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建立二百多年,我一直有个疑问,朝堂上到底是满语为主还是汉语为主?为什么?
大多数时候,清朝朝堂上讲的都是北京官话,也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前身。
说起来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荒诞、不太相信,但事实就是如此。
要是大家有机会穿越到那个年代、并能进入到朝堂中,肯定可以听懂他们讲的话。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跟清朝皇室入主北京后,受到北京当地语言的影响有关。
虽然说他们东北老家的语言是满语、他们在刚入关的时候,也明确规定要用满语作为官方语言,但那毕竟都是早期的事情。
随着清朝皇族在北京待的时间久了、他们很多人熟练了北京话,他们也渐渐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起了北京话。
如果有需要,他们可以轻松完成北京话和满语之间的切换。
情况就如同我们现在的人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切换一样,并没有丝毫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在朝堂上使用汉语、北京话其实很正常。
要不然在大多数汉人大臣都讲汉语的情况下,他们硬是要求说满语,估计很少有人能满足这个要求。
毕竟满人入关时的基数才20多万,汉人的数量以数千万、上亿计,生活中基本接触不到这种语言,让汉人们强行掌握其实很强人所难。
还不如皇帝学会变通,直接在朝堂上和大臣们说汉语。
不然,这么大的一个国度,全都交给满人来管也不太现实。
关于说汉语这方面的问题,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可以证明。
这个例子就是雍正时期的正音书馆。
在雍正时期的时候,熟练汉语和满语的雍正因为不怎么听得懂福建和广东地区官员的语言,所以为了防止闹出一些尴尬,他就开始让人在广东和福建地区修建起了所谓的正音书馆,让人在这些书院里学怎么讲北京官话。
如果是普通人还好,不懂讲北京官话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想当官、参加科举考试,那就必须得学会北京官话,要不然,连秀才、举人都考不了,更不用说到北京去参加考试、光宗耀祖了。
从这个正音书馆,我们就能知道清朝朝堂上是说汉语的。
如果是说满语,那么根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雍正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读书人普及满语,没必要只针对广东和福建普及北京官话。
还有从溥仪的案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按照溥仪的回忆,他在宫中最开始学会的就是汉语。
在长大后,这才有了专门的老师教授他满语。
不过那个时候他对此兴趣不是很大,一直到后来都没能学会多少满语,反倒是英语说得非常流利,都可以在外国人面前做演讲。
从这个案例,我们也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朝的朝堂上确实说的是汉语。
不仅仅在语言上使用汉语,如果要说到清朝皇帝使用的文字,他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也是汉字。
虽然清朝的皇族从6岁开始,他们就得到上书房里学习满文、汉文、蒙文三种文字,能当上皇帝的人都能基本学会这三种文字,但是在处理公文或者日常写一些字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比较喜欢用汉字。
这点大家可以从清朝皇帝在奏折的朱批上看得出来。
在那众多回复大臣们的朱批上,清朝皇帝用的基本都是汉字。
另外,与我们想象中用文言文不同,他们写朱批一般用的都是大白话。
最常用到的是“知道了”三个字。
其余的回复也各不相同,非常彰显他们的个性。
以上这个就是雍正回复年羹尧的朱批,感觉就像亲人在真情互动一样。
还有以上这个也是,是雍正皇帝回复一名大臣的朱批,一眼看过去,我们现在的人也能基本知道是什么意思。
还有以上这些,他竟然还写出了“朕就是一个小气鬼”,“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这样的话,看着就让人觉得个性十足。
至于什么康熙、道光就更不用说了,在当年同样有着一手不错的书法。
除了皇帝的朱批,我们也可以从清朝和国外签订的条约中看出一二。
在早期康熙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在条约上用汉字,而是采用了满文、俄文和拉丁文。
这说明汉字在当时还没有在清朝朝堂上占据彻底的主导地位。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不用汉字。
但是在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清朝开始全部用汉字替代了满文来签订条约。
大家只要看一下马关条约或者庚子条约之类的原件,就可以清楚看到上面只有汉字以及外文,并没有出现满文。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说明汉字已经在清朝后期彻底占据了主导地位,满文就连清朝的皇室、朝廷都不怎么用。
语言和文字能被同化到这种程度,也足以说明我们中华文化的强大之处。
这强悍的中华文化,或许就是我们的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至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