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到的观察城市的三个关键词|坤濮·早茶夜读729

729| 读城记2020

👆一定要开音频👆

新学到的观察城市的三个关键词

——照看、交叉使用、多样性
文/ 坤濮
47岁,曾作杂志编辑

━━━━

一、有人照看的街道

翻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我首先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一条有活力的街道,应既有行人、也有观看者”。作者讲述她在纽约一条街上等公共汽车,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街对面三层的妇女打开窗户告诉她说星期六公共汽车不来这儿,并指点她应该去哪里坐车。“这位妇女是成千上万个,顺便照看街道的纽约人中的一个”。作者还讲了当街头出现一个男人和一个八九岁小女孩争执情形时,街上不同位置的店家或住户,都及时探出关心者的身影。在城市里,我们应该为使用街道的人能顺便照看街道而感到高兴。

读了这一章,当我骑车穿行在家所在社区,下意识观察每一个可能“能照看街道的人”。在街旁长椅上看书的一个年轻人,在社区花园旁的步道上进行训练的社区消防队的队员,遛狗的人,买菜回来的妇女,开着电动小垃圾车在社区工作的中年人,快递小哥,扎堆聊天的老太太。人们在使用街道,由于和这里发生了联系,也就有可能成为街道正常运转的照看者。

书中也举了很多例子,那些无人照看的不安全的街道。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刘瑜在她的音频课程里提到,她有一个外国朋友在很多国家生活过,欧美、印度、土耳其、乌干达……在北京也住过三年。有一次和他聊天,他无意中提起:北京是他住过的最安全的城市。刘瑜听后感到惊讶,本来是把都市的安全感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深夜出门吃个小龙虾,泡完酒吧叫个车,清晨到公园跑个步,似乎生活“本应如此”。我也是这样觉得,直到三年前我跟团去耶路撒冷,导游带着参观了耶路撒冷老城之后,当天的项目就结束了,由于我们住的酒店在老城外的新城区,所以我和朋友就选择在老城里再呆一会儿,然后自己步行回新城区。傍晚时我俩出了老城,在新城一个汽车站附近,有一个十二三岁的阿拉伯小孩无缘无故的上来拍打我们几下,我惊呆,朋友在英国居住过几年当时她对那小孩大喝一声stop,那小孩耸耸肩就跑了,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在北京长大,大多数时间也都在北京的我几乎无法想象,走在路上会有陌生人突然来打你几下,只为了他想要这么做。

请容我在上面提及这件可能有点跑题的往事。我这为数不多的在国外街道上的历险经历,回过头来看,城市生活还是需要更多的安全的街道。

二、封闭式还是交叉使用?

“在一个文明的城市里,看到一个街区像这样用围墙围起来,真是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交叉使用,使一个人对比她所在街区更大的地方产生认同感”。我所住的北京这个街区,这里有小学、医院、超市,在隔一条马路的对街甚至还有一个大学(中科院大学),但大学用围墙围起来,里面的设施比如图书馆、操场、商店、游泳馆因而不对外开放——在我小时候还是能够去里面的游泳馆游泳的。仿佛天经地义,大学的设施不能作为社区的一部分,让附近的居民参与其中。不过我一直听说国外的大学是没有围墙,是向外开放的。

“将公园、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街道系统的一部分来使用,从而强化街道用途的多样性”。

我家附近的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是北京西部一个比较大的公园,面积162公顷,也是长安街沿线最大的一个市属公园。它有围栏,在长宽均超过一公里的边长里,只在北、南、西边开门,这使得去这个公园成为一件有仪式感的事,而不能把它作为开放的绿地空间使用。在人的印象中它是隔离起来的一个巨大空间。还有我以前上班经常路过的海淀公园更是这样,它的面积更大,隔离的区域更多。

而“各个街区间的相互交错和重合,能够在经济和视觉上带来很多变化”,《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样提及纽约的公园大道:“纽约的公园大道看上去像是一个极端单调的街区,如果它是个一长条的被隔离街道街区的话,它确实就会是这样,但是公园大道的街道只是在公园这边开始,很快就拐弯了……,成为编织在一起的街区群的一部分,因此也就获得了多样性,而不只是一个长条”。我认为作为城市中的公园,如果是一个被隔离的区域的话,那么就失于单调,如果被编制在街区群的一部分,就能为整个城区注入活力和多样性。

