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生诠释《太极拳论》问答篇

蒋家俊先生发表于《武林》杂志。本文转录时作了删节,只录问答部分,(注:本文是蒋家骏先生整理的他与洪均生先生研究王宗岳《太极拳论》的问答篇,文中问者为蒋家骏,答者为洪均生。)供大家学习。

(洪均生拳照)
问:王宗岳何时何地人、他的著作有哪些?
答:王宗岳,清代山西人,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在世。据考,乾隆五十六至六十年,他曾寄寓在河南洛阳和开封一带,当过塾师,一生酷爱武艺,精拳法、剑法、枪法,研究数十年而颇有心得,著有《太极拳拳谱》、《阴符枪谱》等书。
问:《太极拳谱》最初何人所得、内容包括哪些文章?
答: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河北永年人武霁宇中了壬子科的进士,出任河南舞阳县知县,后在舞阳盐店偶获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
《太极拳谱》的内容包括《太极拳论》、《打手歌》、《十三势行功歌》、《太极拳释名》等四篇。其中《太极拳论》与《太极拳释名》等两篇文章的体裁为散文,而其余两篇都是七言歌诀。此处的“谱”字含有广义的准则或规范的意思,而不是专指“拳架套路的各式动作名称及顺序”。后者则为当今民间所通称的“拳谱”。
问:《太极拳谱》是从何人之手流传下来的,研究成功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是经武霁宇的幼弟武禹襄之手流传下来的。据说武禹襄从师陈清平学练陈氏太极拳,结合《太极拳谱》实践钻研,由此发悟,获益不浅。遂发挥王氏旧谱之义,写成《打手要言》、《十三势行功心解》各一篇,又归纳练功要领为《身法要》;武禹襄拳势紧小,深得王氏旧谱之义,学而后化,自成一家,是研究《太极拳谱》成功的代表人物之一。
问:《太极拳谱》对后世的影响及有何评价?
答:百余年来,它对于后世太极拳的实践和理论,在继承、发展和创新方面,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大凡太极拳学者,对《太极拳谱》普遍表示赞赏,尤其对《太极拳论》一文,一致公认它是太极拳学中最重要的一篇经典著作。
问:《太极拳论》是否有人作注,注释是否符合原意?
答:太极拳流派日多,教者、学者的认识方法、功夫水平各有不同。虽亦有人曾作注解,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仍然莫衷一是。即如本文“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之语,原是批判“先天自然之能”,提醒学者重视“学力”并非否定“力”与“快”的“能”,用意在于学科学的用力方法,善于用“四两”的小力拨动“千斤”的大力。力小、力省则时间自然随之而“快”。有些文人习太极拳者由于实践不足未能理解原意,遂强调“意”、“气”而排斥“力”字,甚至创出“以慢胜快”的奇谈怪论。竟将科学的技术变成唯心的玄学。
问:通过《太极拳论》的学习研究,技艺水平能否提高?
答:《太极拳论》论述精辟,言简意赅,久为各式太极拳家奉为经典,其文从阴阳动静之理,学用之法,由外形运动的分合曲直,无过不及的界限,与对抗的刚柔,效果的顺背,以至如何由着熟达到懂劲,都讲得有条不紊。学者果能善解其意,照其规矩,持久锻炼,则愈练愈精,从心所欲的神明阶段,亦非不可企及。但,此文虽非古奥难解,却非粗读所能理解的。其中术语必须从实践中细加揣摩,方能正确认识。如双重与懂劲的问题,虽文中解为:“欲避此病,须知阴阳”,又说阴阳对立统一关系为“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却没说出具体方法。虽说:“无过不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没指出以何度为界。都不免使学者读后茫然,无从知晓实际运动中的要领。
问:怎样理解《太极拳论》为何没有说出具体方法,如何才能掌握其未道明的具体方法?
