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王敬伟(五):欺负你刚刚好
一次,个案忆起自己小时候被妈妈嫌弃,被小伙伴欺负,边说边哭。于是,老师叫几个代表扮演她的小伙伴,嘲笑她、奚落她、推搡她。她伤心、生气、还击……一段时间后,老师叫代表们退下。个案渐渐安静下来,但样子颇为落寞,似乎有些不知所措,欲言又止。这时,老师远远地抛来一句:“对啊,欺负你刚刚好……”
我先是诧异,随即暗暗赞叹,老师这句话说得太好了!简直是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很多人,正如这个个案一样,骨子里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因此,别人如果对她好,她受不了;如果不理她,她又觉得太孤单。于是,她的人际关系就变成了“欺负你刚刚好”。表面上是别人不好,欺负她。内心深处,其实这才是她要的,才刚刚好!
这是非常深的一种心理动力,一般人很难看到。我们也许会说:“笑话,我哪有那么蠢啊!我当然要幸福啦,要别人对我好啦!我干嘛要别人欺负我?!我变态啊?!” 听到这样的话,老师经常会笑笑地说,抱歉,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变态的。他对人性的洞察,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个平常总是苦哈哈的学员,非常奇怪自己为什么总是走不出来。老师说,“其实你很喜欢那种凄美的感觉,但你又不允许自己享受”。学员惊呆了,原来自己想要那种凄美的感觉,但又不允许自己去好好体验那种感觉,自己跟自己对抗,于是就形成了僵局。看清楚这一点以后,那个学员清明了许多,生活也慢慢轻松起来。
老师经常说,做个案就像破案。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无论多么错综复杂的个案,老师总是能够从中找出蛛丝马迹,跟踪追击,直至真相大白。有一次,一个学员在个案过程中,靠在墙上哭,大家都安静地陪着她。过了一会儿,老师突然问了一句:“是谁?”她回答“爸爸”,然后嚎啕大哭……事后大家都很纳闷,当时那个个案刚开始不久,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师怎么会看到是她跟父亲的议题呢。老师说,当时个案的哭声和她所呈现的状态,看起来退行到了小时候,这显示可能是小时候她身边的一个权威角色影响了她……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赞叹之余,我们也很好奇:“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厉害?你为什么能看出来?你是怎么做到的?”老师总是淡淡地说:“因为这些路,我自己都走过。我用在你们身上的方法,我都在我自己身上用过”。我觉得这两句话是非常诚恳的。因为走过,所以知道;因为用过,所以笃定。言下之意,不是我多厉害,而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所以能够理解。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和心态,让王敬伟老师成为一个真正“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一代宗师。
[作者:黄铭松,厦门市怀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09年认识并引进王敬伟老师,这些年跟随王老师学习,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王敬伟老师的“宽恕疗愈”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