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精赏|| 东晋·湘阴窑青釉盘口瓷唾盂
湘阴窑青釉盘口瓷唾盂
东晋
通高12cm,口径7.5cm,底径12cm
1981年长沙市东瓜山出土
盘口,束颈,溜肩,扁圆鼓腹,平底假圈足。肩、腹相交处戳印一周圆圈纹,腹下部依稀可见模印的长方形间草叶花纹饰。通体施青釉不及底,釉色晶莹,造型秀雅。唾盂,又名渣斗、唾壶,根据考古发掘,先秦时期尚未发现,目前所见最早的唾盂是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所出的漆盂形器,该器物底部署“女阴侯唾器六年女阴库欣工延造”等铭文,故又名唾器。东汉晚期南方地区开始烧造瓷唾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一般坐在矮床上,唾壶放在近床,便于使用。南朝时期的瓷唾盂,有的配有盖和托盘,中原地区则从北魏时期开始烧造。除了瓷唾盂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金属唾盂。曹操在《上杂物疏》中谈到御用杂物有“纯金唾壶一枚”等,这些足以说明最迟在曹魏时期已经开始制作金银唾盂。唾盂的作用,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其为承唾之器,大部分专家则认可其为古代贵族宴饮时盛放唾弃鱼骨或兽骨的容器。
资料来源:长沙博物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