答:我初学吴式太极于刘慕三先生。即承示以《太极拳论》抄本。后从陈发科师学习陈式,渐悟文中“随曲就伸”之语,即螺旋运动;通过推手散手试验,又悟“左重则左虚”是讲手足的配合不许上下全实,以避免双重。从而理解怎样“牵动”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因此就个人从实践中的体会,以告学者。但以陈氏理法作为论据,或许有人认为我有偏见。其实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写在杨式创行之前,因而我认为王论应同陈论(即陈鑫先生论太极拳),以陈氏理法解释王论,正如以钥匙开锁,恰恰吻合。是否得当,愿识者鉴之。
问:怎样理解“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
答:极是顶点,极限。加一“太”字,犹如我们习惯说的原始。我国古代所谓“太极”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始之意。无极是无的终点。说太极是无极发生的完全符合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俗语常说:“无中生有”。一切的“有”都是从“无”中发生的。宇宙的“有”是不可限量的。不过人的知识受到生理和环境等等条件的局限,不可能一一预先见出来。必须从不知之“无”而有所发现然后才能有所发明,进一步而有所创造,达到有所前进。发现、发明、创造、前进,又都是领先科学知识而获得的。但这是外因,它的内因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之气是互相矛盾、互相推动而又互相制约的,能推动变化,所以说为“阴阳之母”。

问: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指何而言?
答:这几句是说明动静的方向为开、合。开、合的限度要适当而无过、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动静的基本规律为“随曲就伸”,正是表达出螺旋形的运动形式。按说动静的分合,只是自然现象,“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则是科学的方法。我们联系陈氏太极拳顺逆缠丝,可以体会“随曲就伸”中必然包括着自转与公转。人的动静开合,连初生的娃娃都会,同时也自然会自转和公转。这是人类的本能。也就是内因。至于开合,曲伸的无过、不及,却必须通过学与练,才能做到十分恰当。但是,本文只讲出“无过不及”,却没有说明以何处作为标准,未免使人迷惑。陈氏十六代后调整陈鑫先生(字品三)在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提出:“两手各管保护半个身体,以鼻为界。”这就比王论讲得清楚些。不过手部运动线路,并不经过鼻前。因此我教学生是以手心斜对心口为界。陈鑫先生又提出运动中自转的缠法有顺、逆之分。我根据陈发科师示范动作的变化,在自转的顺逆变化之中,同时有前后、左右、上下公转,而找出公转正旋、反旋的规律,并从实践中体会出 “过则劲顶,不及则劲丢”的规律。按照以上情况来看,又可以体会到,在身法、步法、手法的上下配合,处处都要严格掌握无过不及的规律,而且是差之毫厘,必然谬以千里。
问: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怎样理解和应用?
答:这两句是说推手、散手的规律。对方用刚劲来进攻,我方必须以柔来走化。乍看来,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初学者以柔应刚,虽然不顶了,但又易出丢劲。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如何用刚用柔,怎样是柔,怎样是刚,以及刚柔如何配合变化。没学过陈氏拳法,或学陈氏拳不懂缠法,他所用的刚和柔都不免直线进退。或者懂得走公转的弧线,而不会用自转配合公转。所以在本身的感觉用刚则顶,用柔则丢。陈氏太极拳的动作不论大小都在旋转,转半个圈便是180度的弧线和点组成的 (实则应是由点成线)。与对方接触之处,遇线则感觉到是柔的,遇点则感觉到是刚的。但我方的点碰到对方的线则必然滑过去而又成柔的。只有以点对点,方能显出刚来。如果双方都是正面的点,又会形成顶劲。谁的劲大,谁的动作快,就占上风;而劲小的、动作慢的就被顶出去。陈氏太极拳虽然需要用自己的点碰对方的点,却用的是旋转中的辐射的点,所以劲发而不觉顶。但又怎样使人背我而顺呢?我认为这是和身、步、手法的公转配合有关的。概括地讲,便是自转要因敌变化顺逆,公转要因敌变三角形。不论是手与手、步与步、或手与步的配合,都应当是三角形的。又,人刚我柔谓之走,必须用自转的方法使对方失去平衡。我顺人背谓之粘,就是要使对方处于背势,我方顺势随意进击。
问:如何理解“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答:这两句讲到时间也要因敌变化,当然同样要求“无过不及”。太极拳交手的规律是“彼不动,己不动”,这个方法是有理有利的,无过不及则是有节的。因为太极拳虽然也可以说是比较高深的一种武术,它的战略却以自卫为主,正符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这就是有理的。不先动手,对方无法看出我方的动向,岂不是有利?无过不及,不发着则已,发着则所攻的目标必然准确。同时又可保证自己重心的平衡,更为安全。由于动作的时间因敌应快则快,当慢则慢,所以练拳也应快慢相间地运动。但陈氏太极拳要求快慢相间的练法,是指全套慢全慢,快则全快,并非一式的动作忽慢忽快。如某所讲的:“转关宜慢,过了转关则加快”。更不可误认为太极拳是能够以慢胜快的。
问: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是讲的什么理,它的理怎样去体会?
