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五个方法突破你的摄影瓶颈

作者微博:@宋恩庭


​​和你一起每天进步一点点,我是宋恩庭。

我今天想要分享五种提升摄影水平,突破瓶颈的方式。这几种方式在过去几年里很显著地提高了我的摄影能力,让我在遇到瓶颈时有新的灵感,也把我自己放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使我对摄影的热忱和追求能得到茁壮成长。

我相信,如果长时间练习,下面描述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显著的提高你的摄影水平。

方法一:每天拍照

这个是最明显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做再多的研究、读再多的书、上再多的课、都无法取代实际单枪匹马地去拍照。理论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际拍照经验做基础,我们很难真正体会出这些思想背后的意义。

在拍照的过程里,我们会发现一些解释不出来的规律,看到很多不曾留意的东西,也同时会遇到很多没有遇过的问题。这些观察和疑问会激发我们找答案的欲望,让我们自发性的往更深一层的理论做探索。

它也像是一把钥匙,能开启这些理论中蕴藏的强大能量,让我们在读这些看似复杂的论述时能很快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体验那种“哦,原来是这样!”的喜悦,好像我们原本就已经知道了,只是被系统性地解释出来而已。

再者,教学和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是在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这虽然能帮助我们很快地获得基本知识,但是却无法让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拍出属于自己的照片。

或许这个技巧适合这个拍摄者的性格,适合他拍摄的题材,但是同样东西我们拿来用就不一定管用了,所以借着实际拍照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是很重要的

对于实际去拍照,我有个建议。

找一个固定的题材,每天拍几张,然后留下自己最喜欢的一张,一年365天下来,你就能看到自己是如何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因为题材一样,所以更好做比较。举个例子,如果你每天坐公交车或地铁上下班、上下学,你可以就做一个“车厢里的一年四季”这样的题材,带着你的手机或相机,每天通勤的时候就练习。

难不难?很难啊,因为一堆人挤在一起时,你敢拿起相机就这样拍吗?这样拍人难道不是一种侵犯吗?每天拍同样的题材不会腻吗?

你看,如果我们不去拍,我们会遇到这些问题吗?没有这些问题,我们会迫切的需要答案吗?也只有在我们真正去拍照时才会发现,之前的一些顾虑根本不是顾虑,但是有一些一开始没想到的事儿反而成为我们最大的挑战。

总有一天,我们需要要带着我们的相机走出舒适圈,到外面的世界去拍照的。研究和理论固然重要,但是走出去拍摄最好的时候不是等到我们准备好了,是现在。

19世纪美国作家John Augustus Shedd说过这么一句话:船在港湾内是安全的, 但那并不是船被造的目的

方法二:修图

我身边有几个摄影的好朋友,几乎不修图,并且很追求当下那种不加修饰的瞬间。我很喜欢他们的作品,也很欣赏他们对摄影的态度,不过我在这里不是要讨论修图是否违背摄影精神,也不是要探讨一张照片是否需要经过后期的处理。

我觉得今天无论我们的照片是否要经过修图处理,我们都可以接着修图这个行为来提升我们的摄影水平,大不了修了之后不要用它。

既然这样,那修它干嘛?

比起其它视觉艺术,摄影更容易依赖于直觉,因为呈现一张照片是一个如此简单、直接的过程,无论是经过了多少规划,从无到有,也就是按一下快门的事儿。这意味着一张照片总是可以在随意而不经过思考的情况下产出,因此,它也经常被这么对待。

但是修图给了我们一个好玩的动力,让我们慢下来,”浪费”大把的时间研究自己拍过的东西,借着调整那些奇形怪状的按钮和曲线滑桿,来探索视觉属性和情感之间的联系,让我们对摄影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我自己的经验,修图的过程让我更珍惜自然发生的事物,因为那种自然光线的挥洒、眼神流露出的情感、诡异天气带出的碰撞,是很难在软件里被复制的。

接着修图,我慢慢学会观察,学会如何在摄影的当下发现故事,留意光线、颜色和线条的互动,更准确的衡量一个画面的潜力,也了解到后期的局限

我在这篇短文里描述了我是如何借着修图拍摄出更好的作品。

方法三:去看艺术展览

当我说,透过屏幕看艺术和实际到美术馆看艺术,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时,看过的人一定懂我在说什么。当洗出来的照片或画出来的画活生生的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止是图像本身,而是作品的规模,油墨的味道,颜料的龟裂,笔刷的力道,房间的温度和灯光和作品之间的互动等。

