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匠作业
华致中
苏州手工业行业繁多,工匠辈出。历来有“三分靠手艺,七分靠工具”的行话。匠作业,就是旧时一个专为手工业(农业)工匠制作并提供劳动工具的行业。
历史上,发达的苏州手工业,曾催生出五匠——竹匠、木匠、泥水匠、皮匠、雕花匠。如著名的香山木业营造巨匠蒯祥、姚承祖等。新中国建立后,我市宋代平权坊(今大石头巷)遗址中,出土了铁凿、铁钎、铁铲等许多工具,足以说明当时的匠作工具使用已很普遍。明清时期,苏州匠作业在适应整个手工业及农业的发展需要中,迅速崛起并壮大。
清代前,匠作业加入设在北园老君堂内的“打铁业公所”。后因与白铁炉业发生行业纠纷遂退出,另择景德路雍熙寺弄,单独建立匠作业公所——钢锯公所。太平天国时期,该公所遭毁,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匠作业延续至民国时期,全市店铺已近20家。除各城门附近零星散布店坊外,大多集中在景德路城隍庙附近,旧时景德路宽仅3米,民国十六年(1927)拓建,因景德寺而名。这些匠作铺因资金规模不同,大致分为两类,实力较好的设“前店后坊”格局,次之“店面与炉灶混合在一处”做生意。但每家铺作门口均悬挂一块大型木制招牌,上表匠作店号、产品实样图案、门牌号码等,如祥泰兴大房铁号、祥泰兴二房铁铺、钱源兴铁作、张骤兴铁业等等。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旧时,许多行业的工匠,为了觅到称心如意的“吃饭家什”(指工具),买匠作工具往往首选城隍庙一带,去那儿兜兜转转淘宝贝。而匠作店铺也尽量迎合顾客需求,有的靠增加品种取胜,有的以配套服务见长,有的可按对方提供的实样精心定做,因而在长期的竞争中,匠作工具衍生出无数品种,可供选择余地极大。如,箍桶匠必备的工具,各种规格的刨刀,不同用途的锯子等;农村里修造龙骨水车所用的凿、锯、斧等;造船业所需工具斧、锯、刨等配套件;大木(营造)工具,各类斧头、凿子、龙锯等;泥瓦匠常用工具铁板、泥刀、铁脚等。此外,还有为寿器(棺材)业算盘业等特别锻打的相关工具,林林总总的品种累计达百余种。
匠作店铺,生存在社会最底层。凭借榔头、铁砧、炉灶(包括风箱、炉子、淬火用水缸)和作凳等简陋工具,经“锻打—冷作—淬火”的生产流程,最后制成产品,全靠匠人丰富的经验立足江湖。一年到头“千锤百炼,汗流浃背;灰头土脸,光膀火烤;衣衫千疮,终年苦力”,生活艰辛可想而知,匠作铺与磨豆腐、摇船(背纤),历来被称为人间最苦的三桩活。俗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匠作业不分寒暑早夕,与炉火相伴一生,在无尽的叮当叮当声中度时光,能在手工行业中独树一帜,确是不易。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苏州历史上,匠作业最有名的铁铺,当属谢春山铁号与老郭大兴铁铺。谢春山铁号始创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清同治末光绪初),以创始人谢春山(徽州人)的名字命名,开设在景德路91号,辟对城隍庙。初时以制作灵巧锋利的“荷包刀”(鞋匠用于切布鞋底)出名。后在其他工具上不断拓展,精制独到,逐渐包揽了泥匠、木匠、皮匠、竹匠、雕花匠等所需要的各类工具,大到10多斤重的利斧,小到仅1分长的红木雕花凿子。影响大,口碑好,尤以精制“雕花凿”系列工具最是拿手,堪称一绝。另一家老字号老郭大兴铁铺,开设在城隍庙东端的神道街口,与谢春山店面咫尺之遥。店堂招牌上书“起首老店,二百余年”,该店业主博采众长,自成一格,所锻打的肉斧十分有名,可以与著名的王大房肉斧相媲美。同时兼营刀、剪、锉等零售,生意与谢春山难分伯仲。两家产品除满足本地区所需外,还远销东北、皖、鲁等省市。江湖上有人戏言,诚心经营,创出牌子,全是托城隍老爷赐福。
城隍庙匠作行业,曾经是各行各业的工匠不可或缺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