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放慢速度,不强迫自己|半价·早茶夜读第181夜
第181夜 | 2018阅读总结
刻意放慢速度,不强迫自己
文|半价
本周主题
「总结」
半价金句
与其强迫症般的输出“500字”
不如花费更多精力整理更有价值的主题
2018年,读了36本书,在公号上整理分享了18篇读书笔记。
今年刻意放慢了读书速度,不再单纯追求数量,把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整理读书笔记、输出上。年初给自己制定的“每读一本一本书写篇读书笔记”计划,并没有严格执行。一是有些书质量不高,不值得花费精力写读书笔记;或者有些书有深、广度,暂时找不到写的视角或共鸣点,如陈平原的《千古文人侠客梦》、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与其强迫症般的输出“500字”,不如花费更多精力整理更有价值的主题。
越来越有动力和好奇心来进行主题阅读:每一个主题都安排读4-5本。
今年收获比较大的是“西班牙系列”,“大航海”和“明治维新”系列会持续到明年,和以色列相关的几本书则是延续了去年“以色列系列”,几本近代历史相关的书,也可以归并成“近代史”或“中国历史”系列。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18年所读书中,和历史相关的最多,有9本,不仅有中国历史,还有东亚史、西班牙史、欧洲史等。
对历史感兴趣,主要受“阅读邻居”线下活动的影响,虽然没时间参加,但他们的活动和主题激励了我,平时选书也会多留意历史相关的。
排名第二的是小说类。读其他类型的书累了,就在中间“掺杂”着读一读小说,可以让脑壳调节调节。另外,有些小说也属于主题阅读的一部分,比如《日瓦戈医生》、《丧钟为谁而鸣》、《爱与黑暗的故事》等。
作者阿摩司·奥兹刚刚去世
今年开始借助音频节目来拓展知识。进入冬季,天黑的早,下班的班车上已经不适合阅读,读电子书和听音频节目,成为不二之选。
今年主要听了两个节目:三联中读出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和杨早的《中国史的十个关键词》。
《文明现场》主要从考古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每期都请一位相关领域考古专家来讲,从良渚文明、二里头、殷墟,讲到莫高窟。
《十个关键词》是杨早老师对中国历史做的梳理,按照时间线来概述中国主要朝代的历程。他的讲故事能力和口才,是节目的亮点,使得历史展现出了活力和血肉。
可以预见到,2019年,用于读书的时间会更少,所以需要把时间都放在最感兴趣的书上,可读可不读的,就先放一放,买书的数量也要减少,因为家里放不下了。
中国史方面,读《哈佛中国史》或讲谈社的,近代史把鸦片战争相关的读完。
阅读邻居的线下读书会还是希望能参加,多和大家交流。
《中国史的十个关键词》杨早
如前所述,这档节目本身质量很高,视角独特,值得推荐给朋友们,同时它让我对阅读中国历史产生了兴趣。历史不是重大事件按照时间线的“整齐”堆砌,“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解读视角,使得历史更鲜活更真实。
《创水记:以色列的治水之道》
这本书是以色列主题中的一本,整理读书笔记的过程中,让我对“如何有效分配稀缺资源”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我在笔记里专门列出来三点:“水属于国家”,“有效的测量和监控”,“全社会都得为水付费”。先把资源国有化以便集中控制;监控传输过程中每个终端节点/重要节点的流量;第三步用市场化的价格手段来分配,即每个人每家机构每个农场都是为水付费。对于像水这样的稀缺资源,以色列的经验告诉我们,“价格是最有效的激励措施”。
《民主国王:胡安.卡洛斯传》
今年新开了西班牙主题,上半年对重大社会转型期间的人、事突然感兴趣。西班牙在经过将近40年的佛朗哥独裁统治后,经过七八年时间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期间避免了大规模流血冲突,算的上是民主转型的典范。在转型过程中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除了他之外,还有哪些人共同促进了这些进程?期间经历过哪些斗争和妥协?要理解佛朗哥专制末期政治环境,就需要了解西班牙内战中各个派别间的矛盾。
《维米尔的帽子》
卜正民很擅长把错综复杂的历史史料,通过一幅画、一张地图等现存的物品串起来,向读者讲述其背后的故事。2017年五书中,曾选中他的另外一本书《塞尔登的中国地图》。
维米尔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1632年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Delft),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卜正民从维米尔的七福绘画作品中发掘细微线索,向读者展开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画卷。东西方的贸易往来,不仅丰富了普通百姓的物质消费,也对各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明朝的青花瓷就曾出现在维米尔的绘画作品中。
《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1919年,中国在外交和内政上两个重要的议程,就是巴黎和会与南北议和。可惜,两者都以失败告终。对于巴黎和会的外交,更是一波三折,“此事我国节节退让。最初主张注入约内,不允;改附约后,又不允;改在约外,又不允;改为仅用声明,不用保留字样,又不允;不得已,改为临时分函声明不能因签字而有妨将来之提请重议云云,岂知直今午时完全被拒”。以前从官宣了解到的巴黎和会,充满了“民族气节”,事实上,外交事件绝非意气用事,是各种利益的博弈和妥协。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也是中国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后的“冒险”决定,从之后的国际走势来看,这部险棋最终结局还不坏。
更多……耶
本期主题
「总结」
2018.12.24~2018.12.28
上周回顾
「舆地」
2018.12.17~2018.12.21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