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个普通人的成功逆袭之路!

我资质平平,肯定无法成功。算了,还是躺平吧!

我没背景没靠山,肯定无法成大事。算了,还是放弃吧!

我这疼那不舒服,怎么可能那么努力工作,算了,还是呆在舒适圈吧。

但事情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不,肯定不是。

曾国藩,智商很一般,秀才考7次才中;

身体也很差,一生有多种严重疾病相伴,老年甚至右眼失明;

出生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都是平头老百姓;

年轻时候还脾气暴躁,自我管理能力差。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所以,所有的躺平,只不过是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

在《曾国藩传》这本书中,作者张宏杰对曾国藩的整个生平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讲解。

《曾国藩传》

张宏杰从1997年业余写作开始就写曾国藩,他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都是写曾国藩的经济生活,后来他又写了《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等5本书,写了100多万字。

他查阅大量史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曾国藩的生平在我们面前娓娓道来,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到,这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最后是如何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境界的。

一、从自卑到自信,再到自卑和立志做圣人。

没有考中秀才之前的曾国藩,是自卑的。

他和父亲一起考秀才,他父亲考了16次,年过40时都没有中秀才,直到43岁那一年才考中。

在那之前,他父亲一直被当成“童生”,成为当地人的笑话。(童生,是指没考中秀才的读书人,是社会嘲笑的对象。)

曾国藩考了6次,也没有考中。可见,当时他们父子,在当地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

第6次时,他不但没有考上秀才,还成了反面教材,说他“文理欠通”,不但在湘乡出名,在全国也出了名。

曾国藩感到巨大的耻辱,痛定思痛,开始找到问题的关键,拼命努力。

终于,第7次时考上了秀才。紧接着第2年考中举人,再过4年又考中了进士,再然后参加“朝考”,发挥异常出色,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开启了他的京官生涯。

这个阶段的曾国藩是自信的,甚至是有点高傲的。

但人的成长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

自信满满的曾国藩,到了京城之后,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土包子”,那么多的大家儒家,他们的思想境界之高是自己无法比拟的。

那个时候的他除了读考试的书,根本就没有读过其他的书,所以深深的自卑又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曾国藩30岁,正是而立之年,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立志做圣人,正式开启了他成为半个"完人"的修炼之路。

二、自律、坚持反思的精神

在自我修炼成的路上,自律、坚持和反思的精神,让曾国藩一步步朝着“圣人”的方向去迈进。

要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曾国藩有着极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有12条规矩,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

1、早起,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

2、静坐。每天静坐1小时,让自己心静下来。,

3、读书。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不读完这本书,绝不摸下一本。

4、谨言。不论说话,每句都要慎重。

5、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6、每日记笔记。记录自己听到的有启发的事情。

7、每月写几篇文章和几首诗。

8、练字。每天练字半个小时。

9、夜不出门。天黑了就不找朋友瞎聊天。

曾国藩的自律,让他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驰骋天地的自由。

此外,曾国藩的坚持反思,也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曾国藩的一生,也是不断反思的一生。

考试第6次失败后,他反思问题出在自己写的文章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上,开始改变,后面考上了。

30岁,到京城当官之后,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个“土包子”,和那些优秀的大儒者相距甚远。

开始立志做“圣人”,并每天都反省自己,写反思日记。

47岁,被咸丰皇帝拿下了兵权,在家蛰伏的两年,脾气变得特别暴躁。见弟弟骂弟弟,弟弟们逃走了就骂弟媳。

后面通过读老庄哲学,做了深刻的反思,完成为人处事的“脱胎换骨”。

再次出山时,大都发现曾国藩变了:

他变得和气周到和谦虚了;

对皇帝也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打太极;

也会更多保举他的部下,学会了“同流合污”。

曾国藩通过反思,发现自身致命的弱点就是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过于刚强。

正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曾国藩明白了和光同尘,圆润柔软,兼柔并蓄的重要性,从而通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关隘。

曾国藩的反思,从他29岁开始写反思日记,到去世前一天,都一直在进行。

这个坚持写反思日记的习惯,让他受益终生,也帮助他达成“圣人”的目标。

所以,坚持是曾国藩非常看重的品质。

正如我现在学习演讲和工作的平台,坚持和行动,始终是我们最核心的两个词。因为没有持续的行动,然并卵。

三、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崇尚笨拙

曾国藩资质平平,甚至有点笨,也正因为笨,所以他从不投机、不取巧,不走捷径。

主要就是做的扎实,做得牢靠。他相信:“天下之致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最典型的莫过于他著名的打仗策略——“结硬寨,打呆仗”。

其实这种打仗风格就一个字笨,他们非常注重扎营。所以湘军行军,半天行军,半天扎营。

每天扎营的时候,不管有多累,首先都必须要环绕营地挖出两道深沟,沿着沟再筑起两道高墙,把自己保护起来。

挖的深沟也是有明确要求的:外面的一条壕沟要宽大两米,深要近三米,里面的一条尺寸减半;墙也是两层,外面的一层高达两米多,宽两米,里面的一道也减半。

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要攻打的城市围起来,逼迫对方出城攻打,从被动变主动,占据打仗先机。

曾国荃拿下安庆,胡林翼拿下九江,都是运用了这个战法。

曾国藩打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因为军事不容许你犯错,所以他每次打仗他都踏踏实实,稳扎稳打。

会花费很多精力去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战斗的部署,后勤供应,出现不利情况如何救援等等,直到每个环节都算到了,算透了,才下定打仗的决心。

如今很多人很浮躁,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情,明明方法已经给到,就还不停要其他方法。

曾国藩觉得,笨人下笨功夫也是有好处的。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总是失败,因此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强。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很多时候,你看起来很笨的方法,其实最快。就好比我们盖房子,地基打得牢,盖得也就能比别人高。

所以,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才是做事能成功的根本。

四、结束语

曾国藩的一生起点低,但达到的高度却相当高,是毛主席和蒋介石的男神。

他的成功,对于普通人而言的我们,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所以,反观自己,虽然我没有办法做到曾国藩的12条军规,但我会选择其中的部分来践行。

比如,今天是我早起的1105天,我会继续带领“五点钟俱乐部”的伙伴坚持早起;

我也会坚持每日看书输入,写文章或者录制视频和直播输出;

坚持每周每个月写反思复盘,过自律的人生!

此外,我也知道我很笨,很一根经。但我也非常庆幸,自己这几年虽然花费30万来学习,但基本是换了一个大脑,换了一个人生。

虽然还笨,但的确打开了很多视野,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看到了更大更远的世界。

《富爸爸穷爸爸》中说到:你所拥有的唯一真正的资产就说你的头脑,这是我们能控制的最强有力的工具。

所以,投资自己的大脑,永远是最划算的投资。

我喜欢现在的自己,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欣赏持续不断努力的自己。

我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与君共勉!

-end

慕珂:

演讲教练

亲子沟通导师

樊登读书签约作者

船长系心理学训练营主班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讲师

坚持星球演讲培训战略合伙人

左手演讲,右手家庭教育心理学,陪你一起成长!

欢迎点赞和转发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