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李广生

据说这句话出自韩寒的作品,我没有确认过,但它确实流行一段时间,至今还经常被人提起——我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它之所以流行,我想是引起很多人共鸣的缘故。今天,我们可以非常便捷的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启示,或晓之以情,或动之以理,或言之有理,或行之有方,但人们对于人生的焦虑和困惑却与之俱增。这是为什么呢?

作为一名教育者,虽然身处相对简单且闭塞的教育之中,同样的困顿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那些已经学会弄懂的知识,只是变换一下形式,更改几个条件,或是置入具体的情境中,竟然又不会了,也不懂了,但不是简简单单的遗忘,这是为什么呢?一场考试之后,教师最常问的一句话是:“这道题是不是讲过?”不是他们刻意的逃避责任,为自己撇清干系,实在是他们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学生也很无辜,还很无奈,他们也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在跟学生直接打交道的日子里,我最发愁的是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说什么,他们都懂,讲什么,他们都明白,就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你问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吗,他说知道;你问他知道错误的严重性吗,他说知道;你问他知道犯错的后果吗,他说知道;你问他能不能改正,他说能;你问他怎么改正,他说坚决改正。你让他写书面的检查,他对错误的认识比老师还要深刻,改正错误的决心让人感动,不得不相信。但最后,越是认识深刻的,再犯的几率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岂止学生,有些教师(也包括我自己)不也同样如此:“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受到人们的口诛笔伐,几乎每位教师都能列出它的几条“罪状”。但在真实的教学中,“满堂灌”依然占据不小的市场,依然有不少的人对它充满热忱。坚持自己所反对的,但排斥自己所认同的,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仅仅就是因为“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专家的讲座听了那么多,名师的经验学了那么多,成功的学校去了那么多,有人风生水起,有人涛声依旧,这是为什么呢?

明知道学生不感兴趣,却还要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明知道讲台下的孩子心不在焉,或根本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却依然津津有味的喋喋不休。这是为什么呢?

在一节英语课后,我跟教师交流。我问他:“语言学习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他告诉我,是言实践,没有语言实践,语言学习等于零。但是,在课堂上,他把更多的实践的机会留给了自己。我问他:“这样做是不是很累?”他说确实累,一节课下来,嗓子都累哑了。我说:“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多说一说,会不会就不那么累了?”他想了想告诉我,也许那样更累。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讲好一节公开课,教师要在几个班试讲,一遍一遍的修改,一遍一遍的打磨,这就是所谓的“磨课”。谁也不能否认,经过“磨课”的洗礼,教师的教学水平会得到快速提升。和几位有过这样经历的教师交流,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无不感慨万千,并表示对指导教师的感谢,对共同参与的同事的感谢,对创造机会的领导的感谢,却没有人对和他们实质上发生“磨”的学生表示感谢。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磨”的仅仅是课吗?没有学生,课又有何意义呢?课经得起这样“磨”,学生经得起这样“磨”吗?

兴趣是最后的老师,这几乎是被公认的真理,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都信奉的教育原则。但是,为了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少教师宁愿牺牲孩子的兴趣,并宁愿为兴趣消失后,后续学习所带来的巨大困难和痛苦买单。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学问从疑问开始”,好像是一位名人说过的话,  却忘了是谁。“学贵有疑”,这句被经常引用的话,也是出自名人。但是,在真实的课堂上,教师更乐意做解疑者,或是做疑问的终结者。如果连教师都没有质疑的话,何谈学生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活得太明白反而没意思,所以难得糊涂。可是,活得太糊涂就真的有意思吗?有人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但又讨厌皇帝新装里的小男孩。这是为什么呢?

(0)

相关推荐

  • 应该确立的语文教育观(下)

    西安市长安区教学研究室 王志安 三.主体观     主体观的要点是:"学生为主体"是由教学的本质决定的,没有教会的,只有学会的.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教为学服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