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学习当赶早
让孩子学会学习系列(16)
小孩子学习当赶早
写文章与生孩子
从前有个秀才,晚上灯前写文章,吭吭哧哧憋了大半夜,也没憋出几个字来。
一旁抱着孩子的媳妇替他着急:“难道你们写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要难吗?”
秀才生气地说:“那当然了,你们女人生孩子是因为肚里有孩子,到时候自然就生出来了,何难之有?我们写文章,肚子里却没文章,怎么能写出来?李白那么大的诗人都说了,写文章难,难于上青天……”
小孩子学习当赶早
故事虽然有些不雅,道理却是说得明白。画家画画,讲究胸有成竹,秀才要作诗,腹中当有诗书。
一个人才能的大小,取决于脑中东西(知识)的多寡,脑中东西(知识)越多,人越聪明,越富有智慧。
但是,一个人脑中的东西(知识)不是天生与俱的,而是后天学习的获得的。这个学习,不是等孩子长大了到幼儿园、学校里去才叫学习,这个知识也不仅是指算术、文字之类的书本知识,而是泛指一切的东西——之所以用“东西”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没有比这个词包含的范围更广,含义更深。它泛指一个人听到、看到、触摸到、感觉到的所有有形的、无形的一切物质,也包括人的思维和精神。
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刹那起,学习就开始了!它听到的每一个声音,看到的每一个物体都是他未来智慧的一部分。
“第一印象”最重要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如果你遇到一群人,以后再想起这些人的时候,你能记起的、印象最深的是你第一眼看到的那几个人;如果给你一百个汉字看一遍,你能记住的一般也是前几个……
这种“先入为主”的现象,在认知学和心理学上,叫做“首因效应”。 这正像你打开水笼头的那一刹那,水流最强一样,你第一次看到的东西,对你大脑的冲击也最强,在大脑中刻下的印痕当然也最深,在你大脑中的记忆当然也就最鲜明、最牢固,并成为你以后学习新知的基础。
当人们再学习也就是再接触到新信息时,首先会与大脑中原有存储信息进行比对,如果与原来的一样,就再压深一下原来的记忆印痕(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复习作用);如果与原来的不一样,大脑就会另找“新地方”存储。一个人脑中存储的东西越多,越丰富,当然也就也聪明,越富有智慧。
“首因效应”对幼儿至关重要,因为脑中没有前摄干扰,第一次“砸进”大脑的东西,会成为他一生发展的基础,左右着他一生的行为。
莫受小孩“不记事”误导
误区:有人说,人“记事”一般都在五六岁以后,再小时候的事情就记不清了。这种情况下,对刚出生的婴儿谈教育、谈学习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
注意,人们这里常说的“记事”并非“记忆”。“遗忘”和“记忆”都是人的一种本能。作为大人,你能记得去年的今天你吃得什么饭么?如果不是有特殊的原因,你一定是记不得了。但是,你一定吃饭了。
“筛选记忆”是人们大脑特有的功能。人脑记住的都是有用的信息,并化成人相应的技能,且这种技能随着人的成长、应用次数的增多不断熟练提升。而对于人的技能、情感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你手机里的临时文件,时间长了,就被自动删除掉了。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
《教育的目的》中说过:“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对幼小的婴儿来说,他们为什么“不记事”是因为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学到的东西太多,他们忘掉的都是无用的“具体事”,记住得却都是终生受用的东西,若非如此,我们的孩子怎么会一天比一天懂事……
结语:小孩子学习当赶早,早到什么时候,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小孩子就在学习了。作为家长,要想让自己的宝宝聪明,就不能只让宝宝“自学”,要有计划地让对宝宝进行教育……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下期分享“给未说话前的宝宝”学什么……)
本文为平湖一柱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