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兵 || 对近年来续修族谱风潮的看法 2024-05-07 22:23:34 张红兵,汾阳市人,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诗词学会会员、竹韵汉诗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汾阳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诸多文艺微刊、诗词纸刊。作者风采 对近年来续修族谱风潮的看法近些年来,许多地方兴起了新编修族谱的风潮。作者虽人微言轻,但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有必要与诸文友聊几点文史常识,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你现在如持有自家的老族谱,那相对容易,只是续。假如你一手资料什么都没有,又想要寻找自己祖先来龙去脉及血缘远近,那就成了现编,谈何容易。因此,不妨从诗歌和历代王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入手,了解一下当时的制度,寻找些许有价值的史料。先不说每个姓氏都来源于上古神话传说或部落图腾。从文学作品中可见,最早拿自己血统来说事的是屈原。他在《离骚》中,首句介绍自己的血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从先前诸多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与这篇诗歌中,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夏、商两代是奴隶制国家,平民只是奴隶。周朝虽封众多侯国,但平民也只可称为国人。到了礼崩乐坏的时代,就连孔子也只知其父叫叔梁纥,再上一辈不提了。所以屈原在绝境才会有那样的咏叹,标榜自己家族世系的高贵。这可能就是民间家谱最早的概念。到了汉代,官制实行的是察举制,民籍是乡里制。(曹)魏晋时代,官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在民籍管理上,仍沿袭汉代的乡里制度。乡置有秩、三老和游徼。大乡由郡置有秩,小乡由县置啬夫。也就是说除了那些阀阅大族外,平民还是无谱可续。北魏至隋民籍实行三长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到了唐代,入仕虽进入科举时代,民籍还是实行乡里制。除非你是官僚,平民还是没谱。举三个例子加以佐证,①汉高祖没当皇帝之前,职务是泗水亭长,叫刘季。顾名思义就是刘三,连名字都没有。②唐太宗李世民,李氏本是陇西沙陀人(少数民族),称帝后唐皇室七拉八扯,把道教始祖李聃(老子)抬出来作了始祖。③再看明太祖朱元璋,没当皇帝前只叫朱重八,意思朱十六,等当了皇帝了就寻个根正苗红的贤者作祖先。最高统治者尚且如此荒唐,你会相信古族谱记载全都真实可靠吗?记不得哪位武将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有趣的是,对出身与自己相同的武将非贬即杀,对士大夫却关怀倍至。难怪汤因比、余秋雨两位名人曾动情的说:他们最向往生活在宋朝。是的,那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崇尚读书的时代,把读书人捧上天堂的时代。经济繁荣带来了人口增长和大范围流动问题。为了社会的安定,北宋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保甲法有其特殊的内涵,它既有连坐相保的检察作用,也包括兵农结合的抽丁、训练的军事职能。所以考查每家每户的来龙去脉,也成户籍管理的需要。基于这种历史背景,大文学家欧阳修、苏洵分别开创后世称谓的欧式、苏式两种族谱格式。族谱从这时起有了定式和相对的可信度。元代实行村社制(元代村社大小不一,凡三百户以上设主首四人,二百户以上设主首三人,五十户以上设主首两人),村社制与赋税制度融为一体,成为赋税单位。统治者将每个村社之户按家产、纳税数量分为三等九甲。里正、主首、社长职役性质十分明显。元制:“当官从公推排粮多极等上户殷富者充里正,次等户为主首,验力挨次,周而复始”(《通政条格》卷17《杂泛差役》、《赋役-主首里正》)。当时连坐制严格,禁止人口流动,三等九甲如同家产申报造策,上、中等户族谱中大多登记有田产状况。在没有身份证的元代,民间婚配,只要你自报家门,递上生辰八字、某某村(里、坊)几等几甲的媒贴,便知你的基本情况,就这么简单。因此,这个时期的族谱可信度也比较高。到了明代实行里甲制。 按照明朝的规定,在乡村中,人户被编成里甲。