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演员胡军的伯伯,60年代一首《赞歌》,曾唱响全中国
#老歌唱家#
说起歌唱家胡松华,人们大概都会想起几十年前他演唱的那首《赞歌》,以及电影《阿诗玛》当中动听的主题歌。还有人知道,胡松华的侄子是著名演员胡军。
不过人们可能不大清楚,其实胡松华家中从事艺术工作的还有其他成员。他的妻子是一位舞蹈家,两人曾经多次在舞台上合作,而他的弟弟也是一位歌唱家,也就是胡军的父亲。
与胡松华同时代的歌唱家,很多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胡松华今年也已经超过90岁,可以算是高寿了。
而且也许更多人不知道,胡松华最早更应该成为一名书画家,而转行唱歌只是一种偶然。
01
胡松华1930年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是一位痴迷书画的爱好者,受到家庭影响胡松华从小就研习书画,拿过不少奖项。大学毕业之后胡松华拿起画笔参加工作,准备在这条道路上一显身手。
1950年的一段经历,改变了胡松华的选择。这一年他跟随团队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调研,边疆的歌舞吸引了他的目光,由此他对民族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刻就向当地的民众讨教,学习如何发声。
回来之后胡松华决心学习演唱,所谓“投笔从歌”,并找到了启蒙老师郭淑珍。后来他又系统学习过美声唱法,演唱的技巧进一步纯熟。有了民族唱法的滋养,又有美声唱法的加强,胡松华有意将两者进行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02
1963年,胡松华为音乐故事影片《阿诗玛》中男主角阿黑录制了全部唱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阿诗玛、阿黑合唱的那首《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这首歌也让胡松华声名鹊起。
不过全国人民都认识胡松华,还是通过第二年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风华正茂的胡松华穿上蒙古民族服饰,慷慨激昂地演唱了一首《赞歌》,而且是经由他作词和编曲。
03
其实这一场表演,最早被设计为一段纯舞蹈节目,为增强祝贺新中国诞生的欢庆气氛,领导决定在前段加入男高音独唱,最好采用蒙古族的音乐风格。
组织方了解到胡松华刚刚从内蒙古草原体验生活回京,还创作过几首蒙古族风格歌曲,就把这个任务派到他身上。胡松华不负众望,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
《赞歌》这首歌1964年首唱,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到1984年胡松华重唱的时候,将一些时代气息过重的歌词进行了修改。
04
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胡松华先后为《阿诗玛》《啊,摇篮》等20多部影片录唱主题歌及插曲,并录制了20多张唱片。
胡松华这些年年事已高,但还老当益壮,绝对属于健康老人,2019年还和一些老歌唱家登上央视春晚合唱歌曲,今年已经90岁还参加了央视元宵晚会。
我们听胡松华唱过那么多经典歌曲,在这里就祝他健康长寿,永葆艺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