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老子》56 —— 最佳保险 2024-05-20 01:54:20 前面解释了“十有三”的问题。咱们接下来看看《道德经》第五十章的另外一部分内容:“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主宰一个人生死的,就是“十有三”。这个十有三,正是河图里的地六和天七所代表的元精元气和元神——这就是“命”与“性”!中文里的“性命”正是生死背后的主宰!在《周易参同契》等诸多丹经里用了各种各样的隐喻来暗指“性”和“命”。老子在《道德经》里的“十有三”正是指此!“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地六天七——外在的宇宙天地通过人体内在的“性”和“命”使生命有了蓬勃的生机,天地有好生之厚德,但是人生于天地间既为天地所生,亦死于天地之间。《阴符经》“天生天杀,道之理也”的说法与此一脉相承!所以才有生有死。了脱生死的方法,就是把握这“十有三”。太上很谦和地举了一些猛例说:“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听说那些善于养生修道的人,他们凝炼了“性”与“命”,生命完全可以自控。这些人自带一种合道而行所自然流露出的良性信息与能量,对周遭的事物不构成任何伤害与威胁,因此也不会受到周遭任何事物的伤害与威胁。他们或许因为已经窥见了大道,身上具备某种超乎常人的能量,所以他们行走山林陆地也好,冲锋陷阵 上战场也罢,都不会遇到危险。看来世上最大的“保险”(insurance) 还是修道有成啊!:)太上说得很生动,修道有成的人,外出云游不会遇到野兽猛虎。“兕”虽然有威猛的“兕角”,但是因为遇不到善摄生的人,它们的角再厉害也无所用处。老虎的爪子再厉害,没遇到善摄生的修道人也没处好抓。他们哪怕上前线也不必披挂盔甲,不必怕会被敌人的兵器所伤。当然,修道有成的人若真遇到兕虎也不怕,过去很多大修行人据说都能降龙伏虎呢!传说中不少神仙、菩萨的坐骑都是狮子大象猛虎,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有这种摄受野兽的能力吧!著名的丰干禅师就常骑着一只猛虎在天台山上闲逛,那只老虎见到寒山和拾得两位圣人,温顺如小花猫。所以,“陆行不遇兕虎”,也可能是老虎们知道圣人要经过这条路,乖乖躲一边去了。而“入军不被甲兵”则可能是圣人一出现,战争就停下来吧,用不着“被甲兵”。——当然,这只是“可能”而已,这样解释,或许得挨老君板子:)“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善摄生者怎么就这么厉害呢?他们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他们已经完全能够自己把握生死了!如果他们不想死怎么都不会死呀,哪来的出生入死哪里会混到死亡的地步呢!生既已生,死再无死。这是多么了不起啊!哎,修道有成才是世间最佳的保险啊!:)顺便说一下,网友Sophie看了这篇文章后说这句“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她理解成“遇到修道有成的人,兕不知道把角顶向何处,虎爪没有可抓的地儿,兵器的利刃无处施力。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没有感到死亡的危险。” 她这样的理解没啥大问题,而且还挺为修道人长脸——很多研究老子的专家学者都持有相似的观点。但这不是老子的意思。尽管修道有成的人可能拥有很多超乎常人的能力,不怕毒蛇猛兽或刀兵。老子没有否认这种超能力的存在,但并不主张去使用这种超能力。他老人家认为这是“道之华而愚之始”——修道路上必然出现的能力,若执着于这种能力,就是愚蠢的开始,无法成就大道。《道德》五千言历代都被修道养生之士奉为炼丹、了生脱死的圭臬guī niè。老子主张无为、不争、处柔、处下。悟道的人会尽量避开毒蛇猛兽之所在,会尽量劝阻战争的发生。若无特别必要(比如迫不得已的为民除害),让万物自然生长就好,不必去打扰它们、硬碰它们。2009年1月15日,美国“全美航空”公司的机长Chesley Sullenberger先生成功将飞机迫降在 纽约哈德逊河上。(参阅新闻Miracle on the Hudson)。那天这个新闻播出的时候,胡涂医刚好在给师父侍茶。师父盯着我,意思是要我谈谈对这个新闻的看法,看看我究竟懂不懂老子。明师们总有一颗婆心,不失时机来对弟子观机逗教。机长Sullenberger先生当然是英雄!但若从老子的思想看,那些稳稳当当把飞机及乘客送达目的地机场的机长们才是自然的,尽管他们不是英雄。试问你是愿意乘坐英雄及好人好事辈出的航班还是乘坐英雄不必出现啥事也没有的航班?