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名城 姬路城(白鹭城)
日本地图
日本兵库县地图,姬路城在兵库县南部
谷歌地图:姬路城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姬路城航拍图
中文名称: 姬路城
英文名称: Himeji-jo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3
批准标准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模型:姬路城全貌
模型:姬路城全貌
模型:姬路城全貌
建筑画
纸模型
绘画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v),姬路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iv):姬路城是木结构建筑的杰作。它将其有效的功能作用和巨大的美学吸引力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使用白色粉刷灰泥,还是在建筑质量和多个屋顶层之间的微妙关系中。
遴选依据标准(iv):姬路城代表了日本木结构城堡建筑的顶峰,并保留了它所有重要的特征。
姬路城所在的姬路市位于兵库县西部,是播磨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播磨平原的中西部。市区流淌着多条河川。
姬路市是仅次于神户市的兵库县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1333年姬路一带已经驻扎军队,1346年开始建筑城堡,1580年战国时代末期的武将丰臣秀吉在这里继续兴建城堡,1681年,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辉政又重建城堡并扩大成今日的规模。
池田辉政
池田辉政兴建城堡的工程浩大,用木材387吨,还用75000块重达3048吨的瓷砖,以及大量每块重一吨的巨大岩石。城堡的设计,巧妙地柔和了军事需要和艺术取向,这在日本城堡建筑中是个创举。
姬路城的建筑布局
姬路城大小天守阁各部分组成指示图
唐破风(からはふ),“破风”的一种,日本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正门屋顶装饰部件,为两侧凹陷,中央凸出成弓形类似遮雨棚的建筑。破风是由中国传入日本,中国的叫法为“抱厦”。
天守阁模型剖面(模型、实物都是全木制作)
天守阁东断面图:大天守是五檐六层的建筑,加上作为地基的石垣中有一层地窖,就是七层,合了北斗之数。
东小天守阁是三层三檐,外加地窖一层。乾小天守阁是三檐四层,外加一层地窖。西小天守阁与大天守阁西面二层齐平,通过两道渡橹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口字形。其他渡橹都是两檐三层,就是连接西小天守和大天守的渡橹是两檐两层。
池田辉政将天守阁改造为地上5层,地下1层,并在东、南、西、北方建设了88个城下町。他选择了螺旋式的建築构造,分为内曲轮、中曲轮、外曲轮三重螺旋状。中曲轮内是城主、家属及侍从的居所,中曲轮以外住的是下层武士、仆人及其他地位较低的人员。
这个城堡建成后有13个家族先后入住,历时530年。至今'姬路城’仍是真迹,这在日本是十分珍贵的。城堡中心部分是天守阁,它纯白亮丽的外形和充满和谐的美感,越发显出姬路城的出类拔萃。
在兵库县,姬路城的天守阁算是最高的,有31米,在很远的地方,一眼就可以看见。
天守是日本城堡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具有瞭望、指挥的功能,也是封建时代统御权力的象徵之一。
姬路城墙使用了大曲线型建造方式,发明出此种城墙,目的在于分散天守阁负担于城墙上超过5700吨的垂直重量,并使其有高强度抗震机能,同时,这种大曲线结构可避免雨水停留在边缘角落,一并集中到集水管。无疑,如何面对敌军的侵犯仍是使用这种建筑法的最大诱因。
城廓的防御措施,基本上便是由堀(拼音kū同“窟”)、门、塀(拼音píng,“墙”的意思)、橹(拼音lǔ,楼橹(古时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狭(拼音xiá)间的交错配置所构成。