答:太极拳的理只有一个。按旧的说法是阴阳对峙学说,按新的说法就是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实际说来,有理必有合理的说法。它的基本规律,只是螺旋运动的顺、逆自转和正、反公转。由于交手时需要因敌变化,除了眼法必须注视对方,不许随着身、手乱转外,身的左右旋转,步的进退,手的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角度的大小,莫不由于对方的变化而适当应加的加,应减的减。而且加减的尺寸与时间要做到毫厘不差,分秒必争。真是千变万化,却还是一贯用缠法进行。所以我认为,明了拳理固然必要,而掌握运用拳法尤为重要。讲理而不懂法,等于善谈兵的赵括徒具虚名。
问:“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怎样用力之久,又怎样豁然贯通?
答:这里说的用力的“力”不是指的用拙力,而是用心学习并持之以恒的锻炼,也就是陈发科师所教导的“按照规矩练对、练熟、讲明、加细,一一试验”的结果。“豁然”二字是“明”的扩大。初学开始的明,只是一着一式的认识,贯通则是全面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认识。
问: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怎样去认识,怎样去练习?

答:这四句话讲躯上下中三盘的规律。顶劲为上盘的主要部分。按说从项到顶都属于上盘。顶劲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主的。由于是上盘,所以劲须向上领起。陈鑫先生说:“如同用绳子从百会穴将人向上悬起似的”。这句话解决了我对《十三势行功总歌》“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悬”字的疑问。从而体会出顶劲上领,身部才能轻利。说为虚领,因并非真有绳子悬起,只是想像而已。“太极十要”第一条为“虚灵顶劲”,可能是误领为灵。因为从百会穴到尾闾长强穴上下成一条线。在杠杆原理方面,它是支点。支点必须中正,不许摇摆。所以拳论又有“立如平准”、“腰如车轴”的说法。气沉丹田是讲下盘规律。丹田原为道家术语,在经络学方面即是气海,也可以说是人体重心所在。按力学原理来讲,重心降低则加强稳度。但气沉丹田的方法,并非憋着气鼓小腹。陈氏太极拳的气沉丹田与尾骨的动作有密切的关系,陈氏主张尾骨下端的长强穴要微向后翻,这和社会上习惯的尾骨内收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由于长强穴微向后翻的姿势,可使小腹的下部微向内斜。则胸腹间的气自然沉到小腹;而且同时可使大腿根里侧的大筋放松、裆部开圆,则身体左右旋转的角度也自然放大,不但加强重心的稳度,又能增强步法的灵敏。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两句是讲中盘腰部规律的。上句要求立身中正;下句说明腰部左右旋转的。腰向右转则右隐而左现,向左转则左隐而右现。 以上四句讲明人体上中下三盘的基本规律。从文法的次序来看,为什么先讲顶劲,次讲丹田,最后才讲到腰呢?我认为,正是教人学拳掌握规律的次序。因为上下先成为一条线的形状,腰部自然可以中正而不偏不倚。有人怕学者不能了解顶劲如何虚领,说为头上轻轻顶起一物。其实顶和领字的劲及动作绝对不同。领是从上带下,顶则以下抗上,还是用“悬”字解释“领”字的好。

问: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解释说法不—,请老师详释究竟原意是什么?
