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死不相往来

老死不相往来

作者:李广生

开放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在开放的大背景下,世界的各个国家、社会的各个领域都积极敞开怀抱、打破壁垒、消解隔阂,建立各种各样的共同体,谋求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但是,在教育领域,共同体还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学习共同体、育人共同体、研究共同体等大多建立在口头上。很多人依然钟情于自己的“独立王国”,在刻意营造的“世外桃源”中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

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语文教师说语文重要,数学教师说数学重要,各自捍卫着自己的学科领地;学段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小学做小学的事情,中学做中学的事情,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门来办学;德育和智育老死不相往来,有人教知识,有人教做人,教知识的不管教做人,教做人的不管教知识,彼此之间泾渭分明。学科、学段等正在人为地把完整的教育割裂,并通过这种方式把完整的人割裂。

学科整合在进行艰难的探索,希望和失望并存,最核心的问题是为什么整合而不是怎么整合。“语文和数学怎么整合?”对这样的问题我一律地回答是:“为什么要整合?”

学段衔接也正在积极地开展尝试,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走进中学课堂,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走进小学课堂,任教同一学科的中小学教师共同研讨教学。表面上困扰大家的问题是怎么衔接,但这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小学完成小学的任务,中学完成中学的任务,自然就会衔接。就像流水线上加工产品一样,每道工序有每道工序的标准和工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没必要管上一道工序和下一道工序怎么做,自有人会把它们组装到一起。

正因为如此,学段衔接在实践中往往流于形式,小学教师说小学的,中学教师说中学的,最多是拼接而不是衔接。所以,真正困扰学段衔接的问题是为什么衔接而不是怎么衔接。

为什么衔接和为什么整合差不多是一回事,跨学科和跨学段如果不能找准落脚点的话,可能都难以实现跨越——整合变成拼合,衔接变成拼接。

跨学科或学科整合的落脚点是解决问题。面对真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孤立的学科根本无能为力,所以跨学科或学科整合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用知识,这便是跨学科或学科整合的落脚点。

跨学段或学段衔接的落脚点是发展认知。“螺旋式上升”——在开展学段衔接活动中这是必然要提及的一个概念,但需要明确的是它是认识论的规律。也就是说,我们所需要关注的最主要的方面不是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小学应该学什么、中学应该学什么;而是认知的“螺旋式上升”——小学应该怎么学、中学应该怎么学;而这背后则是人的发展——经验、能力和思维的“螺旋式上升”。

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坐在一起,大家探讨什么?就具体知识而言,对话的空间其实不大,小学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对中学教师来说太小儿科了,而中学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对小学老师来说又根本没有必要涉及,对话如何进行?

这些具体知识看似割裂的、碎片化的,有的出现在小学,有的出现在中学,但它们既然属于同一学科,那必然存在着某种结构化的联系,在支撑这个学科的几个核心概念的统领之下。这就意味着跨学段的对话只有摆脱“知识点”的束缚,建立在“大概念”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坐在一起研讨,讨论的不是“知识点”而是“大概念”。

围绕“知识点”的教学是把学科切成小块,一块一块交给学生,最后为他们拼凑出一个学科的形状。表面看这符合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但实际上孩子们很容易迷失在知识的片碎中,就像进入迷宫一样难以出逃。同时,任何东西都是切碎容易,再合到一起就非常难了,即便合到一起也不牢固。“大概念”统领的教学是先给孩子搭建基本框架,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丰富、深化或升华,“大概念”一直贯穿始终。以数学学科为例,高中数学和小学数学只是具体知识不同,数学的核心概念是一脉相成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十个核心概念贯穿于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数学学习全过程,并且能延续到大学的学习。

跨学段或学段衔接,一方面要避免死扣知识点,一方面要避免空谈认知发展,“大概念”不仅为对话搭建了平台,而且为衔接建立了依据。

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教育同样需要开放,学科之间需要整合,学段之间需要衔接,打破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构建育人共同体,推进为了共同利益的教育。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