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的抗癌文章都是假的!看完这项打假研究,我大受震撼……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文化人打假都这么别出心裁!
一日,酷爱网上冲浪,又关注健康信息的妈妈在“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所以号称在5个月内治愈了乳腺癌的“CBD油”到底是什么来历?经过一番搜索,直呼“好家伙”,CBD竟是来自大麻的神奇成分,虽无精神活性,亦无成瘾性,但其生产与使用却是在国内外饱受争议,国外更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将CBD油当作日常保健品。
你看到的“健康文”一定健康又科学吗?尤其是肿瘤方面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令人头晕目眩。其实社交媒体上1/3癌症相关文章都包含错误信息,不是闹着玩的,有研究证实了!下面就来一看究竟!
前段时间发表于《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上的一项报告称:社交媒体上较为流行的癌症治疗内容中有1/3都包含错误信息。另外,大部分错误信息都可能给癌症患者带来伤害,因这些内容支持的癌症治疗方法可能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截图
最好的科研素材源于生活
很多人可能会问:都是从哪里看的癌症治疗相关内容?又如何得知这样的内容比较受欢迎?
研究人员在2018-2019年间,查看分析了在Facebook、Reddit、Twitter或Pinterest等国外知名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癌症治疗内容,受欢迎程度是通过读者互动行为来衡量的,例如点赞、评论、反应和分享。
所以,你刷手机是单纯消磨时间;科研人员刷手机是为了搞科研。与此同时,你网上冲浪产生的互动为科研人员做研究提供了新鲜的选题和素材。
筛选的200篇文章中,41.5%来自非传统新闻媒体,37.5%来自传统媒体(印刷和/或在线广播媒体),17%来自医学期刊,3%来自众筹网站,1%来自个人博客。专家团队审查发现,其中将近1/3的文章包含错误信息。面对如此之高的错误信息比例,大家作何感想?
错误信息总让人信以为真
▌ 被“标题党”带跑偏了
不是大家好骗,只是这些内容太会“自我包装”!究竟怎么个“自我包装法”?看这则朋友圈:
瞧瞧这仿佛有股“魔力”的标题,“喝红酒治癌”?患癌本是一件容易谈之色变的事情,突然间由于“红酒”的加入,竟也变得“平易近人”起来?而这也正是我们时常谈及的“标题党”的“魔力”所在。尽管已用双引号等加以说明,但仍对读者具有误导性。
JNCI这项神奇的研究同样也发现,错误信息总是能蒙蔽人的双眼,显得很像一回事,“标题党”将真实信息过分夸大不外乎为其中一个原因。毕竟普通读者用“标题党”传递信息的逻辑来理解这则内容很有可能变成:罹患癌症的患者吨吨吨红酒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仔细读读研究不难发现,“喝红酒”只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真正需要利用的有效成分是红酒中的“白藜芦醇”。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时经常“杀红眼”,引发CAR-T疗法痛点之一——细胞因子风暴。当有效成分的白藜芦醇一出现,就能把这种妨碍基因表达的响应蛋白“驱逐”。正是因为这种与红酒成分(含白藜芦醇)有关联的机制的存在,“红酒”才得以调控CAR-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再看上面“喝红酒治癌”的例子,该疗法尚处于动物实验阶段,距离“红酒”有效成分白藜芦醇参与到临床实际中还有一段路要走。相关研究人员表示:“白藜芦醇就好比'按开关的手’,能决定T细胞是否围攻肿瘤细胞。但开关系统的灵敏度和响应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所以,武断地下“喝红酒治癌”的结论悄悄把证据强度提升了……
这点比较好理解,现实生活中,不少癌症患者甚至普通大众相信灵芝、冬虫夏草这些保健品能够增强体质、产生防癌抗癌的效果。文中开头提到的“CBD油在5个月内治愈乳腺癌”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另外,网络途径也在错误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突然得知患了癌症的患者似乎坠入无边的黑暗,不知道前路究竟在哪里,在这样的情况下只得借助网络尽可能多的了解和自身有关的健康信息,或向他人进行信息咨询。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对接收的信息无法判断也是很普遍的情况。
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只能坐以待毙吗?
医学专家小组评估完社交媒体上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等有关的200篇文章后,对如何区分哪些文章是可靠的,哪些是不可靠的表示担忧。面对纷繁复杂的癌症相关内容,比较可取的方法就是与医生进行沟通,切忌凭个人主观意识下结论,对医生有所“保留”。
作为医学专业人员,亦需正面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不能忽视社交媒体上癌症错误信息或要求患者忽略它们。对于患者,需时刻保持同理心,为其答疑解惑,并普及正确的信息。
理智冲浪,冷静判断,现在就转去相亲相爱一家人吧~
[2]https://mp.weixin.qq.com/s/r8P8axuFIFGkPcwjyjfJTA
本文作者: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