答:这两句讲左右手足的上下配合,乍从字面上看,似乎使人难以理解。当初我见到一个手抄本为:“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右杳”。我还以为这样写才是对的。后来又想到,这样太平凡了,为什么谈到拳论上?经过练陈氏拳推手,才认识到这是讲的手足上下配合。正是避免“双重”之病的要决。如果写作“左手重、左步虚;右手沉、则右步虚”,就使人易懂了。
对于上两句话,也有人解作推手规律,即应当“人刚我柔”,似也有理。但对方是否以左手攻我左手,右手攻我右方,那是不一定的。
问:仰之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大家都明白其理,怎样去练习,怎样去应用?
答:这四句与上面两句都是讲方向变化。前两句讲的是左右配合,仰俯讲的是高低,进退讲的是前后方向的应付规律。我们可以体会出句中的“之”是可以代表敌我双方的。先就敌方动作来讲:敌方向高处採我,使我失中,我随的比他更高;向下按我,我随的比他更低。这个更高、更低不是直线而随,必须采用陈氏太极拳的螺旋自转与公转,配合身法的旋转,步法的进退,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对方探我右手,我以右手顺缠上随,随时肘尖向内收转,手指高不过眼,冲向他的中心,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塌下裆劲。从外表来看,手并不高,由于臀部向内弯曲,加上进步、塌劲,使对方自然感到他无论如何想把我引出去,我的手法却比他更高,这些动作可以参用野马分鬃进右步的身、步、手法。如果对方进步向下按我右手,我用二路窝底炮的动作,先退左步,继退右步到一尺余宽处,下塌裆劲.同时右臂走逆缠,肘贴右肋,手合裆中加大逆缠,使对方感到越往下按其力下陷的更深。进之是对方捋我的手法。我身向左或右转(捋右手则左转,捋左手则右转)。进右步或左步,松肩沉肘,光进手挤,挤时手走逆缠,肘部以上则走顺缠,而手腕转向他的右或左肋,使之感到我的手臂越引越长。如果对方按我右臂肘关节,则视来劲的方向,偏上则走顺缠反旋收转肘尖,偏下亦走顺缠正旋沉肘贴肋,手部指向对方,步法或退或进,如十字手、揽扎衣的身步手法,便可使他感到劲难以前进。但,如我採对方,他以前法上随,我即用第一路金刚捣碓第二动作,劲在左手下塌外碾,或用白鹅亮翅第二动作右手上採,而左手按其小腹右侧。前者是进左步双採法,后者是退右步的右採左按法,都可使他有高不可攀,自行后退之感。如我向下按人,遇着对方以窝底炮的右手加大逆缠引我前倾时,我只要加大左旋塌劲,以右手顺缠向其裆内转进,即可破解。捋挒引进,我身手虽形向后退,只要前于作好下塌外碾,则可感到他的长度赶不上我。採挤的前手随其身的旋转和手的拨按,而沉肘以变手的顺逆缠法和方向的提落前进,亦可使之退不出去。
总之,都要身法、步法、手法的加减适当,而眼法不变,自能收效.

问: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怎样去体会?
答:上句讲感应的灵,下句讲旋转的快。如何能做到灵与快,必须从拳架中“松圆”的练习,在实践中细加体会,反复琢磨,才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练到身上。
问: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如何去理解,理解后又怎样去实施?
