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东遨老师旧作三章笺注
作者:绿野
❶冬至日客中梦母
一阳初动念,物候悄然更⑴。
人岂无牵挂?天犹见性情。
遥闻鼙鼓作,应是浪潮生。
夜梦慈亲手,摩头唤小名。
❷岁暮寄友人
蓦见檐冰滴,方知岁欲更。
来鸿增友思,归梦怯乡情⑵。
树杪禽声敛,墙根草色生。
风霜异南北,天亦累浮名。
❸乡思一首效山谷体
年年数归雁,不觉容颜更。
嗟我独为客,困人多是情。
只缘虑芜草,翻怕春风生。
便与儿童见,伊谁询姓名⑶?
【注】⑴ 邵雍:“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此言如不信,更请问包曦。”⑵ 宋之问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⑶ 贺知章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笺】
《梦母》诗,前二句化用卲诗境,而生续二句念母之情。“天心”、“天性”,“物候”、“人情”,二而一,一而二,状景涵情,不造而见匠意。五六句笔荡开,杜甫《阁夜》云:“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可作“鼙鼓”幻声之一释,而“浪潮”归到生活之实际境况:岁月流逝之疾与心潮难平,由一己遭遇,到人生普遍,令境转向抽象,以大诗体。熊老师五七律,笔法多如此。尾结将一篇意绪尽纳入题中,子念母,母亦念子,明古今游子不二之归依。至真之理,转而为恳切之情。
《岁暮》诗,首联,情待物起,非庄生之“忘年”,而伏尾联之“累名”。颔联,一“增”一“怯”,有来无往,偿还迹阻,而情债日多。陈匪石《采桑子慢》有“拳鸦树杪”四字,“禽声”句可与媲美。而一“敛”一“生”,得阴阳消息之理,又见栖迟葆真养元之机。尾以“南北”之广,“风霜”之异兴起,天若有情,亦将不堪,结一段无端无奈何之绪。盖人生何事南北东西,以至岁云暮矣,奔波无归?辞尽而意永。
《乡思》诗,中两联用流水对,句极简,而笔极曲,“嗟我”句,比读“我生之初,尚无为”,不觉百感交集。“困人”句,上句既见“忧端齐终南”,此句则是对“澒洞不可掇”的一个交待。如此一问一答,似不修饰,却极炼。“芜草”句,据熊老师垂示:时下芜草成灾,满目皆是,倘“春风”再吹,将至漫山遍野,一花难置,人何以堪!至若背景后的深邃内涵,尾结略透消息。而诗之首联赋事,尾反用贺诗意。“谁询”,人生各忙,包括儿童,谁暇念人?而比读“笑问”,谁能念人?则天真荡然无存。如此,世事日芜、世风益下之感由然而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