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宁海】小小大邱村 行行有状元

< 大邱回忆系列文字 >

作者:孔祥贵

大邱——我美丽难忘的故乡,四十年了,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大邱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无不留驻在我的心田。每当看到力洋水库那粼粼的波光,看到昔日大邱村荒草萋萋的遗址,我总会想起昔日在大邱时的那些人和事。印象中,有读书成才的科学家孔令昌,“活菩萨”孔锡衍,民间气象专家孔锡真,围海造地“战略家”孔式豪,种田能手李忠友,大力士孔万朝等等。

小小的大邱村藏龙卧虎,能人众多,个个有本事,人人有专长。村人虽离散,但大邱村的人和事依然留在我们这一代大邱人的记忆里,大邱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回忆是我们共同的话题,那是一种乐趣,一种凝聚力,我们深深地引以为傲。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有让人难以忘怀的动人故事,他们的故事发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山沟沟走出科学家  TOP1

孔令昌

孔令昌1973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那个年代读大学非常不易,据说当年上大学的全力洋区仅2人。孔令昌上大学前 ,参加过生产队集体劳动 ,种田、割稻干过很多农活,还参加过前横竹山作塘,农村的生活磨练更激发孔令昌勤奋好学。他是从大邱小山村走出去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大邱移民前唯一的大学生。孔令昌1976年大学毕业后分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2005年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工作,担任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管理组副组长,从事全国地下流体台站观测的技术管理。他出版过多本学术著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成为国之栋梁,是我们大邱村的骄傲。

妙手回春“活菩萨”   TOP2

孔锡衍

孔锡衍,从我有记忆起,就一直住在我家的堂沿间,大邱人大多数叫他衍公,我家兄弟姐妹都叫他堂沿公。堂沿公精通民间草药并能用银针、眉刀医病,对疔疮、白内障、无名肿毒等疑难杂症药到病除,上下乡村远近闻名。他用的草药都是自采自制的,在他的眼里,我们大邱的山上处处是宝,大马蹄、小马蹄、花金田、蒲公英、鸡脚骨草、细狼箕等,随手一抓就是上等的药材,他的家里常年都晒着那些他采来的花花草草,各有各的用处。他医病不收钱,不图回报,当地人心目中,孔锡衍就是那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我记得二哥孔祥飞脚上生疔疮是堂沿公医好的。据孔冬英回忆,小时候她脚窝生了疔疮,多次到力洋医院医治无效,最后一次到力洋医院医治,接诊的是姓蔡的医师,蔡医师对冬英母亲说要开刀,要她第二天带到医院开刀。一听说要开刀,冬英母亲内心就怕,口头上说好的,明天来,其实内心已打定主意,明天不来医院了。回到村里找衍公医治,衍公拿出眉刀, 在疔疮周边三个不同的部位“嚓”“嚓”“嚓”断了三刀,然后敷上草药,没几天就痊愈了,虽然留下了疤痕,但一点不影响走路。

大邱孔先润老人(孔翠连的爷爷)是接骨、关节复位的好手。我小时候跟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摔倒左肩关节脱臼,是他帮我复位的,记忆中,他一手托着我的肩关节部位,一手抓着我的手,边跟我说话,趁我不注意时,“嚓”的一下,就复位了,然后拿一块布打个节,挂在我的脖子上,我的手就挂在胸前,过一段时间就全好了。更神奇的是他会徒手捉牛脚骨(对牛足关节复位),是远近闻名、独一无二的接牛骨高手。

看云识天“真神仙”  TOP3

孔锡真

孔锡真(孔翠莲父亲),水库移民时任大邱大队大队长,长我二辈,我叫他真公。我的记忆里,他看天气特准,能根据农时二十四节气,结合云、雾、风向判断近期晴、雨、风、雪。晒麦、晒谷季节,早晨起来,谷物能否晒出去,仓库保管员都要先问问真公,他说今天晴,可以晒物,准能晒,有时早晨看看天气蛮好,他说要下雨,准能下雨,说是比广播的天气预报还准,一点都不夸张。那个广播,有时明明外面下着雨,她却非说晴,明明头顶着大太阳,她却说局部地区有雨,或许广播的天气预报是针对全县的,范围广,广播里面说的局部地区不知在哪里,而真公预测的是大邱。

其实,真公能预测的不仅仅是大邱,大邱在毛屿港,前横竹山都有塘地,以种棉花为主,收摘季节,他会时刻关注天气。据叶元丰回忆,摘棉花是妇女和半劳力为主摘的,可有一天清晨,真公却一反常态,加派了十几个正劳力,一齐出动去毛屿港摘棉花,把大家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天仗着人多,把吐絮的棉花全部摘进,第二天倾盆大雨,把别村没来得及摘的棉花淋成了“落汤鸡”,大家这才明白,直夸队长神机妙算。真公面对大家淡淡一笑说:“日风夜雨,大晕三日内,小晕雨便来,我前天临睡前看到月亮周围有小晕,所以加派人手抢摘棉花,不然被雨淋的棉花品质会降低,卖不了好价钿,就要到手的钱,多一元是一元。”正所谓高手在民间,孔锡真是大邱的气象专家。

