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求道于广成子:“修之身,其德乃真” 2024-04-11 01:39:46 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从伏羲氏“一画开天”所形成的“易道文化”肇启的;而华夏民族的基础,则是由轩辕黄帝“修德振兵”的文治武功奠定的。轩辕黄帝(约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姓公孙,号轩辕氏,生于甘肃省清水县城东70里的轩辕谷,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轩辕黄帝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和伏羲氏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三皇以来的道治、德治规范难以制约人们日益膨胀的私心贪欲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和破坏,“易道文化”无法独立维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于是黄帝轩辕氏应运而生。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轩辕黄帝勇担大任,继承伏羲氏以来的大道文化精髓,坚守尊道贵德的道德底线,通过“修之身,其德乃真”,“审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国(《黄帝四经·经法·四度》)”,达到天人合一的内圣外王境界,再依据“法道文化”治理社会,整顿军队,武力统一各部落,与炎帝部落结盟,开启了五千年炎黄治世先河,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是中国历史上修德治世的奇才。按史书记载,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是一位天赋异禀的伟人。尽管这样,生当“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的乱世,他积极命世,“习用干戈,以征不享”,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黄帝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典范。最广为传颂的就是“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该故事广为流传,版本较多,至今甘肃省平凉市境内的崆峒山还有“黄帝问道处”遗迹。当时轩辕黄帝贵为天子,仍然虚心求道,他听说在崆峒山上住着一位道德高明、修身有成的道者广成子,非常景仰,于是不畏艰险,前后三次远赴崆峒山叩问“至道”。这件事在《庄子·在宥》里边有记载。其实黄帝不止问道广成子,他修身求真的事迹很多,如到四川青城山向宁封子问道、到峨眉山向天真皇人问道等等。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极言》中对黄帝到处求真问道的经历记述得相当精彩:“昔黄帝……陟王屋而受丹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而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適东岱而奉中黄,入金谷而谘涓子,道养则资玄素二女,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讲占候则询风后,著体诊则受雷岐,审攻战则纳五音之策,穷神奸则记白泽之辞,相地理则书青乌之说,救伤残则缀金冶之术。”勤学好问,精于修身,使黄帝能“毕该秘要,穷道尽真”,最终成就大业。轩辕黄帝所问之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由修身开始扩展,以至于治国平天下,是传统道德文化一以贯之的安身立命途径,黄帝给后人带了个好头。从他问道广成子的故事可见端倪:一开始黄帝就问广成子:“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其时他已经立为天子十九年了,需要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所以他急急的表露了心声。孰不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治国平天下要从立德修身开始,本末颠倒,思路不清,故而广成子批评了他。于是黄帝谢绝事务,闭门反思了一段时间,待认识上有了进步,才敢再去问道。这次黄帝直接从修身开始叩问:“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方向对了,目标终有到达的时候,所以广成子很高兴:“善哉问乎!来,吾语汝至道: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行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窃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问到契机处,老师爽快,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和盘托出了自己的修身经验;居学生位的黄帝颖悟绝伦,立会要道,感慨不已,对老师再拜稽首,由衷赞曰:“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还是放心不下,继续补充道:“来!余语汝:彼其物无穷,而人皆以为有终;彼其物无测,而人皆以为有极。得无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为土。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这次总算由修身讲到了“上为皇而下为王”的治国平天下要领,打消了黄帝心底的疑虑。黄帝通过问道、悟道、行道,领会了“易道文化”精神,逐渐掌握了无所不包的道法,依据道的法则创立了“法道文化”,彻底扭转了天下局面,开辟了法道治世的新天地,产生了大量影响后世的发明创造,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酋邦性质的国家机构。、黄帝通过“修之身,其德乃真”的问道修德实践,开一代新风,许多发明创造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许多制度文明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念,是实至名归的“人文初祖”。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八方面:第一是文字,符号文字、象形文字,发展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直到现在通行的楷书,它是文明传承的最重要的工具。第二是中医药,后代的《黄帝内经》等书就是传承的典型,直到如今,中医药仍然是民族的瑰宝。第三是历法,自黄帝的《调历》开始,历代传承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阴历。第四是上栋下宇、术骨泥墙、前堂后屋、一明两晴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在黄帝时期打下坚实基础。第五是黄帝在太昊伏羲氏的基础上按河图洛书启示,发展了“易道文化”,后来得到周文王的传承发扬,使易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第六是重视和谐的“天下一家”思想,为后代所传承,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和合、和为贵等理念一直传至今天。第七是大统一思想在黄帝时奠定了基础,形成各朝各代人们的坚定信念。第八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代代相传。