老子提出“绝圣弃智”,并不是认为“圣”、“智”不好,而是能不用、无用、用不着最好。这就好比保险理赔,发生事故了,当然能有保险赔偿最好。但是若一辈子不需要跟保险公司打交道不必找保险公司理赔,那才是老子所赞许的。退一步讲,修道之人,多数都有“前识”——提前知道未来的预测能力,他们都懂得趋吉避凶,若非为了特殊的原因,一般不会真走有兕虎之路的。这就好比用兵,百战百胜,虽然层次极高,但是不战而胜,才是老子的用兵之道。胡涂医2017年7月7日 赞 (0) 相关推荐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 ... 第十章,营载魄抱一,能无离乎?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 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怎么能写出玄乎又玄的<道德经>,只因<道德经>在流传中变得杂乱无章所以玄乎又玄,走进"360个人读书馆"搜索馆友"百岁无疾的秘籍& ... 《道德经》50章:出生入死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五十章之心得分享 第五十章 生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 ... 出生入死 | 《道德经》闻风悦记No.50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 河上公章句述成·德经·贵生第五十 德经·贵生第五十 原成:贵生者,善摄生之谓也.善摄生者不但要避免可见的危害,更要有能力去避免未知的危害.兕虎甲兵,可见之害也.生生之厚,未知之害也.思想上接受身体的自然衰老,是心理卫生健康的表现. 出 ... 浅谈每个人生阶段的最佳保险计划 了解新西兰 不一样的态度,感受相同的世界 广告 广告 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一个 60 岁的老人着眼于退休后的未来,年轻人可能更专注于发展自己的事业和组建家庭. 您的保险需求也不例外. ... 胡说《老子》15 —— 有利无用 修道要真正入门,得把功夫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结成金丹,心现光明.社会上很多研究内丹的专家,很多人只是从"学术上"去研究,他们一辈子也结不成金丹.社会上 ... 胡说《老子》21 —— 虚空大定 大道夷.希.微,故不可视.不可闻.不可搏.那么我们如何体悟大道之微妙玄通呢?在上一章里,老子通过对上古那些有道之士的描述,让我们略窥其要. 普通人的一生,总为耳目所欺.哪怕是许多禅门老参,若无法体解大 ... 胡说《老子》20 —— 耳目所欺 太上反复告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毕竟"道"是夷.希.微--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搏,无色无状,无名无相.因其"无",故哪怕在九天之 ... 胡说《老子》27 —— 同与不同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说: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 ... 胡说《老子》19 —— 执古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里再一次阐述"道"长啥样,如何修证才能"见道".悟道.太上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 ... 胡说《老子》12 —— 上善稳赚 天地万物,但凡能够承载别的事物的,一定比所承载的事物强大.长久,比如大地承载房屋.人类,房屋塌了,人类死了,大地还在.太虚承载着各个星球,星球坏了,太虚还在.所以悟道的人,不会为了追求自我的长生久视而 ... 胡说《老子》11 —— 玄牝之门 古往今来,<老子>第六章都是医道两家的秘传内容."玄牝之门"究竟在哪儿?太上说"是谓天地根".所谓"根",当然是根源.长养天地的 ... 胡说《老子》10 —— 后身外身 虚心实腹的功夫,要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能得先天一炁之妙用.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接着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