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有关读书的一些闲言碎语 ||夏清

有关读书的一些闲言碎语 
文||夏清
我觉得读书犹如恋爱,第一感觉很重要。有时拿起一本书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去读,尽管作者的名字如雷贯耳,也只能暂时束之高阁了。如果你喜欢某个作者,就会想方设法去读他的书,了解他的思想精髓和灵魂里隐秘的东西;如果看到一本书书名很好听,无意间触动了你的心弦,你即使不立即掏腰包,也会如鲁迅所说拿起来“随便翻翻”的;如果一本书的封面装祯设计的很合你的心意,就是你喜欢的那个调调,你会不想了解里面装的是什么吗?这就像恋爱,未见其面,一个好听的名字就会让你想入非非,等见到了实实在在的人,又恰巧是你一直梦想的那一款,你能不一见钟情吗?这大概就是眼下一些写书的人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想方设法取一个名不副实的花哨书名的原因吧?再把封面弄得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配合作者亲临现场签名售书的卖力吆喝,粉丝团的摇旗呐喊,书能不火吗?书火了人能不火吗?人火了书不就卖的更多了吗?这个终极目的不就得到了吗?至于书里究竟藏着什么,就要等你慢慢品尝了,这就像了解一个人的品质一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品过之后,是觉得上当受骗后悔莫及,还是欣喜若狂相见恨晚,只能且听下回分解了。我知道“以貌取书”是一个很幼稚的陋习,每每也警告自己,但我从不强迫自己去读书,尤其是名家巨著。有时心境好的时候,随手拿起一本书,吹落掉它身上的纤尘,竟也捧读到忘食。掩卷沉思之后,不仅嘲笑自己:幸亏错过的是一本书。这样绕来绕去,发现读书和恋爱还是有着质的区别:错过一个人有可能就错过了一生的情缘,而一本书无论我冷落它多久,它都会停留在时间的某个点上,等待着和我再续情缘的日子。由此可见,大学者们不必急着当街叫卖自己的作品,更没必要昧着良心写一些迎合潮流的东西赚取暂时的名和利。如果思想也变成了快餐,满世界飞来飞去开连锁加盟的话,除了赚取银子和填饱肚子外,还能给予我们这些普通大众什么营养?时间久了,只能在人的胃肠里长出要命的毒瘤来。潮流是什么?应该是一些随着潮来潮去流淌着的东西,它漂浮在生活的最上层,充满了物欲的诱惑和质感,又那样的触手可及,我们很难抗拒它的存在。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时代,已经找不到像海德格尔小木屋那样幽深寂静的处所了。但我们是否应该保留最后的底线,在自己的心里留一点缝隙,建一所自己的“小木屋”,来安放肉身之外的东西呢?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应该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读书使人进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黄庭坚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居斯达夫·福楼拜更是有些危言耸听:“阅读是为了活着。”其实,最初我们读书只是为了识字,为了会写自己的名字,然后为了功名利禄,现在的孩子读书好象只是为了上一所好大学,再读研读博,为了一个响亮的文凭,好找一个高薪金的工作,享受有品质的生活。这有错吗?当然没有!如果我们的国家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生活,那国家的地位还有谁敢小觑?记得几年前电影演员成龙到日本去做慈善,人家却告之他,我们国家没有穷人。当时看了真是哑口无言,心中百般滋味在翻腾,什么时候我们也自豪地说,我们国家没有穷人!所以,追求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财富,于己于国都是必要的,这种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灌输当然也是有用的。如果在我们拥有了这一切之后,我们还能保持读书的习惯,不为考试、学位、职务读书,不为房子、票子、车子读书,不为面子、位子、虚荣读书,不仅仅为了著书立说而读书,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摒弃一切功利目的和现实压力,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读书,那才是读书的一种境界,是真正读书人的一种享受吧。
生活中有些人真是读书读傻了,都四十有五了,还背井离乡,在他心仪的大学旁租一间小屋,夜以继日地读书、背英语单词,誓死也要考上研究生,为将来晋升高级职称打下基础。我不知道他想没想过他的将来,只是他的现在也真是够尴尬的,对于他的家人他真没有一个烤白薯的尽的心多,最起码人家让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的水平了;对于国家他还没有一个收废品的贡献大,人家的辛苦还为国家的节能环保做了贡献。他真是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抛掷了大好光阴。当然,我的意思绝不是说年纪大了就不用读书,读了也没用了。金庸老先生仍然在读学位呢。只是目的不同,意义也就差之千里了。还有些人为了标榜自己是读书人,整日里不苟言笑,忧心忡忡,一副深沉思考状,眉头皱成疙瘩,仿佛笑一笑,娱乐一下就失去了读书人的庄重和清高,虽然出了几本有份量的书,吼了几嗓子掷地有声的拷问,但他也不能免俗,在盛名之下,出了一堆叫作“书”的书。其实不必如此,读书人也是平常人,只有懂得了庸常人的生活情趣,才能真正体悟到书籍给人的乐趣和启迪,才能甄别出书中隐藏的真理和伪善。还有些读书人好剥夺别人的话语权,唯我独尊,唯我正确。前人早就教导过我们:“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伏尔泰语)读书人有话语权,平民百姓也有说话的自由。殊不知这个世界上的人——高贵与卑贱、读书人与文盲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如果读书人连最起码的人文精神都不具备,没有一颗宽以待人的善良之心,没有悲悯天下的情怀,没有包容他人的胸襟,那可能是读书人真正的悲哀了。我觉得,人生过到了一定的阶段,不妨把读书当成一种娱乐,它和我们听音乐、看戏,甚至玩牌没有高下卑贱之分,只有形的不同而已。
我们应该选择读些什么书呢?可以这样说,书籍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它的辉煌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但人生短暂,精力有限,即使是好读书者,一生也只能读完几千册而已。古人有“雪夜闭门读禁书”一说,对现在的读书人而言已经体会不到那样偷窥的雅趣了,资讯的泛滥让一切都暴露在你的眼前,已无“禁书”可言,只有雅和俗,好与坏,新对旧之别了。况且,雅俗好坏新旧也是依据各人眼光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林语堂先生说: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这是否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呢?打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极下流的书是玉米糊糊和玉米粑粑,虽粗糙硌牙但能充饥而且富有营养;极上流的书应该是用玉米面手工雕刻出来的精美点心,好吃、耐看,赏心、悦目;中流的书大概就是工业化机器生产出来的爆米花了吧?我觉得人在适当的时候选择读一些闲书,一些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用的书,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可能更有益些。
读书人都有收藏书籍的爱好,喜欢把家里的书橱塞的满满当当,以此标榜自己的富有和渊博,名家巨著,全集系列排成排,烫金大字光闪闪,如果真的认真读过一遍就会发现,再有名的大家,涵盖他思想精髓称得上力作的就那一两本,其他的只是一些衍生思想和颠三倒四的絮叨罢了。蛋炒饭火了,可以加一点胡萝卜、青红椒、玉米、黄瓜、豌豆等等衍生出一桌蛋炒饭的满汉全席来,一一品尝之后,发觉还是一碗蛋炒饭而已。当然,你是专门研究蛋炒饭的就另当别论了。否则,把那多余的投资拿去资助一个没钱上大学的孩子,说不定就让一个家庭脱贫致富了,也说不定这个孩子以后会弄出一碗不一样的蛋炒饭来。
读书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一杯茶,一盏灯,用我们的眼睛牵手文字共舞,用我们的心和字里行间跳动的那颗心交流,剔除一切俗世的纠缠,只为当下,我们需要。 
(0)

