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象化境 一墨大千——记著名学者、书画大家余新志
诗书画合一者,众所周知,以书为骨写其神、以诗为魂造其境,以书入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家与其画山、画水、画花、画鸟.......乃实际是人格、气质、修养、精神之彰显,物与象之渗透,意与境之融合。
个园石竹情 (2016年扬州个园写生创作) 34x138cm 2016年作
曾经一九八九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过画展的余新志先生做人敦厚闲达,不慕虚名,在技艺上谨遵前人“寂寞之道”,潜心研究古今诸贤绘画名作;上追宋元,下涉明清诸家,笔墨华姿俊逸,无一不彰显其传统之功力;精数十年之功,习传统之精华,追寻其自己抒情言志的艺术语言和品味,并在大自然中寻求感悟,再得一赋予感知的墨彩,是自然生命和自我生命的升华。余新志先生画山水,峥嵘中见博大,雄浑中见极致,观者在“千岩竞秀,万壑争流”间所感受是变化万千的天地气象、如诗如画之意境和甘畅淋漓之笔墨挥洒。余新志的花鸟画则笔简洁来自生活取胜,逸笔草草,一任情感自然流露。无论墨竹、苍松、雄鹰、麻雀,还是梅枝山鸟、荷塘蜻蜓,都在构图上突出大线条与大起伏的交错,大笔墨上突出大点大面的组合,用笔准确、简练、朴拙、老辣,力求“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绘画语言的抽象性与生活感悟得到完美统一。其山水与花鸟创作中也常常互为表里、打通界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特征是气象、笔墨、境界三者兼而有之。
情缘八哥 四条屏 136x34cm 2016年作
林语堂曾经在论中国画时有这样精辟的描述:“中国艺术的冲动源于山水”。山水画在隋唐勃发兴起之时,就是一种非功利的纯审美活动,画家对“天地大美”之恩、之情、之意的外化,是精神与意识价值的体现,虽然在后世的每一个时代,山水画都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面貌,但以意摄象、以象写意,这些山水画取山水之形、求山水之魂的理想却一以贯之,笔墨纵有个性差异,皆是对仁山智水的歌咏。
翠屏张家界 45x68cm 2006年作
艺术应有所追求。余新志先生在这一路程上站在艺术史的高度,悟象化境,对话天地、感石涛法古之旷今、叹白石心画之神畅、敬抱石意境之空灵、尊昌石画境之阳刚、谓石鲁纵恣之雄豪,颂瘦石气象之绝唱,扬雪石造境之新颖,立中石国学之基创,更得到李可染、关山月、董寿平、周怀民等前辈先贤的悉心指教,也常与陈大章、阿老、官布、郭公达、姚治华、刘艺等当代画坛名流切磋技艺、联谊笔会、以文会友;正是一行客途中,乃师承百象博众家之长,继前贤绝学以厚积薄发,化聚一家,变化散怀,畅神,无拘无束。在其呈现山水胜境中,深山幽壑的静谧,急流飞瀑之雄奇,危崖空谷之险峻,还有山水间之道家隐士,立崖凝望,遐想之幽远,自然之情怀,虚静之深邃,无不彰显画家个人超凡脱俗之内心世界的闲达,远离世间尔虞我诈是非纷争,也无尘俗中喧闹所混乱不堪之身影,所有的知识逍遥适性和闲矿悠然之心境,且准确传达自然景物之势,透射画家的性格内质,而山中残阳冷月、朝曦幕霭、秋叶春枝、片云寸雨则是传扬画家思想感情之艺术符号。更重要的是将生命情感融合于自然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之中,借物抒情,怡悦性情。这便是新志先生告诉笔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探道过程。
国宝颂 69x69cm 2014年作
余新志的作品大多以书入画,但也很注重色彩效果,如《和谐之声》、《弄潮》、《浩气长存》、《国宝图》、《峨眉山洗象池》、《胜似春光》的大片黄叶,《锦绣河山》、《春风时节》。他的绘画风格,也加入了西洋的色彩理念,是他极具个性的创作。如《晚霞》、《翠屏张家界》等用墨彩的强烈对比,创作了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画面上以色助墨,以墨助色,达到了色墨相融的境地,在色墨对比上取得了高度的和谐一致,对色彩的冷暖对比、补色对比、色块布置、自然形态、浓墨的对比、彩与墨的相辅相成关系,似幻似真,将中国的“意笔水墨”描绘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中国画的神韵,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绘画风格。为此他以中国气盛为支撑,跋涉游览许多名山大川,就像他以综合的眼光看待传统、以领略的整体意境为重点一样,他在面对自然景象之时,也是用心灵和情感去统摄与收取。他的许多作品画出了山水作为大自然本真生命的那番独立精神。山川巍峨奇峭,云气吞吐大荒,以一种大开大合的气象给人以永恒的意味。在当代中国画山水画坛名家辈出、形态纷呈的格局中,他以自己强烈的艺术风貌占有了一方天地。
国宝图 69x69cm 2008年作