围海造地“战略家”  TOP4

孔锡豪

孔锡豪,早年任大邱大队大队长,六十年代,眼看着村里的孩子们日益增多,子孙兴旺,自然高兴,全村洋溢着喜气。时任大队长的孔锡豪想的是往后的发展空间,当时大邱田地并不少,移民时集体耕地人均2亩多,还有大片自留地、溪滩开荒地。然而,孔锡豪具有战略眼光,考虑到土地是稀缺资源,大邱人吃苦耐劳,没有多余的土地将来会成问题的,居安思危,为了子孙后代,他想到围海造地。

大邱地处山区,没有海可围,大队长孔锡豪多次与前横公社上山大队协商沟通,达成“联合作塘,统一分地”的协议,带领全村劳力到前横竹山作塘(围海造地)。从1966年开始到1968年,大邱人农闲季节出动全村所有劳力,从六十多岁的孔先利老人到孔祥德、孔祥西、孔万科、孔安宝等十六七岁、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于1968年农历十二月廿三风雨夹雪中,成功堵缺合拢,为大邱大队增加了五十余亩塘地(移民时划归大塘)。大队长孔锡豪的战略决策及当时参加作塘全体大邱人的付出,为大邱人规划了可喜的发展前景。

种田撩埭 力扛鼎  TOP5

李忠友 孔万朝

李忠友,大邱水库移民时,任大邱党支部书记。孔、李不论辈分,我叫他忠友阿叔。忠友阿叔种田擅长撩埭,跟忠友阿叔同班种田,都是他先落田,其他人跟着他种,即使是大丘田、象十二留,他不用拉线,他种的笔直笔直的,并且速度快,种田撩埭的基本要求是直和快,其他人是跟着撩埭的人种的。大邱有大片的山田,形状不规则,种田时在不规则的田块上凹凸点取直线(俗称克凸),难度较大,忠友阿叔能克三凸,即以三凸点为一线,倒退插种完成,分毫不差。种田时撩埭好坏,与水稻后期管理及收割都有影响,有“种田不撩埭,割稻割勿快”之说。李忠友是里、外三村公认的种田能手。大邱还有像叶小亦、叶元铎、孔令伟、孔万朝、孔万荣、孔令安、孔万科、孔庆郎、王振图等种田好手,女的种田好手如孔竞赛、叶冬仙等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大力士孔万朝是我二叔,他的力作非常好,能背五六百斤的树。据传,有一次,与孔万青一起扛树,树有五六百斤重,孔万青扛小头,我二叔扛大头。树比较长,山路弯弯,不太好走,有一段路特别难走,两个人转弯难,干脆我二叔独个人背,回村后,这事在大邱全村传开。去年农历八月十六,大邱力洋水库移民四十年相聚在大邱,孔令方亲口告诉我,有一次孔令方跟我二叔一起扛树,走在前面的孔令方脚绊到东西,往前扑倒,我二叔反应敏捷,硬生生一个人把重达四五百斤的整棵树扛住,孔令方没有丝毫受伤。我二叔是我们大邱村力能扛鼎的大力士。大邱气力大、力作好的还有孔万青、孔令方等人,他们能担三百多斤的柴。大邱人扛东西配合默契,据孔安宝回忆,茶山林场接电的时候,电线杆都是人扛上去的,一根杆要四人、六人一起扛,这活其他村不敢接,大邱人敢接。茶山林场的电线杆都是大邱人合作扛上去的。我想这得归功于大邱的青山碧水养育了大邱人勤劳刻苦,坚韧不拔的精神。

大邱村小而人杰地灵,各项各业都有能人。

孔万能父子(孔祥德的爷爷和父亲)是箍桶好手,村里及附近村的水桶、脚桶、豆腐桶、果子桶等都是请他们父子俩制作和维修,收费便宜。据孔万能小儿子孔祥忠回忆,父亲都是起早落夜生产队出工前和收工后做箍桶生活的。

张文曹老人(张学永父亲)是大邱村篾作老师,村里或个人的竹器用具大都是他制作维修,也赢得众乡村好口碑。

大邱还有农民文艺家顾汝林(顾存富父亲)和顾训明,他们是唱山歌高手,每逢春耕季节,他们一边耕田,一边高歌,自娱自乐,门前田、外东洋、火竹坑等到处留下了他们时而激昂,时而拖腔的歌声。

小小大邱村,人才数不完;

小小大邱村,行行有状元;

小小大邱村,团结力量大。

自给自足,

宛如世外桃源。

我心深处,大邱永驻!

文字:孔祥贵

编辑:聪丛

图源:孔祥贵

文化宁海出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