相关推荐

  • 生活札记九——读书

    家里要有读书人.世上经久不衰的还是书,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是有点妖惑人的味道,读书明理是真切的.家庭和蔼平静,多是家藏读书人. 读书当然要读好书,著书人不一定都是读书人,有些是追逐铜臭而写书,此种书是无笔 ...

  • 世界正在惩罚这样的读书人

    一是把读书单纯当做工具.书籍当然是一种工具,这里说的不是工具书的狭隘概念,而是把读书本身当成极为功利的方式,把任何书籍当做纯工具.以为读了某些书.某种书,就该得到某种尤其是金钱上的回报,能提高个人收入 ...

  • 请独立思考,别只沉浸在别人的思想里

    书读多了,有的人做了书的应声虫和抄写手,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用.有的人却只读表面,断不敢字里寻迹,文中发声,生怕忤逆了原作者.这些都是死读书,真正的会读书者,必多方采撷,成一家之言,必深入思考,以探索 ...

  • 《大江东区》杂谈,读书笔记

    雷东宝出监狱,对小雷家重新安排,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把小雷家镇政府所有制.对于人物的安排,士跟是不敢再用了,让红伟远走,隔了一大领军人物,提了一个后期新秀,让背后的一堆后期新秀站到了他队伍中,这就是权 ...

  • 读书得福|王清平书法作品专场

    王清平 Wang Qingping 王清平,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书协理事.潍坊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潍坊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潍州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潍州书法家协 ...

  • 南希|浅夏清欢,岁月静好(黄钟乐词阙三首)

    浅夏清欢 岁月静好   黄钟乐词阙三首(原创) 黄钟乐.初夏抒怀     青山湖岸碧芊芊,含翠堆烟杨柳,风煦雁飞天. 挥笔墨情思缱绻,行云流水奏丝弦. 几度悲欢青史寒,回首皆为风景,诸事难周全. 安暖 ...

  • 夏* 清新棒针小衫

    夏* 清新 棒针小衫

  • 夏清热,秋润肺,夏秋之交清热润肺用桑叶

    相传宋代时,某日岩山寺来一游僧,身体瘦弱且胃口极差,每夜一上床入寐就浑身是汗,醒后衣衫尽湿,甚至被单.草席皆湿,20年来多方求医皆无效.一日,岩山寺的监寺和尚知道了游僧的病情后,便说:"不要 ...

  • 【来稿】杂谈:留香百世是清欢

    荀慧生先生 文/无树 荀慧生先生斋名"小留香馆",国画宗师吴昌硕先生还亲笔题写了匾额,"留香"这个雅号大概是他钦羡他的先祖荀彧而起的,因荀彧有"荀令留 ...

  • 【读书】血腥之夏:1381年英格兰农民起义

    编者按 这本残酷曲折的书,读起来竟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1381年的英格兰农民起义,可以让人窥见的竟然是如此相似的社会全景画面.理查二世为了英格兰而把自己的老师送上斩首台的这一幕,与唐玄宗为了安抚叛军 ...

  • 一 室 清 雅 , 一 夏 清 涼

    "大暑至,万物荣华",大暑节气一过,又到了蝉鸣湿热的时光,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夏日取凉跟居住环境有密切关系.白居易诗中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 ...

  • 【教育读书】要进一步厘清学校与家庭的责权边界

    [教育读书] 要进一步厘清学校与家庭的责权边界 作者:阚兆成     这样的现象我们都不陌生:学校布置了创造性的作业,比如进行社会实践.画黑板报.做手抄报.参与志愿服务.承担小课题研究.为了让孩子有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