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3.3【2017-5-17】

#每日学论语#13.3【2017-5-17】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wéi)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yū)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zhī),盖阙(quē)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yuè)不兴(xīnɡ),礼乐(yuè)不兴(xīnɡ)则刑罚不中(zhònɡ),刑罚不中(zhònɡ)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假如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

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

子路说:“有这样做事的吗?您也太迂腐了吧。这名怎么正呢?”

孔子说:“仲由,真粗鲁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手足无措。所以,君子说话做事一定名正言顺,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话,是从不马马虎虎。

【微言微感】

“正名”,就是先要捋顺关系,搞清楚谁是老大,听谁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名分,没有权利,使唤丫头拿钥匙,当家作不了主,胡乱拍胸脯表态,有意思吗?关键也得有人听啊!

对于卫国,孔子曾经是有期待的。

孔子曾经说过,“鲁卫之政,兄弟也。”鲁国第一任国君是周公,卫国第一任国君是康叔。周公和康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兄弟两个感情很好。康叔到卫国赴任的时候,周公和弟弟有过深谈,很认真地指导弟弟如何治理好卫国。卫国在康叔手里确实国富民强,一片兴荣景象。

孔子带着子路、冉求等弟子离开鲁国,到卫国周游。看到了卫国都城人口众多,街道繁华。一开始比较顺,卫灵公亲自接见,干活不干活,先奉粟六万。

后来,卫灵公想让孔子帮助他整顿军队称霸诸侯,和孔子的以德治国格格不入,孔子就离开了卫灵公。

再后来,孔子四处奔波劳而无功,又回来卫国,卫灵公还是不计前嫌,亲自郊迎。

但是,卫灵公最终还是让孔子失望了。

其一,卫灵公老了,缺乏积极向上的斗志。

其二,卫灵公只想称霸诸侯,并不想承担造福天下苍生的使命。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卫灵公对淫荡的南子太纵容了。不仅纵容她干政,而且还纵容她和前情人鬼混。

其四,卫国的人际关系太混乱了。卫灵公去世前,太子蒯聩(kuǎikuì)和宠妃南子势不两立,蒯聩刺杀南子失败,逃到了晋国。

后来,卫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公子郢推辞不受。同年夏,灵公薨,灵公夫人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之子辄(zhé)即位。于是辄即位,是为出公。同年六月乙酉,赵简子送太子蒯聩回卫国,想让太子蒯聩即位。卫出公不干了,老子回来要当王,自己怎么办?于是就发兵阻止蒯聩。蒯聩没办法,只好暂时流浪在外。

子路说的卫公,不是卫灵公,也不是蒯聩(卫后庄公),应该是蒯聩的儿子(卫出公)。

孔子不愿意在卫国做事,也不愿意弟子们在卫国做事,因为卫国人际关系太乱了,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这件事确实够混乱的:蒯聩作为儿子,弑母,尽管不是亲生母亲,也是不孝行为;蒯辄作为儿子,从爷爷那里继承王位,不迎接父亲回来,还据国拒父,不让老爸回家,也够混蛋的。如此无父无君的人,居然继承了王位,那里有资格啊?按照孔子的意思,必须把事情的本末缘由昭告天下,然后郑重其事地推举郢作为卫国国君,如此才能“人伦正,天理得,名正言顺而事成”。

现在,大弟子子路准备去卫国做官,还请教孔子该怎么做,孔子不高兴子路去,也预见卫国还会有祸乱。

后来的事情果然如同孔子预见的,12年后,蒯聩越想越气,便悄悄潜回卫国,勾结大夫李悝发动军事政变,赶跑了儿子卫出公。子路也在这次内乱中,丢了性命,被剁成了肉酱。

曾经,对孔子的这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是很反感的,总认为这是封建糟粕,是愚民政策。后来,随着对社会的了解,越来越觉得有道理了。

没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乱了,秩序也就乱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干什么事,都先要搞清楚谁说了算。八百和尚乱当家,没有了长幼尊卑,都要说了算,那还不乱成一团肯糟?

农村有一句话,话糙理不糙,说,家鸡捻得满院转,野鸡一打眼不见。

孩子的教育,做父母的批评教育,甚至又打又骂,打断骨头连着筋,问题不大。但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虽然也爱孩子,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但是一说到孩子教育就出问题了。打不得,说不得,摸不得,只能亲,不能管,一个不小心,就给你来个眼不见。

所以,《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很明确,孩子的教养就是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名正言顺。

这些道理用到管理上,名正言顺更重要。组织下文,当众宣布,明确授权,确立名分,这是搞好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身份,没有权力,没有说法,这令行禁止就还真不好说。组员服从组长,士兵服从班长,群众服从干部,下级服从上级,很多时候还真是因为这个位置。

屁股决定脑袋。离开了这个位置,权力和影响力,还真是不好说。

卫国的问题,最后终于酿成了混乱。父亲赶走了儿子,如愿以偿抢得了王位,可以好景不长,名不正言不顺,群众基础不好,加上他贪得无厌,三年后和戎人作战,战败,糊里糊涂被杀。

可怜的子路,没有听从老师的意见,卷入了卫国内乱,被剁成肉酱。

关于正名,关于名正言顺,孔子先知先觉地预言,子路用生命鲜血证明,这是做事情的基础和关键。

管理者,能干的在干事,聪明的在做人,智慧的在经营关系。关系顺,人脉和,得道多助,万事亨通;名不正,言不顺,关系错综复杂,干活相互掣肘,则什么事也做不好。

(0)

相关推荐

  • 论语:卫君待子为政(13-3)

    孔子认为,正名是为政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具有不同的身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只有遵守相应的行为规范,履行应有的责任义务,名分才正.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 ...

  • 子路与孔子(终):子路死不免冠

    子路死不免冠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 第二年,子路死在了卫国,孔子因此病倒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蒯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kuī)之邑宰.蒯聩乃 ...

  • 孔子凭什么判断子路“不得其死”

    孔子留给后世的著作主要是学生记录下来的语录<论语>,这本语录不仅在后世被当作治国经典,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 ...

  • 【第351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1章》“君子固穷”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1章>"君子固穷"是何意?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音zǔ)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

  • 论语连载(320)《子路篇》第3章,“名不正则言不顺…..”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

  • #每日学论语#13.17【2017-5-30】

    #每日学论语#13.17 [原文] 子夏为莒(jǔ)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子夏做莒父的地方长官,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不 ...

  • #每日学论语#13.1【2017-5-14】

    #每日学论语#13.1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想在前头,做在前头,率 ...

  • #每日学论语#13.2

    #每日学论语#13.2[2017-5-15] [原文] 仲弓为(wéi)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zhī,下同)贤才而举之?" ...

  • #每日学论语#13.3【2017-5-16】

    #每日学论语#13.2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 ...

  • #每日学论语#13.4【2017-5-17】

    #每日学论语#13.4 [原文] [原文] 樊迟请学稼(jià),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wéi)圃(pǔ),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qu ...

  • #每日学论语#13.5【2017-5-18】

    #每日学论语#13.5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译文]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 ...

  • #每日学论语#13.6【2017-5-19】

    #每日学论语#13.6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当官的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号施令,老百姓也会按政令行事:如果自身 ...

  • #每日学论语#13.7

    #每日学论语#13.7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白话] 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局势和卫国的政治局势都不怎么好,他们的政局像兄弟一样有相似之处." ...

  • #每日学论语#13.8【2017-5-21】

    #每日学论语#13.8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译文] 孔子谈到 ...

  • #每日学论语#13.9【2017-5-22】

    #每日学论语#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