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璇:近十年日本新出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论著要览

01

一、大贺晶子《明代短篇小说与戏曲研究》

《明代短篇小说与戏曲研究》,大贺晶子著,汲古书院2018年3月版。

内容简介
明代是中国近世面向大众的出版活动全面展开的时代,本书即以明代的读物,特别是具有故事性的读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包括短篇白话小说、戏曲、文言小说。小说与戏曲,白话文学与文言小说在类型和形式上具有差异,本书在作为大众娱乐读物的框架中,探索这些作品的相互关系。
目  录
序 章
第一部 短篇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
第一章 短篇白话小说形式的变迁——以《六十家小说》的韵文元素为中心
第二章 短篇“白话”小说内部的“文言”小说
第三章 从韵文要素的导入看叙述者介入与文言小说的关系
第二部 短篇白话小说与戏曲
第四章 短篇白话小说《张于湖传》与杂剧《女真观》
第五章 南戏《玉簪记》考——张于湖故事的变迁
第六章 公案小说、戏曲中作为韵文的裁判文书
第三部 戏曲与文言小说
第七章 文言小说《龙会兰池录》考——另一个《拜月亭》
第八章 文言小说《娇红记》与杂剧《金童玉女娇红记》
作者简介
大贺晶子,生于1977年,毕业于京都府立大学文学研究科,现为京都大学、京都府立大学、神户学院大学等兼职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著有《关于白话小说〈张于湖传〉》(白話小説「張于湖傳」について,《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第18号)等文。
02
二、大木康:《冯梦龙与明末俗文学》

《冯梦龙与明末俗文学》,大木康著,汲古书院2018年1月版。

内容简介
明末苏州文人冯梦龙(1547-1646),现在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短篇白话小说集“三言”的编者,他一直都是作者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点。本书是作者迄今撰写的关于冯梦龙与明末俗文学的论文集。第一部分是关于冯梦龙其人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其作品的研究,第三部分是围绕冯梦龙所处文化环境的论述。
目  录
第一部  冯梦龙人物考
第一章  冯梦龙传略
第二章  冯梦龙人物评考
第三章  前近代冯梦龙的读者及其评价
第二部  冯梦龙作品考(馮夢龍作品考)
第一章 “三言”的编纂意图——以劝善惩恶的意义为中心
第二章 “三言”的编纂意图(续)——由“真情”看的一个侧面
第三章 关于《古今小说》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第四章 从冯梦龙“三言”到上田秋成《雨月物语》——“说”的文学与“读”的文学
第五章 冯梦龙“三言”中的“世界”
第六章 冯梦龙《叙山歌》考——诗经学与民间歌谣
第七章 关于俗曲集《挂枝儿》
第八章 冯梦龙的批评形式
第九章 冯梦龙与音乐
第十章 冯梦龙与妓女
第三部 冯梦龙及俗文学的环境
第一章 明末白话小说的作者与读者——致矶部彰
第二章 通俗文艺与知识人——中国文学的表与里
第三章 明末士大夫的“发现民众”与“白话”
第四章 试从艺能史看中国都市与农村的交流
第五章 庶民文化、民众文化
第六章 中国小说史的一种构想
作者简介
大木康,生于195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现为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文学研究。著有《不平的中国文学史》(不平の中国文学史,筑摩书房1997年),《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研文出版2004年)等书。
03
三、小松谦《中国白话文学研究——戏曲与小说的结合》

《中国白话文学研究——戏曲与小说的结合》,小松谦著,汲古书院2016年11月版。

内容简介
白话文学作品的创作、刊行开始于公元十三、十四世纪的元代。本书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在当时对文字具有操控权的士大夫所使用的唯一书面文字是文言,那么为什么白话文学会在这一时期出现;二是对于当时的出版者、读者来说,小说、戏曲、说唱是否被认为是不同题材呢;三是相同题材的小说和戏曲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可以了解到在中国,白话,即俗语的文学作品出现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过程。
目  录
第一部 关于元曲
第一章 元代发生了什么
第二章 元曲考(一)——关于散曲
第三章 元曲考(二)——关于杂剧
第二部 《三国志演义》《水浒传》与戏曲
第四章 关于三国志故事的原型——戏曲的视角
第五章 关于梁山泊故事的成型——《水浒传》成书前的历史
第六章 《宝剑记》与《水浒传》——关于林冲故事的成型
第三部 明清时期的戏曲与小说
第七章 读物的诞生——关于早期戏曲文本刊行的主要原因
第八章 关于明代戏曲刊本的插图
第九章 关于《麒麟阁》——隋唐故事与戏曲
第十章 杨家将故事与戏曲的结合
第十一章 《平妖传》成书考
作者简介
小松谦,生于195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现为京都府立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著有《中国古典演剧研究》(中国古典演劇研究,汲古书院2001年),《四大奇书研究》(「四大奇書」の研究,汲古书院2010年)等书。
04
四、田仲一成:《中国镇魂演剧研究》