答:这两句讲的是战略,当然也包括战术。说到“知”字是大有学问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先从外形观察:
1.对方和我站立的方向,先看出他在我的前方,或左、右方;
2.再看他的脚哪只在前;
3.看他的身体先向何方转动;
4.最后注意他的眼注视我的躯体哪个部位。我们如能经推手、散手的实战中取得经验,便可以在外形的观察中推断其动向,而因敌变化适当应付。但是,仍应遵守“彼不动,己不动”的原则,以静待动。不易知者是内劲的变化,必须试而后知。武术界有个谚语:“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是说伸手接触,便可知对方有没有真正功夫,功夫的水平是高是低。大抵身高力壮的来势必猛,持力以求速胜,来力必然直而硬。我方身、手略一旋转,便可引进使之落空,甚至反跌出去。对方来劲较柔,而且善于旋转变化的,便应提高警惕,因敌而变化。怎样不使人知我呢?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个人所学拳套的着法作用与其变化,并且善于随时间改变角度,恰如其分地,甚至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的变化,能做到这个程度,便是碰到懂得陈式拳规律的对手,也难以预知我将怎样转变。何况陈式拳的转关出奇处,不完全是弧线,而是“2”、“S”形的。它的横、直、斜、正又是周身多变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陈鑫先生有诗云:“我也不知玄又玄”,指的就是这种实际情况。 问: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理虽如此,怎样去做? 答:这两句总结全文。由于所向无敌,因而被人称为英雄。而无敌的效果,来源于按照所讲一切规律,持之以恒地练习日久,由着熟而达到懂劲,阶及神明的水平。文中的“此”字即指上文讲的规律。 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开头订出学拳须知的戒律。他说:“学拳必先明理。”我认为所说的“理”,一方面指拳理,另一方面则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又说:“会拳后,不可手狂,口狂。”手狂固然易招是非,口狂也会招人厌恶。他解释为“说话谦和,胜则少招人忌,败亦少招人耻笑”。总之,谦虚谨慎是为人的基本。在武术方面,便是武德。
问: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怎样去认识?怎样去理解?
答:从这一段至下文“快何能为”是介绍太极拳法与其他武术不同之处。“斯技”二字泛指武术,“旁门”二字是说各种套路。虽然姿势配合的不同,大多数是体壮的胜过体弱的,也就是手慢的胜不过手快者。有人认为此文“旁门”一语涉及于自骄,而轻视其它门派,我则认为,作者只是概括论述,并非有意存轩轾。
问: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怎样解释?
答:这一段文字指出先天自然之能和学的比重。启发人要重视学,而不可自恃天然条件,因为玉不琢不成器,内因与外因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
问: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此段解释各有不同,请老师详解“力”与“快”的原意?
答:这段引出有关诗句和曾见的事实,以验证学的成效。“四两拨千斤”之句,乃无名氏所写《打手歌》中第四句。意为体察句意,可以证明用轻量的四两力便可拨动千斤之重,显然不是用拙力致胜的。再看约八九十岁的耄耋老翁能够抵抗众人的形状,年青体壮的手快,又何能为力呢?文中虽说“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但我认为作者并非完全否定“力”和“快”的现实。作者所注重的在于“学力”。因为有先天自然之能的力与快,加以学力,则用少力而效果更快。我赞成《九诀八十一式》作者对力的解释。它说,句中虽指出“四两”、“千斤”只是极言用力合乎拳法,则小力必能胜过大力。并非一定只用四两的劲,而且后备力量同样需要千斤。不过有些文人编撰的太极书刊,往往误解为力是废品,而提出“用意不用力”,甚至把意说得神乎其神。如说:彼之力才挨我皮毛,我的意已入彼骨里。又有人又加上“气”字。如说:彼之力才挨我皮毛,我的气已人彼皮里膜外之间。既然意、气如此神妙,何以王论中无“意”字、“气”字,而只讲学拳、练拳、用拳的形式与时间、方向的配合,以及劲的如何懂达到神明呢?有的书上介绍武禹襄力举三百斤,郝为真有三百斤之力。我也亲眼见过陈发科师将体重二百余斤的李剑华同学高举过顶。可见有力不是坏事,全在于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运用。也有不少太极拳家改力为劲,说是力由骨出是硬而直的,劲由筋生是柔韧的。但我们看太极拳推手比赛,许多人又多用力顶、拉,而缺乏技巧。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学的方法不合力学,遂致有此现象。

问: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这些方法请详细解答,具体怎样去练习?