黄帝开创的制度文明主要表现为联合炎帝部落,形成部落联盟,统一中原各部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酋邦性质的国家机构,真正形成了代表中国的华夏族。黄帝自身也成为中原地区主宰沉浮的领袖,以至于之后主宰中原的颛顼、帝喾、尧、舜,直至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统治集团,都尊黄帝为始祖。“从黄帝开始,五帝的统治都自然承传了唯道独尊,尊道贵德,清静修身,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①黄帝在政权机构中“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神明至。量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大常察乎地利,故使为康者;奢龙辨乎东方,故使为土师;视融辨乎南方,故使为司徒;大封辨乎西方,故使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为李。是故春者土师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马也,冬者李也(《管子·五行》)。”黄帝政权机构中,天时、仓廪、手工业、农业都有臣僚分管,特别是出现了军事将领和狱官,为后来尧舜时期的联邦制王朝所借鉴或沿用。黄帝还制定了一些礼仪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言行,如“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仪,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商君书·画策》)”的礼仪法规。“置四史以主图籍,使九行之士以统万国。九行者,孝、慈、文、信、言、忠、恭、勇、义(《拾遗记·轩辕黄帝》)”,九行之士即九德之臣,主要负责教化的教育制度。这些礼仪法规和教育制度是他法道思想的反映,是修身治天下理论方法的外用,其思想主要保留在《黄帝四经》之中。对轩辕黄帝问道修德、治国平天下所形成的法道盛世,《淮南子·览冥训》不无赞美之词:“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寂粟于路,而无忿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凰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皂;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熊春锦先生说:“大道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祖根,是文化的源头活水。”②轩辕黄帝生当乱世,慕求大道,寻根问祖,在广成子等众多道者的点拨下,继承道统,“修德振兵”,文治功业从“修之身,其德乃真”开始,躬践力行,推而广之,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逐渐奠定了“法道文化”治世的优良传统,最终锻造了五帝之首的巍峨高位,受到了历代炎黄子孙的顶礼膜拜。最让人尊敬的是他勇于改变现实而不盲目否定历史,以“问道”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保留和继承了三皇以来大道文化的精髓,以“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手段验证和实践自己所开创的法道思想,慈悲的胸怀和理智的头脑泽被后世子孙,千载而下,谁不感恩戴德! 注释:①熊春锦:《道德复兴论修身》,团结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26页。②熊春锦:《道德复兴论修身》,团结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18页。撰文:汪海洲配图:郭瑞成编辑:刘述纪 赞 (0) 相关推荐 《五千言》正解——从打假开始 --文医题记:正本清源,还道学本来面目! 亦文[yi.wen@163.com] 2021.07 目 录 A.序言 B.绪论 1."上德不德"的自相矛盾 2.被颠倒篇序,改头换面篡改 ... 《庄子·在宥》解说和语译 (解题)本篇以 "在宥"为名,所取虽是篇首的第二三字,亦当看作是篇首的两字.这个篇名是与篇旨相符的,它就在讲 "在宥天下". 主旨如其所自解,"在之也 ... 苍雪清竹:莫弹锦瑟绿丝弦,神女瑶台空舞袂 苍雪清竹的独家诗词歌赋平台 玉楼春 簪却青山花曼倩,醉问白云何故远. 心犹虹剑气应寒,手得风雷文始练. 此骨此神冰雪浣,此念此情天不管. 孤舟明月忆潇湘,一梦烟轻愁欲断. 玉楼春 腕底流光如雪素,织得 ... 修道高手都经历过的“换身关”,没病给你修出病来,能把你的肉体凡胎转化为仙骨!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修行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公众号中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亲身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问:" 老师,你好,我有个问题,如能赐教,不胜 ... 黄帝访道:修道与种田,看懂的人有福了! 昔时,轩辕黄帝,平定天下,举行封禅大典.所谓封禅,就是封泰山以祭天,禅粱父山以祭地,就是祭天祭地的大典.有丰功伟业的皇帝,才能举行封禅. 当时泰山有一位修道之士,不详其姓名,但修道的境界,很是高深.他 ... “疯狂”的求道经历:终南得法飞千鹤,度世金丹不二门 性命之道 传承万圣修行之道,破译千古得道秘诀.指点后学修炼迷津,实修实证金丹大道. 7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学道之艰难,有亲历者皆心知:想我一恒,自十三岁起修少林硬功,随后迷上道教大小周天炼丹功,十四 ... 全真高道刘一明,修道二十四要,成圣成仙的必经之路! 第一要,看破世事 世事若还看不破,身沉苦海怎能出? 第二要,斩断牵缠 牵缠设若不能断,六道轮回在眼前. 第三要,穷究理义 不知辨别身心理,邪正难分误路程. 第四要,寻师访友 虚心即便能实腹,自满到老无 ... 黄帝是西方人?农民修坟挖出5000年前遗址,内有苏美尔文明的国徽 随着大文豪梁启超提出,"四大文明古国"概念之后,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开始慢慢被世人熟知.而在这四大文明古国中,仅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但是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世界普遍 ... 修证心得:206 求道传道都难《青衣江道长问答录》 修证心得:206 求道传道都难<青衣江道长问答录> [青衣江道长] 本体是没有办法讲述的,所有找到本体的人,想尽一切办法,都不能够使别人明白.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讲述描绘让别人知 ... 无极残篇之十二 求道之二:以物观物——悟道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观物是方法,悟道是结果,用以物观物来探求大道是求道的第二步. 观物是一种从理的角度去认知宇宙万物的方法,由宋代邵 ... 无极残篇之十 三 求道之三:知行合一——证道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知行是方法,证道是结果,用知行合一来探求大道是求道的第三步. 知行合一出自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传习录> ... 假隐士泛滥?究竟是真的看透红尘,一心求道... 假隐士泛滥?究竟是真的看透红尘,一心求道,还是只为了沽名钓誉,贻笑大方? 近年来,假隐士越来越多,钟南山附近的很多茅草屋都涨价上万元了,很多地方的山里面的破旧院落,随便搞搞,翻新下价格随便上涨上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