众,是人的本性。
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与众不同”的勇气。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特立独行,而是说,我们应该做最真实的自己,讲出自己的心声。
一直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我们永远都做不了自己。
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有本事的人只会为赏识自己的人做事,女子只会为使自己幸福的人梳妆。
正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对于任何人来说,找到懂自己的人都很不容易。
所以不论是朝着共同方向一起努力的伙伴,还是亲密无间的好友,或者是朝夕相处的伴侣,我们都该好好珍惜。因为他们也许不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你的人,但却是最努力在懂你的人。
作为一部记载跨度超过三千年的通史著作,《史记》是司马迁留给后世无价的财富,其中留给我们的处世之道,值得我们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