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逸神飞——张其凤书法艺术品鉴

张其凤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墉研究专家。山东省九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社科联委员。山东省第五批省级学术骨干。曾担任教育部霍英东基金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通讯评委,《光明日报》国学版评委。多次担任江苏、浙江、福建、广西、云南诸省社科基金立项、社科评奖、文艺奖评委。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中国书画专业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兼职教授,加拿大中国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江苏省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东省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艺委会委员。江苏省直书协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草书 唐诗两首 180cm×96cm

书法作品曾入展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二、四届兰亭奖,中国书协主办的第六、九届国展,第八届中青展、首届行草书展、第二届草书展和第二届隶书展等十余次展览。出版《刘墉研究丛稿》(1996 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国书法全集·刘墉卷》(2001 荣宝斋出版社)、《宋徽宗与文人画》(2008 荣宝斋出版社)、《刘墉家族与日照》(2013 山东人民出版社)、《清代诸城刘氏家族文化研究》(2013 中华书局)、《宰相刘墉家风》(2014 人民出版社)、《刘墉·史实卷》(人民日报出版社)、《刘墉·民间卷》(人民日报出版社)、《刘墉评传》、《刘统勋评传》、《取诸怀抱——张其凤书法作品集》(硬精装大八开大型画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十四部著作。另在《美术观察》、《中国书法》、《中国书画》、《孔子研究》、《社会科学辑刊》、《造型艺术研究》、《文史研究》、《艺术百家》、《美术与设计》、《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三十八篇。论文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书学大会并作大会发言。 另外《中国书法》、《中国书画》、《艺术探索》、《书法》、《画院》、《书画艺术》、《北京画刊》、《鉴宝》、《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新华日报》(艺坛)、《大众日报》、香港《大公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收藏报》、《羲之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海峡书画报》凤凰网等近百家传媒对其做过专题介绍,并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有关书法的节目。

草书 唐诗两首 180cm×96cm

求真务实与独立自由

——张其凤印象

十六年前,三十三岁的张其凤完成了原创性的著作《刘墉研究丛稿》,浙大教授马世晓先生在序言中称他为“当代书坛很有发展后劲的学者型青年书家”,此后,书界将其凤定格于学者型书法家的类型。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有两个基本素质,一是求真务实,有着脚踏实地的精神;二是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着独立自由的精神,从其凤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及教学工作中,处处表现着求真务实与独立自由这两种精神的结合。

草书 解缙《题归云图》 70cm×68cm

作为一位学者,需要冷静而缜密的逻辑思维,而作为艺术家,又要有激情与想象力。我在其凤的书法作品中,可以解读出理情与浪漫的自然融合。他脚踏实地、深入传统,临帖很广、读贴很深,从帖到碑,从古典到近现代,从天马行空的狂草到精致渊雅的晋唐小楷,无不涉猎、无不深研,他书法创作的音域是很广的。由于他学术研究功力对书法创作的支撑,他对古人书不是工匠式的机械模拟,而是在深入领悟、独立选择后的自我表现,他把历史上遗存的书法经典视为前人留下的曲谱,他用自己的歌喉来演唱,用时代的器乐来演奏。他临池作书时,无论写哪种书体、取何种形式,都力求表现毛笔挥运时的自由与自然,不为表现古貌而囿于金石文字的原型,不为表现气势而鼓努为力,而是如孙过庭所说的“智巧兼优,心手双畅”、“规矩谙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在笔意清爽,用笔起止转折脉络分明中表现渊雅醇古与翰逸神飞之妙。

草书 沈用济《棹歌风》69cm×46cm

他的书法艺术展示着两重性,一是内在传统文化的厚积,这出于他长期对书学画史的研究,出于他对古代碑帖站在传统文化立场上的解读,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至上”;二是其笔墨的表现性,这是当下书法创作时代的共性特征,同时也是传统文人“游于艺”的自然表现。在错落生姿的楷书、隶书中,在闲庭信步的行书中,在急风骤雨般的狂草中,充分展示书作者的艺术想象力和形式表现力,表现出作者的才情与激情,此“二情”正是作为一个学者型书家必须具有的品质。他的作品内在渊雅与外在形式表现的双重性,正是当代书法发展三十年后书家们经过反思后的审美选择。其凤的书风属于时代的主流并指向未来。

草书 王维《山居秋暝》 138cm×69cm

然而临池弄翰仍是其凤的“余事”,他的精力时间所聚,其呕心沥血努力之处是他的学术研究。2004年,他到南京艺术学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导师阮荣春先生在他完成的博士论著《宋徽宗与文人画》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其凤考博之前,已是正高职称,其书法理论与创作成果已在书法界引起广泛注意,尤其是他的刘墉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学术界已牢固地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由书法专业转向美术学研究,全新的研究课题对他是一个挑战。他潜心苦读,如饥似渴地学习,三年中他读了三百本书,大概每三天要读完一本书,而且是在完成日常工作、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书法创作以及生活事务等等之余读完这三百本书的。在读书中严肃认真地作独立的学术思考,不囿于旧说,不盲从权威定论,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宋徽宗与文人画》这一学术研究课题,在书中他列举了近三百种参用的古今书籍及论文,足见其下功夫之深。用阮先生的话说是“对中国绘画史诗书画印一体化形成史的考证,可谓筚路蓝缕,有始创之功”。

小楷 倪瓒诗二首 33cm×33cm

纵观其凤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以及他走过的人生历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坚毅不拔的意志力。其凤处世练达宽和,为人诚恳热肠,其艺术、学术与人如一,共同塑造出他在学术界、艺术圈乃至朋友中、社会上的立体形象。其凤正值盛年,已取得如此丰厚的成果,仍在孜孜不倦开拓进取。苏东坡有句“见说前头山更好,且留佳句未须吟”,短文就此驻笔,对其凤无可限量的前程留下想象的空间。

李刚田

2012.6

李刚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长,原《中国书法》杂志主编

小楷 《启功读书札记》 34.5cm×28cm

小楷 古诗三首 36.5cm×25cm

小楷 韩愈《进学解》 75cm×31cm

小楷 节录《资治通鉴》 43cm×36cm

小楷 李白诗二首 50cm×36cm

小楷 僧志南《绝句》19.1cm×14cm

小楷 唐诗二首 32.5cm×21.5cm

小楷 王羲之《兰亭集序》 38.6cm×36cm

小楷 文天祥《正气歌》 33.5cm×24.5cm

小楷册页十选三 古诗数首 26cm×18cm×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