《中国镇魂演剧研究》,田仲一成著,东京大学出版会2016年1月刊行。

内容简介
该书关注在中国农村社会流传的作为镇魂祭祀戏曲的“目连戏”,从历史、地理上的关联详细分析其出现和展开的过程。作者经过多年实地考察,整理了中国全境自十二世纪以来,目连戏的变迁过程,流传至今的文本与演出记录,是关于这一话题系列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目  录
序章 中国戏曲史中镇魂剧的地位
第一章 目连戏原本的探求——闽本
第二章 江南目连戏文本的系统分化——古本、准古本、京本
第三章 乡村古层目连戏——古本Ⅰ——赣本
第四章 乡村古层目连戏——古本Ⅱ——徽本
第五章 乡村新层目连戏——准古本Ⅰ——池本
第六章 乡村新层目连戏——准古本Ⅱ——吴本
第七章 新村新层目连戏——准古本Ⅲ——浙本
第八章(上) 宗族目连戏——京本Ⅰ——郑本
第八章(下) 宗族目连戏的继受——京本Ⅱ——湘本、川本
第九章(上) 市场地目连戏的展开——花目连的插演
第九章(下) 市场地目连戏的展开——连台本的加演
第十章 目连戏的传播与剧场演出——折子戏
结章 中国镇魂演剧的体系
作者简介
田仲一成,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戏曲。著有《中国祭祀演剧研究》(中国祭祀演劇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1年)《中国演剧史》(中国演劇史,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中国地方戏曲研究——元明南戏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传播》(中国地方戯曲研究 元明南戯の東南沿海地区への伝播,汲古书院2006年)等书。
05
五、藤野真子《上海的京剧——媒介与改革》

《上海的京剧——媒介与改革》,藤野真子著,中国文库株式会社2015年5月版。

内容简介
历史上,京剧传入上海,是在同治六年(1867)年满庭芳戏班聘请京班(表演京剧的戏班)为起点。本书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为研究范围,试图从多个角度论证上海京剧发展的全貌。
目  录
序论 民国时期上海京剧的成立与发展
第一部(上) 京剧的变革与演员——周信芳的表演活动
第一章 周信芳与《梨园公报》
第二章 周信芳评价的侧面——以一九三〇年代的资料为例
第三章 周信芳与剧评家
第四章 “麒派”与民国上海的戏曲文化
第一部(下) 京剧的变革与演员——旦角在上海的改革与评价
第一章 海上名旦·冯子和论序说
第二章 冯子和与《血泪碑》
第三章 柳亚子与《春航集》
第四章 欧阳予倩《潘金莲》论——最后的自作自演京剧
第二部 剧评与媒介
第一章民国初期上海的传统剧评
第二章 一九一〇年代传统剧评的视点与表现
第三章 “海派”资料中所见民国初期传统戏曲的各种表现——“海派”意识与“京派”
第四章 上海京剧与剧评
第五章 《心声半月刊》与一九二〇年代上海的传统剧评
附录 档案资料中所见榛苓小学的开展及其教育
作者简介
藤野真子,毕业于大阪市立大学,现为关西学院大学商学研究科教授。主要从事关于20世纪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戏曲(京剧、地方剧)研究。著有《周信芳与“剧评家”》(周信芳と「劇評家」,《野草》第62期)等文。
06
六、村上正和《清代中国的演剧与社会》

《清代中国的演剧与社会》,村上正和著,山川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以明清时期最大的娱乐产业——戏曲的社会实态为研究对象,利用档案(公文)资料,尝试从政治、社会等领域入手,描绘出戏曲文化逐渐成型的过程。
目  录
序章 清代的都市演剧与演员
第一章 明末清初士大夫对演员的喜爱及身份秩序问题
第二章 雍正帝的乐户废纸和演员抚养禁止令
第三章 清代地方官的剧团维护
第四章 清代北京的万寿盛典和嘉庆改革
第五章 清代北京的旗人与戏曲
第六章 清代中期北京演员的活动
终章 清代中国的演剧规制及社会关系
作者简介
村上正和,毕业于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现为新潟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戏曲,著有《状元夫人考——清代中期的士大夫与演员》(状元夫人考――清代中期における士大夫と俳優,《史学杂志》第118期)等文。
07
七、矶部彰编:《清朝宫廷演剧文化研究》

