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之间
有无之间
作者:李广生
“生命课堂”提出之初,我们概括了他的五大特征,即“五有”:有温度、有体验、有合作、有质疑、有生成。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五有”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生命课堂”的特征,不能用贴标签的方式定义“生命课堂”。贴上一个“有温度”“有体验”的标签,或是把五个标签都贴上,课堂就变成了“生命课堂”吗?也许只是变个名称、换个说法而已。
“生命课堂”一旦走上标签化之路,则意味着其“生命”的结束。所以,我把“五有”定义为“生命课堂”的五大追求,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五有”,更重要的是课堂价值追求上的“五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课堂是师生共建共享的生命共同体,而不单纯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必然会自觉走上追求“五有”之路——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活空间,所以要有温度;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人生经历,所以要有体验;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价值探索,所以要有质疑;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存在方式,所以要有合作;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所以要有生成……
“五有”实际上经历了一个由“三有”到“四有”又到“五有”的发展历程。我相信,随着我们对课堂认识的深入,“五有”还会进一步丰富和深刻。或言之,“生命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他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成长的活的生命体。
让我比较困扰的是,有些人似乎并不太关心课堂的价值追求,而是更为关注具体的操作形式。他们对我说:“四有”也好,“五有”也好,我都认同,但是,你能告诉我怎么做吗——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有什么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模式?
面对这样的诉求我非常谨慎。具体的方法和模式确实是一线教师所急需,而我一旦把它拿出来,就会在帮助教师的同时限制了教师,还会给有些人制造排斥“生命课堂”的理由。因为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局限性,正所谓“教无定法”。总结提炼出几种模式,或是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局部改造,能够解决教师的一时之需,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教师一旦失去自主探究和积极创新的意识,一旦习惯于模仿和按部就班,“生命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所以,“生命课堂”一直积极倡导“做自己的教育”“做最好的自己”“我的课堂我做主”“站在讲台上我就是最好的课程”。
但是,我们必须要帮助大家,不仅从理念上而且在实践中进行“破冰”。于是,在此前的两周,我写了一组以“没有”开头的文章:
1.没有组长的小组
2.没有展示的课堂
3.没有方向的探究
4.没有定论的评价
5.没有权威的教学
6.没有旁观的课堂
7.没有失败的课堂
8.没有喧嚣的阅读
从自主、合作、探究、评价、对话、阅读等不同层面,表达“生命课堂”的主张,指出教学中常见的一些误区,概括起来是“八没有”。
有位朋友跟我交流,他说:你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我认同你的说法,但你没有告诉我们“有”什么呀?
我说:“有”什么早已经说了,最开始我就提出了“五有”。
他又说:“五有”我也认同。但是,在“有”和“没有”之间,我们到底怎么操作呢?你还是没说。
我说:“有”和“没有”之间的事情,我不会说,说了也白说,说了不如不说,因为那是你的事情。
……
如果说“五有”是“生命课堂”的追求,那么“八没有”则是“生命课堂”的底线。在追求和底线之间,或是说在有无之间,是属于实践的广阔天地,是教师的“自留地”,等待教师自己去开发、耕种,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教师完成这项工作。我提出一种方法,可能适合小学语文,但不一定适合中学语文;可能适合女教师,但不一定适合男教师;可能适合颜值高的教师,但不一定适合颜值低的教师;可能适合开朗的教师,但不一定适合内向的教师(性别、性格、颜值对教学也有很大影响);可能只适合我,但不一定适合你。
借鉴作用常常会被过度宣传和刻意模仿所冲淡,从而造成对教师的桎梏,引起教师的反感,导致教师防御性的拒绝。有很多教师听到“高效课堂”这四个字,立即心生厌恶,难道课堂不需要追求“高效”吗?听到专家讲座,立即心生抵触,难道专家说的都是假大空吗?没有模式要模式,有了模式骂模式——这是很多教学改革实验正在遭遇的窘境。“生命课堂”不想步其后尘。于是,在有无之间,我选择少说或不说。
说到底,课是教师上的,事是教师干的,其他人只能间接地发挥作用。所以,“生命课堂”倡导“协商视导”“对话教研”和“精准教研”。做一个好的陪伴者——既不袖手旁观,也不喋喋不休,更不越俎代庖,把有无之间这片广阔天地交给教师——尊重教师“教”的自主权和“改”的选择权,和教师一起播种生命的种子,收获生命的希望——是“生命课堂”的最大心愿。
从本周开始,结束“没有”的思考,进入有无之间,用眼睛看,用脑子想。
“有无之间”谁做主、需要怎样的话语?欢迎留言,参与讨论,欢迎转发,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