答:这四句又重述太极拳的静动规律和运化方法。“平准”即社会上常用的秤。旧式的天平是中间一个立柱,上有活动杠杆,杆上各拴细绳,下面各平挂盘子。称物时,一个盘子放东西,一个盘子放砝码。砝码刻有分量。这里用平准来比喻太极拳的躯干要中正不偏,等于力学杠杆的支点,盘子等于两手。接触对方的手如同加上什么物件,就像一定分量的盘子,是重点;另一只手如同砝码,可起平衡作用,等于力点。陈鑫先生也说:“拳者,权也”,可以称量来力的轻重,和王论的见解都是符合力学的。不过我们称物是要求力点与重点平衡的,拳法的运用则是一方保持本身的平衡,同时又破坏对方的平衡。来力的分量重则减少砝码,使来力反折回去。而且陈式太极拳的称砣有两个,在后面的后膝下垂,以加强自身的稳度。在手部砣的作用又不限一处,全在自转与公转配合变化,因敌之动,而随时移动,更为巧妙灵活,但也更难掌握得毫厘分秒不差。
下句以“活似车轮”为比喻,刻画出太极拳手足运动的形象和作用。是车轮就得有车轴,轮子旋转,而轴在轮的中心并不摇摆,这是动中的静,恰和上句平准的静相似。平准有两个盘子,称物体时又必然以静而动,可以说为静中之动。偏沉则随,犹如称盘与称砣的配合,车轮的旋转,双重则滞,犹如关上了闸则转动不得。“双重”这个名词,是王宗岳首先提出来的。许多研究太极拳者对于这个问题,各有所见,后面我再详述自己的看法。

问: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是真的这样重要吗?
答:这一段说明双重之病的“滞”,在于不知运化。要想运化,必须先认清什么是双重。看来双重是极为重要的。 问: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阳作何解释? 答:“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总符号。它可以代表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王宗岳是深知阴阳道理及其配合变化的。文中从阴阳谈到无极、太极、动、静、分、合的过与不及,交手的刚柔,走粘效果的顺、背和时间上的缓、急,最后总结到拳法的变化万端,拳理的一贯。彻底了解阴阳理法,亦即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也就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奥妙。他把个人的认识写出来留给后学,大家奉为经典著作,是当之无愧的。
问:粘就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段文字可以说是讲得十分清楚恰当,但怎样才能从动作来证明理论?

答:这段文字又把前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的粘、走对立统一起来。怎样能合一呢?这是由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道理而形成的。能够知道这个道理方能真正懂得劲的刚柔相济和阴阳互不分离是一个道理。这段文字在理论上,可以说是讲得十分清楚恰当了。但是在拳法上怎样才能用动作来证明理论,而使学者了然于心中呢?我认为只能用陈式太极拳的自转顺逆缠法和公转正反旋法,通过试验,才能真正体会如何阴阳相济,即刚柔相济,而表现为“收即是放”。首先我们要知道陈式太极拳的任何动作都是螺旋形的。它无论在躯干上、肢体上,甚至一个指头上都离不开旋转运动。公转的弧线是配合自转形成的,公转不是只有弧线,而是“2”、“S”运动,如同螺旋桨的形式。凡是与对方接触的任何肢体的任何部分,立刻顺着来力的方向用自转的顺逆和公转的正反随着变化方向。这就是“人刚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来劲,并不是走开,所以柔也不是软弱,而是圆转。闪展腾挪是陈式太极拳所忌的。但陈式太极拳战术也并非全无闪展腾挪,而是用螺旋运动的“粘黏连随”来适应的。我们试用螺丝钉作比喻,上螺丝钉是前进的走,卸螺丝钉是后退的走,因为有螺丝纹的关系,不能硬顶进或硬拔出去,好像粘住似的,这就是走即是粘。