《清朝宫廷演剧文化研究》,矶部彰编,勉诚出版株式会社2014年1月版。

内容简介
中国的戏曲演出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娱乐,它与中国人的精神结构、意识形成,中华思想的传播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朝的宫廷戏曲演出,更超越了艺术范畴,被视作是国策文化。在本书中,对清朝宫廷演剧文化在社会上的接受与展开,其在清朝国家体系中起到何种作用,对中国人的意识构造和社会秩序等功能起到了何种作用展开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中国的发展。
目  录
序言 清代宫廷演剧文化和亚洲社会
第一部分 大戏的研究
第二部分 节戏·小戏的研究
第三部分 宫廷本及相关资料研究
第四部分 清朝与东亚文化
第五部分 资料介绍
编者简介
矶部彰,生于195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现为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文化史、中国文学。著有《〈西游记〉形成史研究》(「西遊記」形成史の研究,创文社1993年),《东亚典籍文化研究》(東アジア典籍文化研究,塙书坊2013年)等书。
08
八、土屋育子《中国戏曲文本研究》

《中国戏曲文本研究》,土屋育子著,汲古书院2013年版2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通过对戏曲文本的研究,梳理中国戏曲在元代以后的发展动向,试图揭示其继承和发展的过程。第一章对现存最古老的的戏曲文本《元刊杂剧三十种》的演出剧目、对实际演出的继承、文本的继承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对中国戏曲的最高杰作之一《西厢记》杂剧进行了考察,认为现存最早的弘治本,没有得到评价的原因是其作为具有案头性质的戏剧文本,仍保留了原始的形态特征。第三章则分析了明代成书的三部作品。在第四章中,特别提到了“净”这一脚色,并考察了其在中国戏曲史中的性格变化。
目  录
序章 使用文本一览
第一章 从杂剧到南曲
第二章 《西厢记》杂剧的继承
第三章 南曲文本的继承与展开
第四章 内容与脚色变迁的相关问题
终章 散出集收录演目一览
作者简介
土屋育子,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俗文学,特别是戏曲文本。著有《从〈董西厢〉到〈西厢记〉的继承——从曲词与构成的侧面看》(『董西廂』から『西廂記』への継承――曲辞と構成の側面から)(《中国文学报》第82号)等文,编有《元刊杂剧研究》(元刊雑劇の研究,汲古书院2007-2014年版)。
09
九、后藤裕也《“三国志”词曲研究》

《“三国志”词曲研究》,后藤裕也著,汲古书院2013年1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以“三国志”的词曲,特别是清代中后期河北地区流行的鼓词为研究对象。把焦点放在“三国志”上的原因有二,一是资料相对丰富,作为小说集大成的《三国志演义》,以及现存众多的三国剧作品,可以提供词曲之外的材料与研究积累。第二,“三国志”词曲是流传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作品之一。本书通过设定“词曲”这一新研究视角,结合小说与戏曲,进一步推进对三国故事的研究。
目  录
序章 本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章 概说与现行文献 
第二章 车王府曲本鼓词“三国志”成立考(一)——关于其底本
第三章 车王府曲本鼓词“三国志”成立考(二)——关于其插话
第四章 车王府曲本鼓词“三国志”成立考(三)——关于其省略
第五章 关于租赁本“三国志”鼓词——以傅图本为中心
第六章 关于《新编绘图三国志鼓词》——“三国志”与其的比较
第七章 关于“斩貂蝉”故事
第八章 关于“单刀会”故事
第九章 关于“斩蔡阳”故事
第十章 关于《三国志平话》成立的考察
终章 结论
作者简介
后藤裕也,生于1974年,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研究科,现为关西大学、同志社大学兼职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通俗文学、明清文学。著有《鼓词“三国志”的各种面貌:走向文字化》(鼓詞「三国志」の種々相 : 文字化へのあゆみ,《关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第33号)等文。译有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共译,关西大学出版部2013年)。
10
十、林雅清《中国近世通俗文学研究》

