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北战》重拍版首次出现航拍镜头,开启中国战争大片先河
《南征北战》重拍版是1974年拍摄的。
而初拍版拍摄于1952年,之间相隔了22年,这么巨大的时间差,重拍版《南征北战》可以占有时间的红利,能在技术上更有所进步。
但重拍版《南征北战》很少受到人们的公正的评价,因为它出现在特殊的年代里,受到那个时代的审美的影响,超越老版的确面临着许多的困难。
笔者在近日宅居之际,把新、旧版《南征北战》比对着看完了,我是按一个一个片段,轮流观看的,从效果来看,重拍版《南征北战》在色彩与画面的质感上更容易入目入心,相比之下,黑白画面没有层次感、前后景堆叠在一起,难以让人感到一种画面的震撼力。
重拍版《南征北战》当时的投入成本达到180万元,这是一个令人惊乍的电影成本。这个投资是一个什么概念?
我们不妨平行地比照下。北京电影学院曾经办过一个“青年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79年,开始的时候,投资拍过一些影片如《沙鸥》《邻居》,都取得不错的艺术成就,这些片子的成本,也就是在二十万左右。
《太阳帝国》剧照剧照
八十年代的电影成本,最高也就二百万元左右,斯皮尔伯格到中国来拍摄《太阳帝国》,投资成本达到二千万元,吓坏了上影谢晋等一众导演,因为这个投资,相当于上影厂十九年拍的所有影片的投资之和。
想一想,1974年重拍的《南征北战》投入达到180万元,是一个相当大的投入。
而且,重拍版《南征北战》采用了当时中国电影最好的胶片。
这里,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那个年代中国电影拍摄胶片的一些大致状况。
在重拍版《南征北战》拍摄的年代,中国电影拍摄一般有三个胶片选择。一是国产的保定胶卷厂生产的胶片,我们都熟知的乐凯胶卷,就是这个厂生产的,它的特点,拍过的人都知道,颜色偏红,色彩还原差。玩过相机的人都知道,乐凯胶卷不好用,价格便宜,效果不好,情愿去买贵一倍的富士胶卷或者柯达胶卷。文革期间的《红色娘子军》就是用这种胶卷拍的,颜色是红扑扑的一片。
第二种是东德的爱克发胶片,与国产的胶片缺点是一样的。
第三种就是柯达伊斯曼胶片。这种片子进口量当时很少,重拍版《南征北战》就是用这个胶卷拍摄的,可见,重拍版《南征北战》拥有了当时最好的拍片资源。
重拍版《南征北战》的摄影师更不能小觑,他是拍摄过《小兵张嘎》的聂晶。
《小兵张嘎》是一部黑白片,但电影里却用明暗对比,产生了一种木刻般通透的画面质感,突出了人物的塑造,使人忘记了没有色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把黑白片因为削减了画面的明丽度而造成的损失,极大地挽回到对人物塑造的角度上来。
重拍版《南征北战》的导演依然是1952年版的成荫,当时与他合作的还有一位导演汤晓丹,但重拍版《南征北战》的合作导演中,汤晓丹并没有参与,而是1972年版的副导演王炎与成荫联合导演。
汤晓丹没有参与重拍版《南征北战》的导演工作,是因为他当时也正在忙于另一部重拍片《渡江侦察记》的拍摄工作。
1952年版《南征北战》的导演中,成荫代表延安出身的电影人,汤晓丹则是旧上海的电影人,按汤晓丹的说法,成荫拍片时,很多地方都要向他请教。
老版《南征北战》拍摄时遇到很久都难以开机的困难,成荫担负了导演一职之后,半年多没有正式开拍,上影厂为此委派汤晓丹带着一个完整建制的摄制组加入到成荫的团队,因此,旧版《南征北战》里汤晓丹的作用还是挺大的。
旧版《南征北战》拍摄这样分成了成荫与汤晓丹各自带队的两个组,两个人各择一组,成荫拍摄解放军一组,汤晓丹拍摄国军一组,影片中的张军长、李军长的脍炙人口的戏份,都应该出自汤晓丹操控之下。
