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个偷牛贼,老实点!
新乡县人王敬被征到边境戍守,家里的六头母牛就请舅舅李进喂养。五年过后,母牛产了三十头小牛,王敬也从边境回来了。李进把四头老牛送给王敬,说,五年间,死了两头,只有这四头了,还给你吧。王敬索要那些牛犊,李进不肯给,说不是母牛生的。王敬很生气,把舅舅告到官府。
县令裴子云一听这事,马上派衙役去抓李进,罪名却是“偷牛贼”。在农耕时代,牛就是国家的命脉,官府有时把牛看得甚至比人还重要。汉宣帝时宰相邴吉,路上见人斗殴死了人,他却不管不问,但遇到一家的牛死了,他却下轿问了好半天,回来后,还下文要求各地防止牛疫。别人问他为什么会重牛轻人,他回答说,人斗殴,是地方官的事,而调和阴阳,保障农业正常发展,却是他宰相的事,所以,他问牛不问人。这个宰相的做法有点偏激,但在封建时代,牛实在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禁杀的,偷牛也是重罪。
李进被抓,戴上偷牛的罪名,吓坏了。一进衙门就被蒙了头,只听得裴子云说:“你们贼众盗牛三十多头,都藏在你家里,明明白的证物,你还有什么话说?现在就让你和这些偷牛贼一块对质。”李进大吃一惊,忙分辩说:“那牛不是偷的,实在是外甥寄养的母牛生的。”他刚说了这话,头上蒙的布就被揭了下来,睁眼一看,外甥就站在身边,县官正笑吟吟地看着自己,没办法,只好认输,把牛还给外甥。裴子云也不为已甚,说念你养牛辛苦,作外甥的也要拿几头牛谢谢舅舅。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社会里可以说俯拾皆是,直到现在讲了依法治国多少年了,讲发展市场经济多少年了,这样的事还在不断出现。只要看看都市报的一些报道,就会看到到好多警察抓人陷人于各种罪名的报道,就会看到好多没有契约的纠纷。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倒不是智慧,而是一些对社会如何协调发展的思考。
其一,有罪推理千万要不得。有罪推理,就是权力机关先把你当成有罪,让你自己拿证据证明自己无罪,这和法律规定无罪推理――权力机关只有拿证据证明嫌疑人有罪――才能抓捕嫌疑人,完全背道而驰。这故事里的李进,一到县衙就失去了和县官平等对话的地位,只能辩白自己,而自己沉默的权利一点都没有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县官从一开始就可以把他当罪犯看,可以随便给他加个罪名,这罪名不要证据,只要他的口供就可以坐实,如果不承认,就要被加刑,重刑之下,有什么冤屈不能产生呢?而李进能做的,就是拚命为自己辩白,证明自己无罪。而这个工作,对一般人来说,没有调查取证的能力,是根本做不到的。幸亏这里的县官还是个好官,心里明白。如果是个糊涂的,再加点刑,李进说不定真承认自己是偷牛贼了呢。
其二,要有契约意识。这个故事里,外甥和舅舅之间没有契约,养牛的报酬该如何分,没有说,最后只能由县官糊里糊涂地断了。县官的断不是依据契约,而是依据人情。这就是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了。农业社会要搞好农业,首先是要把人固定在土地上,亲情就是固定的一种手段。这个故事里就是如此,没有契约的情况下,既要维护封建社会的租赋生产关系,又要照顾亲情。
但这并不是说契约制的市场经济就能把一切都解决了,一切都要从人文出发,未来的社会关系还要实践中探索。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五日星期日
这是俺的公众号,请亲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