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达 | 重温三文的联想

作者简介
沈明达,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上海市形势政策教育研究会会长、上海市企业党委书记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文学士、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政工师,高级企业文化管理师,高级职业经理。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首任党委书记兼董事长。
➥本期编辑:霞满天
重温三文的联想
抗疫宅家的日子里,
不少人“闲得无聊”,
好多人“闷得发慌”,
我倒
不觉得怎么“闲”
也没觉得那么“闷”。
近日重温旧作三篇,
产生一点联想。
近些年,
常有人抱怨
“时间过得太快了”,
好多时候,
常耳闻众人对“慢生活”
的推崇备至?
当这一切
不期而遇的时候,
当这一切
突然降临的时候,
人们欣喜了吗?
没有,
还是没有。
也许有人会说,
以前“静”不下来,
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
也许有人会自嘲,
节奏”慢”不下来,
是因为“应酬太多推不了”。
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问问我们的心,
真的静下来没有?
我的宅家生活,
好似一幅国画,
淡而不素,
浓而不艳。
似乎有点“既来之则安之”的宁静,
似乎又有点“只争朝夕”的致远。
虽然不在抗疫一线,
我的心紧系一线;
虽然没有逆行者的壮举,
我用我的方式为抗疫增添正能量。
大年三十的清晨,
我写下了《救危济急》的诗作,
发出了投入抗疫的“第一声”。
之后“诗兴大发”,
29天创作21首,
已公开发表19篇。
有朋友戏称我
怎么一夜之间
成了“中国抗疫诗人”?
我的预见性再好,
也从来没想到过
有一天会得到这样的“桂冠”。
看似偶然,
重温多年前发表的三篇随笔,
觉得又有某些必然。
一篇2002年写的《“821”理念与当代青年》,
阐述的是我20年前倡导的“821”理念:
一个人今天要有成就,
每天干好8小时;
一个人明天要有成就,
每天学习2小时;
一个人终身要有成就,
每天锻炼1小时。
另一篇也是2002年写的《历史没有如果》。
逝去的历史
只能任由后人解读、评说,
而无法由“如果”
来加以逆转、更改。
如果想少一点“如果”的感叹,
只有认认真真地写好“今天”
这篇“大文章”。
再一篇就是2013年写的《好好把握今天》。
历史没有如果,
好好把握今天;
追求幸福快乐,
好好把握今天;
实现人生价值,
好好把握今天。
联想当下的抗疫,
好好把握今天,
我们才能不负韶华;
明晰历史没有如果,
我们才会倍加珍惜今天;
践行“821”理念,
我们才会“只争朝夕”:
以实干成就事业,
以学习增强能力,
以锻炼健身强体。
有了实干,
抗疫才有物质基础;
有了学习,
抗疫才能辨别真伪;
有了强体,
抗疫才有免疫力!
有了“821”,
“百病不侵”的抗体
也许会比别人强不少!
如今,
抗疫已到“最吃紧的时刻”,
抗疫到了总攻的决胜时刻。
不久的未来,
生活将会回归常态 。
到那时,
我们能否
铭刻这段特别的集体记忆?
我们能否
不负抗疫的坚韧不拔?
我们能否
开启一个科学的新常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