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图文】虚实相生,国画的虚实到底有多重要,或许只有艺术家才懂
墨中留白、实中求虚,黄宾虹绘《林泉高致》
对于国画中的虚实问题,可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绘画应当首先讲虚实问题,如果绘画失去了虚实,就谈不上艺术了。而古人的著作中对于虚实的讲解比较典型的就有这么一部著作,他就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写的《林泉高致》,郭熙首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山水画家,深得宋代几朝皇帝的喜爱,他的作品至今也没有一个人超越。
看过这部著作的人都会明白,这其实就是郭熙绘画创作的经验之谈,郭熙这本画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很多画家学习宋画的宝典。特别是黄宾虹对这部书籍特别喜爱,他自己也画过这么一幅画,主要是为敬畏郭熙本人,还有是对宋画的敬畏之心。
这部书籍当中,郭熙对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总结了三种透视方法,郭熙总结出山水画构图的常见形式“三远法”,这三远法和西方绘画的透视有很大区别,西方是聊点透视,而中国画也是比较自由,谈的是境界,他主要还是散掉透视,没有空间和时空的限制,四季中的景物都可以融合在一幅画中。
当然郭熙在书中也总结出山水画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方法,大师黄宾虹也是近现代画家当中的创新派的,但是也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之上的,他几乎70岁以前都是在继承古人绘画作品,70岁后在青城山悟透艺术的真谛逐渐有了自己的面貌。
我们看过黄宾虹画的这幅画,画面上有一首长诗,诗意大概是,游人在山水中的快乐洒脱,体现了绘画的可游可观性,但是根据这幅画来推算,就可以明白,这幅画是黄宾虹50岁的时候创作的,这个时候他正处于绘画创作的一个转型期。
而黄宾虹其实真正的从事绘画创作在30岁后,之前他还为科举考试而努力奋斗,后来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被迫走上了绘画道路。而他一生也没卖出去几幅画。
在他去世后作品却价值连城,他一生都在绘画的学习当中,黄宾虹从师法古人慢慢提升到师法自然。从《林泉高致》可以看出来,他在这个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一些构图上的形式主义。
好多画家会说到绘画的形式主义,花鸟画特别重形式,当我们去看齐白石的画的时候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到他绘画的形式美,那么形式主义是什么呢,其实指的事只看到事物的表象,而忽视了事物的本质。黄宾虹笔下的山水,我们看上去很有装饰感,也是好看。画山水难度很大,几乎涵盖了国画创作中的所有技法。
如果我们去分析黄宾虹的这幅画,也可以看到黄宾虹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重视笔墨章法上的虚实与构图上的繁简。这个时候他的绘画也开始从临摹向写生过度,他这个时候极力强调画中山水的自然性,这也正好印证了古人学习绘画的一个过程,中国画其实有他一套严密的逻辑,只要完全懂了你距离大师的道路就很近了。
而这个时期的黄宾虹在山水画领域是有小成就的,但是距离大成还差得远,因为他这个阶段还没有完全领悟到山水画的真正的东西,黄宾虹这个阶段通过墨中留白、实中求虚的手法,让整幅作品呈现出淡雅肃穆的逸趣。
对于绘画的评价自古有很多标准,文人画有他一套自己的标准,画家画有他一套标准,黄宾虹自然也是文人画领域。他很大的程度是文化涵养大于绘画,多数人认为他是一个搞学问的,学习文人画,我们自然会明白文人画家喜欢用“品”来形容山水画的艺术水准,最好的画称为逸品,略次一等的叫神品,再差一点的叫妙品。按照这个审美标准,《林泉高致》可以称之为神品,距离最高水准仅剩最后一步。黄宾虹晚年通过写生积墨,跨出了这最后一步。
所以好多画家的格调一开始就地,比如当今的好多画家,品格不好,看看倪云林的作品,就明白逸品的重要性,李成的作品同样如此。
https://www.360kuai.com/9f7416b89318a3c53?nsid=18lhdh8Js020QEAhcOAYNzeg&djsource=Xsgs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