《中国近世通俗文学研究》,林雅清著,汲古书院2011年12月版。

内容简介
“近世通俗文学”是指以“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的,宋代至元、明、清时期在民间流行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的总称。在中国历史中,“近世”这一时期是否包含“宋代”也是争议不断的问题。不过,文学的形态并不是在每个朝代都能够明确区分的,该书的研究范围大致是从宋代到清代,将其称为“中国近世”。无论如何,从“近世”开始,“通俗文学”在中国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人们的娱乐活动之一,是毋庸置疑的。本书以“水浒”故事,特别是小说《水浒传》和元杂剧中的“水浒剧”为中心,从不同视角对中国近世通俗文学的特征进行了考察。
目  录
第一部 通俗小说研究
第一章 《水浒传》的“好汉”概念
第二章 《水浒传》百二十回本插入部分与冯梦龙的关系——以量词“筹”为线索
第三章 再论鲁智深形象
第四章 明代通俗小说中恶僧故事描写的由来——以佛教中的“戒律”和“淫”的问题为线索
第五章 中国近世通俗文学的“劝善惩恶”
第二部 元杂剧研究
第六章 《黑旋风双献功杂剧》的戏剧性——从道化的侧面入手
第七章 元杂剧《还牢末》人物形象新释
第八章 元杂剧与能、狂言、歌舞伎
第九章 关于元杂剧与能乐的影响关系——日中古典戏剧比较论争再考
附论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价值——以《水浒传》的解题为例
结论 中国近世通俗文学与“水浒”故事的各种表现
作者简介
林雅清,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研究科,现为京都文教大学临床心理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比较文学、中国通俗文学。著有《〈水浒传〉中“好汉”的概念》(『水滸傳』における「好漢」の概念,《关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第27号)等文。
(0)

相关推荐

  • 公基备考指南之明清文学

    一.明代文学 (一)明代小说 1.历史演义小说 概述:明代的历史演义小说以一朝一代的历史事实作基础,吸取野史杂说和民间传说的内容,敷演扩大而成."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是其特点.其中 ...

  • 元明清文学概说

    文/肖旭 元明清文学,实际包括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文学.晚清文学四个部分.晚清文学实际已跨入民国初年,为了简便起见,统称为元明清文学. 从历史时间上看,从1279年到1911年是六百三十二 ...

  • 高分书单 · 资源 | No.346

    #书籍下载##合集打包#往期分享 · No.001-445合集打包(3450+册)[点击这里] ▼ <博雅文丛(全11册)>作者:多人出版:2021-02评分:8.1公众号:旧城书单荐语  ...

  • 古典文学研究辑刊 PDF 全8编198册目录 台版2013

    <古典文学研究辑刊>是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研究古典文化的一套书,全套书共8辑. 古典文学研究辑刊\初编 第1册   总目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之美学批评法_13898145.pdf 第2册 ...

  • <h1 style="color: rgb(0, 0, 0);"><b>西人所编中国古代小说选本与小说文体的建构</b></h1>

    宋丽娟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导出/参考文献 分享 打印 摘    要: 西方汉学家编选的中国古代小说选本,是中国古代小说在西方文本化的重要途径,主要有西人编撰的中国古代小说译文选集.中国文学作品选和 ...

  • 刘璇:近十年新出版中国戏曲、说唱英文论著举隅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书馆 1 <鬼魅女主角:十七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鬼魅与性别>(The Phantom Heroine: Ghosts and Gender in Seventeenth-Ce ...

  • 刘璇:近十年新出版中国古代小说英文论著举隅

    今年七月,笔者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探亲,对近年西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概况产生兴趣,借助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图书馆所藏资源及worldcat(世界图书馆目录检索平台,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联机书目数据库,收录11 ...

  • 程正:近十年日本学者的中国禅研究成果

    内容提要 日本学术界对于中国禅宗史的研究水准之高,早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公认.笔者将其始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研究划分成四个阶段.在对于前三个阶段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之后,笔者将第四阶段--即从1991年至今的十 ...

  • 街机还是身份象征?大数据告诉你, 近十年来苹果中国消费者变迁

    摘要: 中国苹果消费者日趋理性,三线及以下城市消费比例上升明显 也许大家都还记得iPhone 4s及iPhone 5开售时,中国消费者疯狂抢购的景象,拥有一台"土豪金"一度也成为江 ...

  • 秦朝历史人物——赵高(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中国古代十大罪人,中国古代十大太监)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关于书法. ...

  • 【十大名剑】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排名

    【十大名剑】中国古代十大名剑排名

  • 十大系列之中国古代十大古典文学名著

    本期盘点的<中国十大古典名著>代表了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一直以来深受历代中国人民的喜爱.是我们中华民族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这十部名著分别是<水浒传>.<西游记>. ...

  • 转:十分钟读懂中国古代书画

    宋.元.明.清四代中国书画艺术构筑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影响波及到整个东亚乃至于世界艺术.在一千多年来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兵燹人灾,宋元二代书画珍品.明清书画精品时至今日早已是寥若晨星,成为珍稀国宝. ...

  • 十分钟读懂中国古代书画

    宋.元.明.清四代中国书画艺术构筑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影响波及到整个东亚乃至于世界艺术.在一千多年来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兵燹人灾,宋元二代书画珍品.明清书画精品时至今日早已是寥若晨星,成为珍稀国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