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前因后果

甲午战争是许多人熟悉的一场战争,但对战争的前因后果却知之甚少,今天简单聊聊这件事,希望能对您理性认识这场战争有所帮助。

本号《清法战争对清朝历史的影响》一文中曾经提到过,甲午战争和清法战争一样“都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扩张自己的势力,在第三国大打出手。”地点不同,性质一样。

在现代世界体系没有进入东亚以前,东亚运行的是朝贡体系。所谓朝贡体系,简言之就是东亚中原帝国的周边国家都臣服于中原帝国,称臣纳贡。以中原帝国为宗主国,接受中原帝国的册封。

这个体系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在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七十多个周边国家臣服于中原帝国。

清朝时大约有20个左右的藩属国,接受藩属国的朝贡听上去好听,有面子,但却是一件很费钱的事情,即所谓的“厚往薄来”。藩属国给你一分礼物,你要回馈十分,甚至百分。

清朝皇帝不像明朝皇帝那样好面子,务虚名,不愿意所有的藩属国每年都来朝贡,只维持着几个藩属国的朝贡,其中有缅甸、泰国、越南、琉球、曹鲜等。

西方列强进入东亚和日本的迅速崛起,改变了东亚的政治生态。清朝在与西方列强和日本争夺这些国家的控制权的较量中处于下风,逐渐失去了对这些国家的掌控。

在甲午战争爆发时,在清朝日常维系的藩属国中就剩下一个曹鲜了。

曹鲜既然是清朝的藩属国,日本凭什么进来掺和呢?这得从距甲午战争二十年前发生的江华岛事件开始讲起。

1875年9月,日本军舰“云扬”号在曹鲜外海测量航道,淡水快用完了,于是派一艘小船进入曹鲜汉江寻找淡水。江华岛上的曹鲜守军怀疑他们是来进行军事侦察的,开炮攻击。“云扬”舰驶入汉江回击。这就是江华岛事件。(目前韩日历史学者对此事件争论的焦点是,究竟是海军的自作主张,还是日本政府的预谋)

事件发生后,日本国内要求征伐曹鲜的呼声高涨,迫于舆论压力,日本政府以北海道开拓使黑田清隆为正使,长州人井上馨为副使,出使曹鲜。任命外务大辅森有礼为驻华公使,试探清朝的态度。

清朝明确告诉森有礼,如果日本侵略曹鲜,那就是对清朝的冒犯,清朝不会坐视不理。森有礼反驳说,清朝的宗主权有名无实,因为不负责任就没有权力。

森有礼根据什么说清朝不负责任呢?

原来在此之前,英、法、美等西方列强曾经去找过曹鲜政府,要求曹鲜打开门户。曹鲜告诉他们说,我们是隐士之国,这些事情请去找我们的宗主国吧。曹鲜还派出使者到清朝,恳求清朝转告那些洋人别再来骚扰我们。

清朝这下左右为难了。曹鲜的要求很正当,但又不能得罪洋人。情急之下,向西方列强发布了一个通告,说,曹鲜虽隶属中国,一切政教禁令,完全自主,中国从不与闻。

这个通告让洋人瞠目结舌,有“一切政教禁令,完全自主”的藩属国吗?有不承担责任的宗主国吗?

森有礼的反驳是合理合法的。

森有礼

日本在清朝没得到想要的东西,但在曹鲜却得到了。在日本的压迫下,朝日两国签订了《江华条约》,条约里明确确认了曹鲜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事后,曹鲜和日本都将《江华条约》副本转送给了清朝,清朝既没有对日本提出抗议,也没有对曹鲜提出指责。在法理上,曹鲜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等于是被确认了。

这两件事情反映出一个事实,日本显然已经掌握了世界体系的法律准则,并照此行事,清朝则是茫然无知。

1860年恭亲王开展自强运动时,就将《万国公法》印制刊行,让朝廷官员学习研究,十多年过去了,朝廷仍不知道根据《万国公法》来处理国际事务。既愚昧自大,又狂妄无知。今天许多人仍然如此。

日朝签订《江华条约》

清朝不会放弃对曹鲜的管控,这源于李鸿章的战略思路。

自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李鸿章就判定日本会是清朝的劲敌,双方必有一战。而日本要进犯清朝,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海路;一条是通过曹鲜进入的陆路。

李鸿章因此制定了两个相对应的策略,一个是大力发展海军,在海上阻截日军;一个是牢牢掌控曹鲜,不给日军从陆路进入的机会和条件。

李鸿章的思路是,日本从海路来,就会直接进攻东南沿海一带,而沿海是清朝最富庶的地区,是清朝赖以强大的根本,此地一失,将万劫不复。必须保住东南,开发东南,积累财富,富国强兵,强大起来后,西北、西南指日可复。

