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是甜蜜,还是苦涩的?
发布时间:2021-07-21
作者:北师大自我研究组
来源:SelfMindnSocialBrain(ID:SELF_BNU)
古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古话也说:“有仇不报非君子!”那么,究竟是否应该有仇报仇呢?报仇或报复(revenge)真的会让人感觉更好吗?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一些研究发现,报复可以让侵犯行为的受害者感觉好一些。但也有研究表明,人们往往高估了复仇会给他们带去的好处,或者他们最终会感觉不好。
三位来自德国的研究者(Andreas Eder, Anand Krishna和Vanessa Mitschke)分析,之所以前人的研究结果混淆不清,是因为已有的研究过多地依赖于自我报告式测量。所以,他们尝试采用间接性的方法(情绪错误归因任务,affect misattribution procedure)针对被试在报复性惩罚后的自发性情绪反应加以测量。结果发现,人们的确能从报复中得到短暂的快乐,但也会激起不快,毕竟惩罚他人并不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但总体而言,报复依然是甜蜜的,报复所带来的快感能够缓解惩罚他人所导致的负面体验。该研究于2021年6月10日发表在《社会心理学与人格科学》“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上面。
在实验1中,被试们被要求参与一项测试他们反应时间的游戏,并且被告知通过互联网与另外两个玩家一起玩(其实参与者并不知道,其他的“玩家”并不是真的)。在每一轮比赛之前,被试需选择和其中一位玩家合作,如果他们赢了,他们可以向第三位玩家播放噪音以作惩罚。但如果他们输了,被试则要么受到获胜玩家的噪音惩罚,要么看到另一个失败的玩家受到惩罚。实际上,谁赢谁输完全由计算机随机决定。最关键的是,其中一个玩家会在获胜时总是惩罚参与者(挑衅玩家),而另一个玩家并没有表现出惩罚偏好(无挑衅玩家)。
接着,被试还会完成一项“惩罚”任务。他们看到另外两个玩家的画面,两张画面之间的边框很快交替出现,当按键突出显示时,被试可以点击自己想要惩罚的玩家。如果参与者是为了报复,那么他们大概率会选择惩罚那些有意惩罚过他们的玩家。但对于一些试次,电脑为他们做决定(参与者其实并不知情),一半的时间选择惩罚故意挑衅的玩家,一半的时间选择无挑衅的玩家。而这些正是研究人员感兴趣的试次。最后,每个被试还需要完成“情绪错误归因任务”。在该任务中,被试会看到一个汉字,然后,他们需要不假思索地判断这个汉字令人愉快的程度,这个任务被认为可以间接地测量参与者在当时当刻的情绪体验。
研究结果发现,比起惩罚无挑衅玩家来说,被试在惩罚挑衅玩家后,倾向于认为汉字更加令人愉快。但这只适用于那些表现出“寻求报复”的参与者(即更多选择用噪音攻击挑衅玩家的被试)。因此,研究1结果表明,当参与者对冤枉他们的人施加报复后,确实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但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参与者在惩罚无挑衅玩家后的感觉更糟。为了进一步排除这种可能性,研究者在研究2中增加了一个“不惩罚任何一名玩家”的选项。结果发现,比起惩罚无挑衅玩家来说,当参与者惩罚挑衅玩家后同样觉得汉字更令人愉快。但有趣的是,当没有人受到惩罚时,参与者的反应更为积极。研究2结果提示,报复既不是完全甜蜜的,也不是完全痛苦的,两者兼而有之。
与此同时,研究者也注意到,人们在惩罚某人后通常会感觉不太好,但如果他们是在报复一个违法者或挑衅者,那么,他们的确会体验到一定程度的快乐,并且,报复的快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些(但不是全部)惩罚他人所引起的负面体验。这项研究的一个明显缺陷在于,不清楚被试评价汉字时到底是什么机制在起作用,事实上,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人们在这个测试中的反应并不像假设的那样间接且有效。
那么,我们究竟是否应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呢?我的想法是大可不必,莎士比亚说过“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古老的智慧也警示人们“心底无私天地宽”。报复是人们内心的枷锁,即束缚了自己,也束缚了未来。对于研究者而言,与其研究报复的后效,不如花时间研究研究如何打开人心的纠结与狭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