这些感官上的体验不能被一张书本里或是屏幕上的影像取代,就像是一个人和他的人像照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当我们站在一件作品面前,我们能和它发生一种特殊的对话,很私人,很有趣,细腻,也可以很宏观。它能教会我们一些东西,也能给我们不同的灵感,因为这不只是我们和作品之间的对话,也是我们和创作者的交流。

美术馆定期都会更换不同的展览,让我们有机会认识不一样的风格,体验原本规律生活体验不到的感官刺激,也让我们有机会认识更多的艺术家。

所以,多花一点时间和作品对话,少一点时间看屏幕,这对我们的艺术感会有很大的帮助。

方法四:分享交流

分享是一件很棒的事,它看似一种给予的动作 (其实也确实是),但是分享的人往往自己获得更多,因为分享需要经过更严格的自我检视,强迫自己面对自己的缺陷,学习用完整、清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无论是用文字还是影像。

分享也能成为我们创作的动力,因为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沟通的形式,一种对话的方式。除了跟自己对话,用作品跟其他人交流能让我们得到外面来的反馈,还能因此认识其他创作者,在创作的路上少了份孤单寂寞。

有些人不愿意分享作品,觉得这些目光是没有价值的,但是我一直觉得,我们的环境是一面镜子,反射的不是什么残酷现实,它反射的就是我们自己。这些目光既能抑制我们的创作灵魂,也能为我们所用,看我们选择用什么方式去认识它。

也有一些人他不愿意分享,不是因为分享不是件好事,而是他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虽然这个在某些层面上是有道理的,就像是许多音乐人会让他的作品经过千锤百炼后才会把它公诸于世,但是这样做的危险就是我们会把自己困在自己的舒适圈,把时间都花在磨刀上,到头来只是浪费生命在做无意义的拖延。

当我们要求自己要在一段时间结束前就要分享出我们的作品,我们就能逼着自己去做那些困难又不愿意做的事,很多创意的火花也是在这种危机感之中诞生的。

虽然现在有各式各样的平台和群众类别可让我们选择,但分享不一定要在社交平台上,它也可以给专业的人士,例如老师、某些协会、活动、刊物、甚至是接商业项目,只要是能挑战我们的舒适圈的,都可以。

这个过程对一个摄影师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方法五:跨越不同领域

摄影师安塞尔·亚当斯曾说过一句话:“我们不只是用相机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爱过的人。”

我在这篇文章里探讨为何影响摄影水平的,除了拍照技巧,更多是我们内心的状态。

即使一个人很会操作相机,很会构图,如果内心的状态有所不足,他也只是在用更高的技巧去呈现这些不足。所以很多拍照拍久了的人,会发现最难的摄影概念不是如何与相机相处,而是如何与人、与环境相处。

人脑就好比是个庞大的储藏库,随着我们的成长过程,积累我们的感官在每一刻所接受到的讯息,从嗅觉、味觉、触觉、听觉、到视觉,我们的五种感官汇集、拆解、分析、储存这些讯息,把它们建构成一个精密的认知系统,主导着我们和世界的互动方式。

要有效地提升这个“状态”,我们可以全方位增加这个储藏库里的内容含量,多看、多听、多闻、多尝、多触碰,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缺一不可,例如我们可以去学习设计(多看),研究音乐(多听),研究香料(多闻),品茶(多尝),做雕刻和手工艺(多触碰)等。

个别感官载体存在自身的限制,也存在不重叠的讯息,就像是电影不一定能拍出小说的美,文字也不一定能完全捕捉我们听到的一首歌。

我们越尝试跨越不同的艺术领域,我们就需要越强大的认知系统来整合这些不重叠的感官讯息,我们的状态也就越深厚。当我们能在不同承载体之间穿梭自如,就能超越个别载体的自身限制,激发出跨载体的创意

当然,跨越也存在于摄影领域本身。

平时如果我们喜欢照人文,我们就可以尝试风光;如果我们原本就擅长风光,那就挑战自己去街拍,或拍产品,或时尚。这不一定是我们感兴趣的题材,也不一定是我们拿手的,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定位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保持一种学生的态度,当做是一种学习工具去接触它,我们就更能享受与其中的体验。

摄影本来就不能被门派标签手法等划分得这么清清楚楚,与其给自己画一个边界然后守在里头,我们应该进行更多的实验,吸收每种类型特有的技巧和思维方式。

总结

这五种方法,或许看起来很简单直白,但是往往很多时候答案都已经摆在我们眼前,我们需要的不是另一种神秘解药,而是坚持。长时间地坚持这五种方法的任何一种,都能让我们的摄影水平得到突破。

让它成为像每天刷牙一样的一种习惯,每天完成一点点,我们就能看到积累的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