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苗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注:
蒹葭:芦苇。
自守:自保。
若何:奈何,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摇落;凋残,飘零。
解读:
杜甫客居秦州期间,他从芦苇的习性中看到了正人君子般独立不移的品格,又从吹残芦苇的狂风里,看出了专以残害别人为能事的小人们的无耻行径,于是借题发挥,写成了这首咏物诗。
全诗以秋日的蒹葭为主,前四句着力写秋风摧残,以“不自守”“若何”表现蒹葭自卫无力,以“叶沉波”表现被摧残的结果。“花戴雪”虽然写蒹葭的兴旺,但“暂时”“几处”搭配起来用,却使这如雪一样洁白的芦花成了沉入水中的败叶的陪衬,表现了诗人对其无限惋惜的感情。境界苍凉凄冷,如仇注所谓:“兼葭,伤贤人之失志者”。
五、六句写蒹葭尽管“体弱”,春天一到即早早发芽生长的本性。意在说明蒹葭虽无力抵抗秋风侵袭,但它有顶着早春寒风发芽的勇气,又有丛生修长的优点。这种没有自卫准备,却一味洁身自好、注重自身修养的品格,这是诗人夫子自道,也是古代正直知识分子的写照。
第七句以“后摇落”突出蒹葭虽经种种摧残,但仍是江湖中后凋者这一特点。第八句为蒹葭代言,意思是即使具有“后摇落”的品质,依旧恐怕蹉跎岁月——这也象征着旧日才智之士深知时不我待,决心及早修身养智、建立功业的品德。
杜甫的咏物诗融人他自己的思想感情,实则是在咏他自己。所谓“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有个我也”。在这首诗里,诗人对蒹葭从四季的遭际及其起落浮沉的变化作了全而的咏写。虽句句写蒹葭,然而却句句是自况自伤,处处渗透着诗人的身世之慨。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