我记得自己去桂林旅游,一早从旅社出来所见过的一幕,在一片开放的绿地,市民们正沐着晨曦在做广播体操。桂林这个城市给我印象很好,公园、花园和绿地向市区开放,市民们走在路上,随时可以拐向小道和水边,享受公园的设施。也许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游客的匆匆一瞥,但多希望国内多一些这样的城市规划思路。

我常活动的北京区域里,有一处公园——中华世纪坛公园,它紧挨着被围起来的玉渊潭公园南边,它确实是没有围墙的、开放的一大片绿地,但是人气也不太行,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到访者来源单一。

三、多样性

简·雅各布斯在书中说,“多样性的楼群布置,给公园提供了不同的使用者,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出入公园,因为他们每天的日程各不相同。公园因此拥有了一系列繁复的功用及使用者”。我观察世纪坛公园所在的这一段玉渊潭南路,平时比较冷清——宏伟的世纪坛建筑形成的巨大的广场平时访客不多,在一街之隔的世纪坛公园呢,其东侧和西南各有一个住宅小区,为公园提供了“居民”这一种访客,可是没有更多多样性的人群到访这里,也带不来相应的活力和人气。

雅各布斯在分析她所住的街区为什么成功时说,街道的使用者除了有居民以外,也有附近的写字楼上班的人,按照不同的时间段来使用街道两旁的小卖部和咖啡馆,而还有一部分“从别的街区到这里来寻找新鲜感的人”,为这里的商业带来客源和收入,“依靠这不同比例的三种人群,这里商店的经营能够朝更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街道的另一端是一家书店,还有一家潜水设备租赁店,旁边是一家披萨饼外送店”。雅各布斯因此提倡“一个能够支持城市多样性的互相关联的街道资源群”。能提供三种多样性使用者来源的街道生活,具有活力,“要确保人流的存在,不管是按照不同的日程出门的人,还是因不同的目的来到此地的人,他们都能够使用很多共同的设施”。

北京的五棵松奥林匹克文化公园,这里也是开放绿地的公园,曾经公园里还开设咖啡馆和园艺馆,而周边能够提供的多样性的访客来源不足,现在咖啡馆和园艺馆也都已经关门了。

我有一个正面的例子,北京的三里屯街区,既有幸福一、二、三村那样的本地居民,又有对面的办公楼区所能提供的办公人流,还有一天到晚存在的到太古里和世茂中心等商业设施去观光购物的人群,所以它是一个多样性使用者支撑的充满活力的街区。我的同学住在幸福三村,她说她经常下班以后回家之前围着工人体育场跑步,跑完了以后穿过那几条富含多样性、生动有趣的街道,走路回到她的小区。如果你是喜欢热闹,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人群,那么这里就如同雅各布斯笔下形容的那样“周围有很多不同且有趣、方便且有用的东西,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

除了上述三个观察城市的关键词以外,我在阅读中还体会出两个更高的对城市的期许:1、“一个有吸引力的城区,应有自己的特性和特长”,不要千城一面,在有活力和多样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2、城市中的人还能够对街区有主人翁一般的自治意识。比如书中举例的在哈德逊街征集签名——抗议将这里的人行道缩窄五英尺,另一个城区的人要保护他们的公园不被公路切分成两半,等等,对公共设施发声的人们说“居住在这里,和那些只是上班的时候经过这里或者在报纸上谈到这里的人,我们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以上是本月我翻读主题书《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一点心得笔记,可能有些想法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观察和完善。

今晚二条

如何撰写纽约摄影清单

这些杂乱的思绪
渐渐显现了时间赠予我的乐趣
希望大家看完了,觉得不错的,
能顺手点个“在看”,感恩。
再有个“转发”,
让更多人看到,就更好了,爱你们。
都是勤快人,一起加油吧。

往期

TAN

回顾

纽约到底好在哪里?| 在中国,真的存在街头文化吗?| 在大城市开一家小饭馆| 花三百,挣了二百五| 太有代入感,美帝一定是在指桑骂槐| 家里有娃的,不要选大于六的楼层| 光睡觉,是很难有感情的| 城市为谁而鸣| 草坪,美国的一个缩影| 进城找朋友,在城里找自己| 转头向东看看,向日本城市学点啥?|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