这就是李鸿章特别重视“海防”,不遗余力发展海军的原因,为此他不惜承担“卖国”的罪名,反对收复西北,反对因伊犁事件向俄罗斯开战,反对与法国开战争夺越南,在清法战争中不让北洋舰队增援……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岛(琉球岛的丢失也和清朝不履行宗主国责任,不懂国际法有关),曹鲜局势危急起来。李鸿章赶紧让曹鲜门户开放,与西方列强签订通商条约,意图使西方列强为了保护自己在曹鲜的利益而压制日本,让日本不敢轻举妄动。

1882年春,经清朝牵线搭桥,曹鲜和英、美、德、法签订通商条约。李鸿章的计划看来正在取得成效,谁知曹鲜却出内乱了。

曹鲜当时几乎就是清朝的缩小版,朝堂上也分为两派,一派以国王的父亲大院君为首,是亲清朝的守旧派;一派以闵王妃为首,是亲日本的开化派。在闭关自守和变法维新上,两派势同水火,争执不休。

大院君

1882年,大院君发动叛乱,屠杀开化派人士和日本侨民,攻击日本驻曹鲜公使馆,曹鲜国内局势大乱。

李鸿章不能让自己的计划被这个叛乱搅黄,不能给日本干涉曹鲜的借口,迅速派遣吴长庆率领淮军以帮助曹鲜平息内乱的名义,入侵曹鲜。年轻的袁世凯就是在此时随军进入曹鲜,并在此开始发迹。

叛乱平息后,曹鲜向日本赔款,并允许日本驻军保卫日本使馆。

吴长庆

入侵征服曹鲜之后,清朝朝廷内又产生了是否完全吞并曹鲜的激烈争论,还没争出个结果时,法国在越南惹出事来,爱国清流们又转向要保护越南,打响了清法战争。(参考本号《清法战争对清朝历史的影响》)

清法战争导致清朝南洋水师覆灭,还导致曹鲜政局发生了不利于清朝的变化。

曹鲜的那两派又乱了。这时的守旧派叫事上党,所谓“上”,指的就是清朝。开化派叫开化党。这次的乱是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在里面煽风点火。

竹添进一郎

清朝和在越南和法国打起来了,无暇顾及曹鲜,开化党人就想趁机起事,摆脱清朝的控制,再加上竹添进一郎的推波助澜,开化党人真就发动叛乱,劫持曹鲜国王,诱杀事上党人。

留守曹鲜的袁世凯此时展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过人的勇气和决断力,在没有得到清朝授权的情况下,率领清朝驻军杀进王宫,镇压开化党叛乱,捕杀开化党人。

竹添进一郎和袁世凯两个人的行为都没有得到各自政府的授权,都是个人行为,只不过一个引发了叛乱,一个平息了叛乱。

竹添进一郎被后人称为“浪人外交官”,即流氓外交官,就是指他在没有政府授权的情况下,违背外交官的职业纪律,自作主张,自行其是,酿成大祸。浪人外交官的行为,不代表日本政府的行为。

而袁世凯的行为则得到李鸿章的赏识,为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开化党人两次受挫,势力土崩瓦解,曹鲜事变平息之后,曹鲜成为事上党人一家的天下。李鸿章又可以继续实施他的计划了。

188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天津条约》,约定清朝和日本都从曹鲜撤军,日后曹鲜如果再有内乱,两国均可派兵进入曹鲜。

伊藤博文

要想完全控制曹鲜,首先要化解掉西方列强和日本要求清朝允许曹鲜独立的压力,李鸿章以高超的外交手段一一化解,洋人对此深感惊叹,认为李鸿章简直就是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首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著名的“铁血宰相”。)

化解了压力后,李鸿章立即下令袁世凯开始全面控制曹鲜的行动。

第一,不允许曹鲜向任何外国借钱,只能向清朝招商局借。

第二,曹鲜海关由清朝管理。

第三,曹鲜电报局由清朝管理。

第四,曹鲜如果要派公使出国,必需首先得到清朝的批准。出国后,曹鲜公使必须首先到清朝使馆报到。如果有外交公宴应酬,必须得到清朝公使批准。所有重大外交事件,必须先得到清朝核示。

……

清朝至此已经把曹鲜完全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种的是风,收获的是旋风。三十年后,日本耍流氓向北洋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其中的内容几乎就是这些条款的翻版。亲手经历了曹鲜事件的袁世凯对当年发生的事情记忆犹新,看到二十一条后怒吼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日本“直以曹鲜视我”。

虽然袁世凯利用泄密的手段引起国内对二十一条的强烈反对,最终演变成了没那么严重的“民四条约”,被国际社会称为“弱国外交的胜利”,但这件事却让他的声誉大受影响,连一向主张民国需要一个强力领袖来领导的梁启超也对他大失所望,开始与蔡锷精心策划“讨袁护国”。