而旧版《南征北战》里无意中生成的敌军比我军更为生动的尴尬结果,不能不说与汤晓丹对电影技术的操控能力并不逊色有着很大的关联。
但是,绝不能说成荫在老版《南征北战》中只是一个甩手掌柜。在汤晓丹的回忆录里,可以看出,他自视甚高,甚至认为老版《南征北战》里矛盾重重而成荫难以拍下去,是他的到来才水冻船开,无形中,描绘出一个只会发脾气而不会拍片的成荫,这也不是一个事实。
一个显著的比对结果是,在八十年代,成荫与汤晓丹各自都导演了一部可以堪称大片的历史片,这就是成荫的《西安事变》与汤晓丹的《南昌起义》。这两部影片可以视着成荫与汤晓丹导演功力的一次公平对决,因为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干扰,且都是在一个历史的平台上进行对称式秤量的。
从影片的起承转合与历史情境还原上来看,明显的是,《西安事变》要比《南昌起义》厚重得多,足以说明成荫对电影的镜头掌控方面的功底,要远高于汤晓丹一筹。
这样,重拍版《南征北战》拍摄时,成荫是当之无愧的合适导演人选,而重拍版《南征北战》中的战争宏大场面,也开启了中国战争巨片的先河。
有意思的是,旧版《南征北战》是由上影投拍的,而重拍版《南征北战》则是由北影厂投拍的,旧版《南征北战》中的导演是上影厂邀请成荫拍摄的,后来还掺沙子一样,在这个剧组里掺进了由汤晓丹带队的上影团队。现在重拍版《南征北战》终于抛开了汤晓丹风格的上影沙子,而完全由北影打造了。
这也决定了重拍版《南征北战》里的战争场面更雄浑一点,而少一点上影厂元素的精灵奇巧。
重拍版《南征北战》里有两场气势雄伟的航拍战争场面。
第一场航拍,相当于“北战”,是我军发动总攻,进攻北路的敌人,也就是电影里的凤凰山之战。
这一个场面,并不是电影里的主要描写的连队参与的战斗,是友邻部队主导的战役,按照通常电影的处理方法,只需要背景交待就行了,但重拍版《南征北战》用一个航拍镜头,表现了这场战争的广阔图景。
从镜头来看,只见我军战士疾驰在宽阔的田野上,向前冲锋,前方是一条干涸的河流,敌人狼狈逃跑。这一场景与《淮海战役》中的尖谷堆冲锋一场舶拍地貌比较想象,下面笔者将提到。
第二场航拍,相当于“南战”,表现的是我军堵截南路敌人,最终发起进攻的场面。场景与第一场稍有不同,这里是广阔的原野,没有什么河流,我军以与第一场相似的同样的方位,从银幕底部,冲入镜头,然后舶拍的镜头,横向穿过,与战争的冲锋方向,形成交叉立体纵深,给人一种强大的气势感与宏阔感。
《南征北战》里的这一场战斗,也深刻地影响到冯小刚的《集结号》里的战争场面拍摄,可以说,《集结号》里的进攻场面,模仿了《南征北战》里的设计。
《南征北战》里的航拍场面,据笔者印象,应该是中国电影里的第一次出现的航拍表现战争的场景,直到《淮海战役》中,我们才看到画面更加宽阔、气氛更加浓烈的同一情景再现。
在《淮海决战》中,除了著名的为军迷们孜孜不倦加以探讨的黄维进军的长镜头之外,就是影片里的表现尖谷堆决战的那一场航拍的长篇卷轴。
这也是《大决战》里最大的一个表现我军冲锋前进的航拍画面。
可以看出,《淮海决战》里的这个镜头,与重拍版《南征北战》的镜头摆布模式、运行方向与战争设计都有着相似的构思与构图,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拍版《南征北战》开启了中国战争巨片的先河,并且运用航拍所带有“上帝视角”的电影手法,作出了最先的尝试。
尽管重拍版《南征北战》因为受当时理念的影响,在画面上过度光亮、美观,里面的人物一度被评论家讥笑为“肥头大耳”,失去了战争严酷性的表现,但是,它毕竟意味着中国战争片已经走向了一个新阶段,正是这一个近乎是半上山腰上的中转台阶,才会促成日后中国战争片的突破与攀升。从这个意义上讲,重拍版《南征北战》也值得我们关注、重视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