姬路城的结构严密,固若金汤,它的三重螺旋型战略防御工事包括外部、中部和内部壕沟。防御工事修筑得精巧,从3条同心圆护城河开始,城壕环绕高大曲折的石城郭,城郭之间设置几座大门和了望塔。城墙和了望塔上有射箭、打枪的小孔;城堡中内庭的道路,千迴百转,好似迷魂阵,从顶楼上却可以看得清楚。屋顶上装饰着动物状、巨大而华丽的鯱鉾(拼音hǔmáo)突出在屋檐上,这是防火的辟邪物。最大的城堡主楼海拔92米。三座较小的城堡主楼被独特的系列防御墙精巧地联为一体。起伏蜒绵的山墙与白色的灰泥墙达到一种优美的平衡,给予人们宁静、雅致的感觉。
鯱,指的是一种日本海兽的名字,中国叫螭吻,由中国传到日本。鯱鉾,说的就是这种海兽,是一种想象的虎头鱼。
鉾,同“矛”。
不同时期的鯱
不同时期的鯱
展柜里的鬼瓦
展柜里的鬼瓦 鬼瓦
展柜里的鬼瓦
鬼瓦的原型是中国南北朝至隋唐的兽面瓦当,瓦当,是指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
鯱鉾都放在屋脊的两头上,上是鯱,端是鬼瓦
这样的屋脊端放鬼瓦
屋脊上的鯱
现代作品:一对鯱雕塑
姬路城堡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围工事在给世人展示了伟大遗产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技能。
远处姬路城的中心是天守阁。由于它较高的地势,在日本姬路市内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看见它。
天守阁位于城内最高的地方,其包括一个主天守和三个附属城堡。天守阁是一个系统的瞭望塔。墙上设有成对的凸碉,它们和腰檐相互穿插,重叠错落。城堡外部是厚厚的白灰墙,不单是为了美观,还能提高耐火性和防弹能力,石垣呈陡斜状,石垣的上部向外翘出,使人难以攀登。
姬路城园区内种有 1,000 多株樱花树
天守阁
天守阁的正面
拐角位置都设有投石孔,用石头或石灰防敌军攻击
天守阁细部:顶
天守阁细部:顶
天守阁细部:挑檐
天守阁细部:脊,脊上有鯱
天守阁细部
天守阁细部
天守阁细部:地台
连立式天守阁中心
连立式天守阁中心
连立式天守阁中心局部
屋脊:瓦、鯱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在天守阁上俯视
菱门
临近天守阁的台阶
作战时,守城士兵就是或蹲或跪在这个架子上作战的,而架子下则用来储备弹药。
神龛
神龛
在天守阁的顶层,供着一座小巧的神龛,这里供奉的长壁神是本地的保护神。图中日文的“赛钱”和中文“塞钱”基本同义。
东大柱
东大柱
东大柱
东大柱
西大柱
西大柱
西大柱
姬路城大天守为了稳固,采用了东西两根大通柱。这种大通柱要使用笔直耐久的桧木。这两根通柱每根承受100吨的压力,东大柱高24.8米(因为石垣是没有立柱的),直径0.95米。西大柱是在三层的地方接上的。
夹间:墙上的开孔,是防卫射击用的
狭间
防御口
小天守阁
小天守阁
名为“お菊井户”的水井
名为“お菊井户”的水井
“大手门”,姬路城公园的正门
景区的大门口
从大门进来就看到这个画面
仿古建筑:姬路城景区售票处
菱门
菱门
靠近天守阁的影壁似的建筑,称为“油壁”,丰臣秀吉时代建造,是城内仅存的一处“筑地墙”。
油壁
靠近天守阁的影壁似的建筑,称为“油壁”,丰臣秀吉时代建造,是城内仅存的一处“筑地墙”。
天守阁本丸内也有领主(大名)居住的御殿、茶室、能舞台等生活设施。
腹切丸
这个地方叫“带曲轮”,不是自杀的场所,但是挂了个“腹切丸”的牌子。
建筑遗迹;残留的地基
除了天守阁,最有特点的就是姬路城的回廊。
回廊
回廊里的木结构节点
回廊中每隔一个开间(约2米)就有一个中柱,如加上中间支柱,那就每隔半间(约1米)就有一根柱子;此外,各个角隅架设和支柱同样尺寸的对角斜柱以增加耐震性,可说是极坚固的构造。初期的“天守”只有下方是“大壁构造”(像土仓库墙壁,从正面看不到柱子),嗣后为了美观和防护上需求,在墙壁上全部涂上白色灰浆,窗格也在装上铁板后同样施作。
城墙和护城河
姬路城的城墙和护城河
姬路城的城墙和护城河
天守阁建造的四种类型,独立式,复合式,连结式,连立式。
独立式
复合式
连结式
连立式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姬路城是16世纪日本城堡建筑幸存最好的典范,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城堡也增加了我们对始于幕府时代的日本封建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