1894年,曹鲜又起内乱,东学道(曹鲜民间宗教)信徒发动叛乱,声势浩大。曹鲜向清朝求援,清朝派军入朝平乱,同时遵循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我们派兵进曹鲜了,我们是曹鲜的宗主国。

日本方面回应,曹鲜不是清朝的臣属国,清朝以宗主国自居没有法律依据。同时通知清朝,日本也将派兵入朝护卫侨民。

清朝举国对日本的态度和行为表示愤怒,两国为此发生争执。清朝请英国公使来调停两国争端,但在谈判桌上,清日双方都不退让,没法谈下去。英国公使就提议两国平分曹鲜,汉城以北归清朝,汉城以南归日本。

清日两国都拒绝了这个瓜分曹鲜的提议,最后的和平解决机会至此完全丧失。

1894年7月21日,日本军队抢先攻占曹鲜王宫,控制曹鲜国王。曹鲜新国王发出命令,委托日本驱逐所有在曹鲜境内的清朝人,从这一刻起,曹鲜境内的清朝军队成为非法。

甲午战争从此开始。

甲午战争刚开始时,西方军事观察家普遍看好清朝。从军事现代化进程方面比较,清朝从1860年就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自强运动,领先日本10年。

从陆、海军的数量和装备方面比较,清朝陆军数量远远多于日军。清朝海军有两艘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级战舰——镇远、定远,海军实力排名世界前十位,亚洲第一位。

但在实际交战中却事与愿违,清朝陆、海军都被打败了。

战争的过程就不细说了,从1894年7月25日,清日海军在牙山外海第一场战斗开始,战争持续了半年多,到1895年1月30日,日军向北洋舰队威海卫基地发起进攻,2月6日,北洋海军哗变,逼迫水师提督丁汝昌投降。丁汝昌、定远舰长刘步蟾先后自杀殉国。11艘清朝军舰被日军俘获,北洋海军灭亡。

3月4日,日军在辽河发动总攻,接替淮军的湘军同样无力抵挡日军的强大攻势,全线溃败。清朝已经无力再打下去,谈判求和成为唯一的出路。

丁汝昌

清朝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李鸿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过分相信了俄国人的承诺。

清日争端时,俄国人给李鸿章承诺说,必将说服日本撤兵,如果日本不听,俄罗斯将使用武力压制服从。李鸿章信以为真,因此在事件发生前没有及时增兵曹鲜,谈判期间坚持强硬立场,海战初次失利后,再不让北洋舰队出海作战,龟缩威海卫,被一锅端。

甲午战争并没有影响到俄国在远东的利益,怎么会出手相助呢?等到《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得到了辽东半岛,威胁到俄国的远东利益,俄国人赶紧联络了法国、德国,对日本施加压力,逼迫日本以三千万两白银的代价把辽东半岛归还给了清朝。

表面上看,俄国人在做好事,其实是为自己今后独占清朝东北利益清除障碍。

这件事也埋下了日后日俄争夺清朝东北的种子。

1895年3月19日,朝廷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公使带美国顾问科士达等人抵达日本马关,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开始谈判。对李鸿章来说,这是一场艰难而屈辱的谈判。

谈判期间,发生了一起事故,日本一个爱国浪人行刺李鸿章,使李鸿章面部受伤。这个有违外交规则的野蛮行为受到国际舆论的强烈指责,日本政府深感恐慌和耻辱,为挽回面子,匆匆忙忙地在李鸿章的病榻前签署了和约,即《马关条约》。

条约的具体内容就不说了,到处都可以查到。

甲午战争带来了诸多后果,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

首先是日本经此一役后,逐步崛起成为东亚地区大国。日本脱亚入欧的国策和清朝巨额的战争赔款加速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强大了国力,以至于在十年后的日俄战争能一举打败俄国,取得黄种人在对白种人的战争中的第一次胜利。

其次是朝贡体系被彻底打破,清朝由此进入现代世界体系。

最后是清朝人被打醒了,认识到自强运动中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强兵之路是不能壮大综合国力的,必须像日本一样全方位学习西方的各项社会制度才能真正的强大。

甲午战争之后,清朝的有识之士中赴日留学的陡然增多,特别是日俄战争之后,更多的清朝人赴日留学,全面学习西方的各种文化知识,学习日本的强国之路。

西学东渐中的许多学问,并不是清朝人直接从西方学来的,而是通过日本学来的。清晚期的慈禧新政,北洋时期的新政,许多都是从日本照搬过来的。

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认为,甲午战争使清朝“自强运动时代的光明希望至此黯然终止”。美国另一位同样著名的汉学家魏斐德也发出了几乎同样的疑问,“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中国的自强运动到头来怎么成了一场泡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