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不是山
塔山不是山
作者:李广生
塔山不是山,也没有塔,因何得名,不得而知。当年,它是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位于锦州和锦西之间,全名叫塔山堡。村子的一侧是北宁铁路,连接山海关和沈阳的公路穿村而过。村外是一片开阔地,有几个起伏不大的土丘。
这样一个小村庄在中国大地上数不胜数,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历着几乎所有人都要经历的生活中注定的悲欢离合。除了他们,谁会记得这个地方呢?但是,历史选择了塔山。
塔山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完全是因为一场战役,持续了六天六夜,一万多具尸体横陈在几公里的范围内。这块土地,被炮火焚烧过,被鲜血浸染过;这片天空,曾弥漫着硝烟,喊杀声震天动地。
阻击战是防御战的一种,其目的在于:1.防止敌人逃跑,2.防止敌人增援,3.防止敌人进攻,4.掩护主力转移或进攻。简单地说,阻击战就是设置一道关卡,不让外面的敌人进来,不让里面的敌人出去。既然是关卡,地理位置就至关重要,必须设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处,最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显然,塔山不是最好的选择。它既没有高山,也没有大河,天然屏障几乎都不具备,可以说是易攻难守的之方。但是,必须在此处设防,因为它东临锦州湾,西接白台山,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仅有十二公里宽,是增援之敌的必经之路。
东北野战军已经把锦州团团包围,只待扫清外围,一声令下,发起总攻。“围锦打援”“关门打狗”的战术经过漫长的讨论,终于确定下来。锦州是连接关内和关外的咽喉,拿下锦州等于扼住东北的喉咙,解放东北则指日可待。局势非常明朗,形势非常严峻,国民党抽调大批部队,从东西两面增援锦州。东北军在塔山设防,阻击国民党增援锦州的东进兵团。对方一旦突破,整个战局就会发生逆转,甚至历史都会在此转弯,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天险怎么防守,只能靠人,靠血肉之躯。这就意味着,塔山阻击战必然是一场血战!
1948年10月10日,增援锦州的国民党部队11个师陆续汇聚到塔山地区,东北军8个师早已做好血战到底的准备。塔山阻击战打响了。
战斗的惨烈程度无法用语言叙述。可以想象一下,在一个几公里宽的地方,几万人近距离用枪炮对射、手榴弹互掷,子弹打进人群之中,炮弹在头顶开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是一幅什么样的惨景!
一个非要越过这道防线,与里面的守军汇合,一个必须死守防线,绝不让他们汇合。一次次的进攻,一次次的反击,阵地几次失守又几次夺回,像拉锯一样,双方战士的尸体如锯末纷纷落下。东北野战军的将士用身体铸就一道铜墙铁壁,在对方坦克、大炮、飞机的轮番轰炸下岿然不动。
阻击战进行到第五天,10月14日上午十时,塔山阵地的后方响起大炮的轰鸣,锦州总攻开始了。国民党增援部队发起疯狂攻势,像一头被困的野兽,拼尽全力做最后的反击。东北野战军将士顽强抵抗,总攻的炮声更加坚定了他们必胜的信心。战斗进入到白热化状态……
经过31个小时的激战,锦州攻克,全歼守敌10万人,守将范汉杰仓皇出逃,在锦州城外被俘。他是黄埔一期学员,入黄埔时已近而立之年,是久经沙场的将军,拥有少将军衔。他放弃了所有这些,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考取黄埔军校;黄埔毕业后他像其他毕业生一样,从头开始,从基层军官做起,凭战功一步步得到升迁。他是黄埔一期中最早被提拔为团长的三人之一,也是最早被提拔为师长的人。抗战期间,他屡建战功,令日军为之胆寒。但是,1948年7月,他奉命驻守锦州,并被任命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
15日,锦州方向的炮声渐渐稀落。败局已定,大势已去,国民党增援部队未能前进一步,被打的七零八落,鸟兽四散,塔山阻击战大功告成。喜欢军事的朋友可以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塔山阻击战真的一个奇迹。胜败之道,奥妙无穷。
在展厅了转了一圈,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组组数字,触目惊心。
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建在一座高台上,一层是展馆,主要是图片;二层是平台,通往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几百名烈士的名字镌刻在石碑的背面,按姓氏排列。围观的人指着几个相近的名字猜测,他们是不是兄弟,是不是一家人?
走出展馆,坐在停车场的矮墙上,抽出一颗烟。头顶有蝉丝丝鸣叫,它们躲在浓阴下自得其乐。清风徐来,柳丝轻拂,放眼望去,天蓝山青,多么美好的世界。
这里是塔山,塔山不是山。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