我们再以螺丝钉的阴阳为喻。螺丝钉帽是阴,钉尖是阳。上螺丝钉和卸螺丝钉,都是以钉帽拧转而进退的,而且螺丝纹的两旁也有阴阳相济作用,凸的纹为阳,凹的纹为阴,纹如没有凸凹,便无阴阳了。观察它的运动形式是螺纹同时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进一退地旋转着,同样不是孤立运动。螺丝钉运动是陈鑫先生曾举作拳法进退比喻的。但这仅是一个物体的简单运动。太极拳则是全身运动。躯干要求中正不偏是竖立的螺旋纹,两腿是上下斜的螺旋纹,两臂又是可向上下、左右、斜正而能变化的螺旋纹。它的螺旋方向却是变化万端。劲的虚实、刚柔、开合更是难以揣测。虽然全身器官都像钟表那样,大小轮轴各有所用,而躯干还是主要的,所以拳论说:“主宰于腰”。由于腰的旋转带动手足,则手足的配合也不可忽视。此文提出“双重”问题是必须研究的。各种有关太极拳书刊对于“双重”问题虽亦非常重视,但其说法不一。有的说马步的重心在中间,两足平均支持身体重量,即为双重;有的说交手时双方用力顶抗乃是双重。因此,也有人主张在动作中把重心全部移于某腿;或者提出单重的口号。最奇特而又可笑的是,有个无名氏写的《太极拳轻重浮沉解》竟说:双重是病手,双沉是功手,自尔腾虚云云,又创出双轻、双浮、半沉之说。不知王论所说双重之病讲的是手足虚实配合运化,着重双字,不是专讲字眼上的重或沉。如果换了字眼,便可转病手为功手,重和沉字的意义不是相同的吗?怎么能变病为功呢?我认为这是文人习拳未通理法却自作聪明,舞文弄笔,贻误后学。也常有人厚古薄今,遇到旧文,便奉若珍宝。沈家桢在《陈式太极拳》一书中,将此文列表引用便是一例。 因此我认为,学前人文章,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当代文人,则要尊以师礼,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才是学习的科学态度。
问: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怎样去做到?
答:这段教人学而有得后不可自满,仍应加以精进。“懂劲”从学而练,从练而试验,一步一步才能逐渐而懂。也可以说是由外形的细心摹仿过渡到内在实质能力的产生。学无止境,仍然从练中的熟以达到精的阶段。什么是“精”呢?细致人微,一丝不乱,就是精的水平。精是怎样得来的呢?需要在练中默识揣摩。默识(这个“识”应念同“志”音,是记住的意思)是暗自记住。记什么呢?就是记住在试验中的成就和失误,连同对方的动作变化加以揣摩思考,悟出一切适应的道理和方法,渐渐地又可以“从心所欲”地解决任何意外的新奇着法。“从心所欲”是孔子讲的,后面还有“不逾矩”三字。我们对陈式太极拳法,同样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以基本规律——缠丝劲应付变化万端的着法。
问: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这篇精深的道理几百年来有多少研究透彻和实际做到的?最后结语怎样去理解?
答:这是结束语。它指出不但拳的着法运用要因敌来势而要舍己从人,学习拳的理与法,也要抛掉个人的成见,而服从正确的指引,不可好奇务速而舍近求远。一入歧途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成败相反。末句要求学者在关键之处详辨,以免自误。

我们先研究文中提出的“近”、“远”是什么。从拳的套路讲,太极拳的理、法为近,其它套路为远。从拳的来源来讲,太极拳的动作根据于生活,则生活的动作形式为近,脱离生活规律为远。我更认为陈式太极拳的动作完全接近生活,连陈式太极拳基本规律也是生活所固有的,而且是须臾不能离的。因此,我经常以生活来体验拳法,教学生也常举生活动作为例。大家都承认这样解说易于领悟。解究太极拳理法而脱离生活,固然是舍近求远;舍开太极拳的规律而学其它套路如摔跤,甚至柔道之类,以求有助于推手功夫,更等于缘木求鱼。思想方法上的毫厘之差,也能致千里之谬。所以王宗岳教学生详辨者,辨理、法之是非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