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法 | 王羲之“秘笈”中的美学命题
古人说法——002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图:王羲之“丧乱三帖”)
【注释】:
偃仰:俯仰。
振动:意指用笔顿挫涩进。
筋脉相连:笔势连贯不断。
【译文】:
凡要作书,先研墨,在这个过程中要静静思考,预想谋划出字形的大小、俯仰、平直、润涩,并且务必保持笔势连贯、章法气韵完整。做到了这样意在下笔之前,然后才可以开始书写。
(图:颜真卿《祭侄文稿》)
【点评】:
这段文字节选自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一文。后人考证,是唐人的伪作。真伪在此姑且不做展开讨论。
关键要注意的是,这段文字提出了一个美学命题——“意在笔前”。
然而,古人往往提出一些令后人困惑的论点。与之相对应的一句,则是“书初无意于佳乃佳”。一个是强调“有意”,一个是力求“无意”,这不是相互矛盾吗?
并且,你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也是酒后的恣意挥洒而成千古名篇吗?其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都不是“预想”了半天之后才“作”出来的名作啊?
陈振濂《书法美学》中有一段解释:“意在笔前”的有意为之似乎强调手头功力;创作中“自言初不知”的无意为之,则应是重视本心意趣的表现。其中的关系就是心与手之间在创作过程中孰重孰轻的关系。
这是一种辩证关系。有与无,恰恰是中国古典哲学中两种对立的基本元素。比如,“有为”与“无为”。
在书法上,很简单的逻辑是,要想达到自由、充分地表现自我意趣的那种“无意”为之,必先经历墨池尽黑、废纸三千的磨练过程。
(图:苏东坡《渡海帖》)
古人说法系列
编辑/老伍
最通俗的讲述,最正统的书法
“书法入门”(微信号: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