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杀掉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对他的处罚令人大吃一惊
教育·美文·感悟
-1-
有一位小男孩,忽然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
于是,他和其他几个男孩一起,偷偷抓住了一只狗,宰杀后把内脏一件一件剥离进行观察。
他们不知道,这只狗是校长心爱的宠物!
更令他们害怕的,是校长发现了他们的行为!
校长当然很生气。
自己养的宠物狗居然被自己的学生给杀了。
再说,如果孩子们被狗咬伤了,岂不是学校还得负责任!
显然,不给他们点教训是不行的。
怎么处罚呢?
校长经过认真思考,想到了一个办法。
他把那个小男孩——整个事件的“主谋”叫过来,罚他画一副人体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
既然你喜欢研究内脏,那么,你就干脆给我出点“成果”。
好一个“以毒攻毒”!
这样的处罚让小男孩大吃一惊。
看过狗的内脏,不等于会画人体的骨骼图。
但既然做错了事情,就得接受处罚。
小男孩不得不认真查找资料,最终艰难地达到了校长的要求。
这个小男孩的名字叫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后来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他与医学家班廷一起,研究发明了以前人们认为无药可救的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方法。
由于这项成就,1923年他与班廷荣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他的那两幅画,被保存在英国皮亚丹博物馆中。
-2-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当今的校园会怎样?
对孩子的处罚可能会出现以下两个版本。
一是“标准版”:
班主任、年级主任甚至校长本人,对孩子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且要求他写出深刻的书面检查,甚至要求他到全体学生大会上去念;
取消其评优评先的资格,该学期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恐怕要和他没有一点关系了,而且,以后他在这所学校的所有时间里,都可能被扣上一顶“差生”的帽子;
把家长叫来学校跟着挨批,平时在人前昂首挺胸的家长,此时像个犯错的小学生一样,任由老师们你一言我一嘴地指责,甚至,家长还要进行赔偿。
二是“世俗版”:
如果碰巧孩子的父亲是一位不大不小的官员,情况会大不一样。
校长可能哈哈一笑,说“这孩子淘气得可爱”,然后找个饭店把狗肉炖了,请孩子的父亲过来大吃一顿,顺便交流一下感情。
就算人家不赏脸,也会留下对方的电话,热情地说孩子的事情以后交给我了,请放宽心。
这样,把孩子的一次过失,巧妙地变成了自己的一个人情。
-3-
我们的教育一向有两个极端,一个是死板,一个是圆滑。
前者如“标准版”,这说明我们并不缺少规则;后者如“世俗版”,这说明我们并不缺少智慧。
只是,我们的规则,在需要坚持的时候,往往得不到坚持;我们的智慧,很多时候没有用到正经地方。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很少有人会思考,如何把学生犯错误的坏事,转化成对其兴趣引导、人格形成有益的好事。
很多人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只看眼前的效果,不想长远的目标,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人际关系、社会影响,以及头上的乌纱帽。
孩子在一些人的眼里,只是需要应付的工作,只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只是自己成功路上的工具!
我们的教育者,很少从教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才是我们当前教育存在的关键问题!
-4-
不知道麦克劳德长大后的成就和小时候受到的那次“处罚”有没有关系。
很多人都相信有。校长对麦克劳德的那次“处罚”,对其一生带来的正面影响不可低估。
至少,他没有遇到“中国式”的说教与批评,也没有遇到“中国式”的圆滑与纵容,没有因此而失去探索知识的兴趣。
他的校长,将对他错误的惩罚巧妙地变成了一次升华和提高的契机,在让他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仍然保持了他心中的好奇感,满足了他旺盛的探索欲。
这真的难能可贵。
学生犯错误,也是一次绝佳的教育机会,这一点我们的教育者也应该懂。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实在应该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