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再穷也不能穷老师,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01 

前几天,任正非接受多家媒体的采访,其中关于当前教育的观点,说出了很多人想说的话。

任正非说,这个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重心是要发展教育,而且主要是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

给农村教师多发一点钱,让优秀人才愿意去当教师,优秀的孩子愿意进入师范学校。

任正非认为,振兴教育不在房子,在于老师。

任正非的这些话,道出了当前基础教育的症结所在。

 02 

我们的中小学这些年投入越来越大,但似乎在基础设施方面更明显一些。

现在学校的房子越来越漂亮,仪器越来越先进,但客观地说,师资水平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虽然,如果单单从学历上看,现在中小学教师也许都已经达标甚至超标。

但考虑到学历教育的泛滥、大学的扩招、师范院校的录取分数段,我们就知道教师的素质并不特别乐观,还远远没有达到最优秀的人才做教育的目标。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现在很多本科生的素质,实际上还不如当年的中师生。

近年来,社会各界也一直存在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的呼声。

 03 

教师这个职业如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提高教师收入是不二法门。

有课题组曾经针对多所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待遇的期望是第一考虑因素,初期月工资达到3001~4000元时,就有79.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去农村任教;如果工资达到4001~5000元,88.07%的大学生都愿意下到农村。

这是前些年的数据,但同样能够说明一个道理,就是足够高的待遇,可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04 

任正非说得好,高档大厦过二三十年就变旧了,如果我们投资教育,二三十年后这些穷孩子就是博士,开始冲锋,国家就会走向更加繁荣。

笔者幼时家贫,妈妈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如果我像邻居一样,初中毕业就开始打工,十年后可以给自己盖三间新房,娶个媳妇。如果上学,就盖不起房子了。

事实果然如此,邻家的小伙伴顺利地通过自己的努力盖房娶妻生子,而我考上了大学,家里的房子一直未盖。

如今,邻居家的房子也旧了,他的下一代还在为跳出农门而努力,而我则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孩子也有了更好的基础。

据说,德国早在普鲁士时期就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

当有些大臣劝威廉一世考虑办学经费问题时,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

难怪普鲁士元帅毛奇在普法战争胜利后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不管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家,教育都是最好的投资。

 05 

有记者问任正非:“你们赚的钱很少,为什么科研投入会有那么多?”

比如去年的利润是90多亿,但是科研投入150-200亿美金。

任正非回答,其实这150亿哪里是我们投的,都是成本,实际上还是客户投的。客户给我们的钱,不是产生利润,而是产生投入。

特别欣赏“成本”这两个字。

科研投入也罢,教育投入也罢,那是我们发展应该投入的成本。

确实,基础教育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却是这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

在这方面的钱,不应该省。

“用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我们再穷也不能穷老师”,任正非的教育期许,也应该成为这个社会的共识。

明珠絮语(公众号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文章影响了亿万学生和家长。新书《为自己读书》即将上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