在创习山水造境过程中,把揣摩领会传统这个必经的功课从“器”的层面上升到了“道”的层面。他重视山水画的笔墨技巧,但不是一般地从传统中学几路笔法墨象,而是将身心投入于传统山水经典之作地“感悟”之中,用“心”的“感悟”带出手的“功夫”。依余新志北方式的豪放式性情和南方人的敏感多情相结合的气质,他在面对古人经典时,只有“感动”二字才能确切表达他的状态。他看到的中国山水画传统。并不是单个细节,而是那个含蓄多情的艺术境界——因为感动,而忘却了那些不必要的细节。为山川写神魂,这是一个高远的目标。如2001年创作的《乐山睡佛》,因作者是四川乐山人,自对长江有着特殊的情感,从画面的题句,更可以看出他对这故乡河山的赞颂与振兴中华的信心。作品构图奇特,完全以一泻千里、奔腾咆哮的江流为主体,大气磅礴,令人惊心动魄,在构图上采取大胆把乐山大佛雕塑般的体量感画出来,突显出乐山大佛的厚重与伟力,冲击礁石的巨流表现了极雄浑的气势,远方的江水虽色彩逐渐淡隐,却暗示源头无尽,潜力无穷。色彩极为单纯,岩石、山体稳如泰山,而奔流巨浪全用淡墨赭黄,形成单纯而庄严的气象,并在注目之际既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澄道观”的快意。
国宝图 69x69cm 2010年作
在大自然面前,余新志是一位极为敏感的书画家。他诗人气质的胸怀中,对自然有着独特感情和领会。因为他看到自然造化、时序更迭、繁茂衰败等天地景象时,那颗多感的心灵是颤动的,这无疑使他对大自然风物的审美感受增添了复杂的因素。一方面把他花鸟画景观与自然造化、生生不息的运动规律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却又从以书入画的笔墨快意挥洒中引发出诗情画意的心灵境界,如《清风雅韵》、《乾坤竞秀》中,寥寥几笔便营造了两组意象——墨竹、麻雀,用笔简约而不简单,墨色多变而又统一,枝条穿插所分割的空间感与笔法的轻重缓急、起承转合的处理,使这幅作品蕴涵了勃勃生机,让人们从一隅景观意想到大千世界的宁静祥和,各得其所、各异其趣。
国宝竹缘 138x69cm 2016年作
余新志先生创作花鸟题材广泛、内容健康向上,其花鸟鱼虫、瓜果树木均有涉猎,这些都是来自他对大自然的观察,以生动的墨韵与张弛有度的线条传达出各种花鸟特有的神采,不仅造型生动活泼,而且显出勃勃生机,赋花草以生命,寓鸟虫以人情。余新志是睿智勤奋的苦学派,他的成就大半来自他的敏悟。勤思、善学、拜师访友,流连山川,诵读经典,浏览史册,似于不经意中各种新的气息已渐次流露在他那支“从心所不欲不逾矩”的笔下,他也能从中悟化出一墨大千之机能。余新志之画以性灵取胜,他有才子之气而无酸腐之态。但余新志的可贵之处在于师古而不泥古,他始终坚持以传统笔墨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余新志经过多年的探索,已逐渐摆脱传统框架的约束,给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从形式上、风貌上注入了新的内容。所以他的花鸟画,既似曾相识,又富有新意,既有传统的影子,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在花鸟画创作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劲节锦绣满乾坤 365x125cm 2010年作
无论是欣赏余新志先生的花鸟画还是山水画,笔者都能觉察其画面书法性用笔作为支撑的和谐率意,他刚柔相济和恣肆淋漓的运笔挥墨在宣纸上起承转合、张弛有度,表现出富有动感和质感的生动空间,在洗练的画面中穿插着凝练的提按挑抹,似乎偶然的笔墨皴染形成极富浑厚酣畅之意味,风尚雄古,一洗工气。在这个基础上,他也注重苍建中的含蓄韵味,把小写意的细腻勾染结合进入,使作品整体浑然,耐人寻味。在余新志挥写自如、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笔法、墨法、水法经营中,蕴涵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画面中没有唐突粗糙的涂鸦,看似信手挥洒而得,其实每笔都注精凝神,率意之中流露出自然与自信,这是余新志先生作为当今画坛知识分子特有的艺术表情,这更是有一位大画家实现“中国梦”的自律与精神,这种自省与尊古的精神也是当今学者型画家独有的人品与旗帜。
2015年10月
琴丝竹韵满堂春 248x129cm 2006年作
犬保平安福 118x69cm 2018年作
胜利松(胜利油田写生创作)307x146cm 1993年作
石竹翠鸟 68x68cm 2003年作
袒深美景(作于峨眉山洗象池) 69x48cm 1984年作
晚霞 69x69cm 1998年作
万古长城映九洲 69x138cm 2012年作
戏雀图 68x136cm 2003年作
夏唱 69x60cm 1998年作
雄鹰 136x80cm 1986年作
雄鹰——获国际荣誉金奖 60x135cm 1981年作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均有刊发.
熊猫国宝 138x69cm 2016年作
悠然春梦 69x69cm 2013年作
钟情鸟 (写生创作于云南西双版纳) 46x69cm 1984年作
清风和鸣 65x138cm 2015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