每110户为1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下百户为10甲,每甲有10户。这个规定到洪武14年(1381)开始规范化推行,同时规定每十年重新册定一次人口。清代由里甲制延伸出了保甲制,两者各有侧重,一直共存用到民国初年。因此,由这个制度衍生的族谱(可见的众多家族上溯十几代至二十四代人)是目前最具可靠性的族谱。族谱是分封建制、聚族而居的宗法社会的产物。福建省连城县《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那么,就一句话,你连自己上五代为何里何甲(城中为何坊何甲)都不知道(就算同里同姓而不同甲份,也不是一家),还有必要再翻书翻碑吗?因此,最好不要乱认宗亲,附庸名人。假如不慎错入别人家族谱,再想挽回也挺尴尬。假如在古代,因某一个八杆打不着的同姓把你牵进去,来个诛灭九族!你冤还不冤?族谱是神子的书刊物,有其传承血脉、孝道、家规的神圣性,但同时也存在男尊女卑(生活中女随夫姓,百年后女不入谱,神子上女性有姓无名)的封建糟粕。孝道应在长辈生前尽,祭礼当为后世尊。基于诸多现实问题,族谱在生活中的作用已淡化。如果诸位文友真正想编自己家族的新族谱,那就从目前可知的前几代人中选位德高望重的先辈立祖,编入新谱即可。因为族谱是每个朝代的籍帐、授田、赋役、治安、战争等社会活动另一层面的印证。连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都编不出既感可信度高、又显完美的族谱,想来诸位也没必要编写肥皂剧吧。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精彩回顾1、张红兵 || 幽怀聊借清新气,共与蔚蓝融太虚2、张红兵 II 岁月消磨犹有胜,文词驾驭尚无奇3、张红兵 II 拂晓分明上弦月,柳梢虚照尚婵娟。4、张红兵丨梦中料是春归处,一枕新凉夜少眠5、张红兵 || 金朝——文湖注定消亡的时代仙女都在看据说在看的各位都是仙女! 赞 (0) 相关推荐 “捡尸”何以成风潮 “捡尸”何以成风潮 古风潮 新编族谱和续修族谱,在一般结构及内容方面有什么区别? 新编族谱的结构一般分为序言.宗规.字据.服制.图说.传志.世系.其他八部分. 一.序言 内容包括修谱意义.家族源流.修谱过程.修谱人名目等.本馆所藏程氏.刘氏谱中均有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作的序, ... 新编族谱和续修族谱内容上有区别吗? 续谱的一般结构及内容 一.序言 应在旧谱牒上有所改进,着重表述修谱经过和内容,可请本族有名望的人写. 二.凡例 编写本谱牒的规范. 三.概述 或叫综述,简述一族一地的自然环境.族源.迁徙.分支情况,以 ... 续修族谱寻亲公告 续修族谱寻亲公告 河南省林州市五龙镇党氏宗亲: 现在正在开展<根在五龙--党氏族谱>第五次续修工作.根据林州市五龙党氏老家谱记载,以下3枝:始祖长门第十二世--申迁滑县.始祖二门第七世-- ... 七律•续修族谱 六百春秋瓜瓞绵, 后昆族运血缘传. 安居福地出才杰, 勤政公门多俊贤. 浩荡恩光家国事, 钩沉史海德馨篇. 孝廉敦睦宗亲守, 郓邑名声代代延. 【文氏新闻】热烈祝贺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下溪村文氏高琦公祠落成庆典暨续修族谱颁发仪式活动圆满成功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家族怎么培养后代续修族谱的习惯? 家谱,延续着家族的血脉,传承着祖上的遗训和期望,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习俗文化.家谱一代代的接续,保证了家族的传承,一代代人的接续,或绵延家风,或与时俱进,或为人孝悌,家谱始终是家族的根本. 在古代,家谱编 ... 续修族谱,缅怀先烈,烟台这个林姓村庄用心传承根的文化 上个周末是寒衣节,不少地方都有祭祀先人的活动.在烟台市福山经济开发区的董家沟村,就有一场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纪念仪式.当地的朋友昨天发来图片,带大家一起感受一下. 福山经济开发区,原来是栖霞经济开发区,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反对修谱?续修族谱真的有意义吗?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反对修谱? 旧时族人"烟火连接,比屋而居,虽家与家分炊,但同一血缘合成了巨大的向心力."而到如今,家族的圈子正在一步步缩小,直系亲族除了父母和孩子再加上祖父母 ... 2021易氏腰鼓族续修族谱颁发庆典 2021易氏腰鼓族续修族谱颁发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