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山针灸六绝

专家简介

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教育家。辽宁开原县人,16岁矢志岐黄,深得名医马二琴教授、针灸家唐云阁先生之真传。后又于满州医科大学进修西医一年。22岁悬壶厂至今己五十六载,曾撰写十二种中医、针灸专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1954年出版的《简易针灸疗法》一书,对针灸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71年香港艺美图书公司再版了此书。1986年美国针灸杂志转载,引起了欧美针灸学者的 关注。所创眼针疗法,1932年获辽宁省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三等奖。曾任辽宁中医学 院教授,辽宁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室、眼针研究室主任,辽宁省中医学会理事, 辽宁省针灸学会委员。

针灸六绝

彭静山

针灸是一种验、便、廉的理疗方法。对某些病有特效,对某些病可以减轻症状,对某些病可以取得一时的效果,对某些病则根本无效。即或同样的病,同样的穴位和手法,其效果有的相同,也有的不同。所以会出现这样不同的结果,其原因要从医患两方面来分析:

从患者来说,病程有长短之别,病势有轻重之异,体质有强弱之殊,生活条件有优劣之差,思想境界有忧乐之分;生理方面,经络敏感度不同,耐力与恒心不同,所以方法虽同,疗效各异。

从医生方面来看,应该坚持经络学说,仔细地辨证施治,准确地配穴找穴,适当使用手法,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根据上述原则,归纳为针灸六要如下:

辨证精,取穴准,手法明,善妙用,病适应,贵于恒。

辩证精

临床中,针某穴治某病,有时有效,有时无效。细究其理,不出辨证。例如:侠溪是治疗眩晕的名穴,对肝阳上亢的眩晕有效,对血虚与痰浊的眩晕则少效或无效。简单的牙痛,若不仔细辨证,仅凭“合谷”与“内庭”,有时就要失败。如下牙痛,因齿龈炎或牙髓炎而发,若不取脾经或肾经的穴位,只针合谷是治不好的。看来,验方取穴,只不过是取穴方法的一种,不能随意滥用。只有辨证施治,方可提高疗效。

辨证施治是针灸的精华。理想的治疗与效果,来源于明确的诊断。临床上取穴配方要符合治疗“法则”。治疗“法则”的确立,离不开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因此,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辨证施治是针灸治病的关键。

辨证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两者看来是吻合的,有这样的病,就有这样的证。但不同的病往往也有相同的症状。如虽系腰痛,有因肾虚而致,有因外伤,或风寒湿与其他疾病所引起。

若诊断不清,就提不出有效的具体治法。仅靠“委中”,疗效不能满意。因此,既要辨证,又要辨病。辨证,既包括诊察所见,又包括内外致病因素及病位,因此,要全面而又具体地判断疾痛在这个阶段的特殊性质和主要矛盾。

辨病,就是按辨证所得,与各种类似的疾病鉴别比较。这样,才能正确深入地掌握疾病的实质,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不至于被表面假象所迷惑。另外,还要灵活掌握标本缓急的关系,密切注视症的转化,为治疗提出可靠的依据。

取穴准

取穴不准,未得其真,或偏离经络,恐难获预期针感和效果。未刺中穴位,既或选穴配方再妙,手法再纯熟,也无济于事。

有些穴位,非采用特殊方法不能取到。如取膏肓穴时,肩胛骨不展开就取不到正穴。取养老时,不转手向胸,也取不到正穴。背部俞穴,若不认真数摸椎骨也找不准,只凭肉眼观察容易有误。因此,一定要熟知和掌握经络的循行和经穴的部位,及一些经穴的特殊取穴方法,这是针灸医生的基本功。

另外,选穴配方,应力争少而精,不应繁杂。必要的取用,不必要的不用。一针能治愈最为理想。但对疑难病有时亦取用七、八穴或更多,这是因病情而例外。假如盲目乱针,就有导致病情恶化的可能。如三叉神经痛,在患处乱刺,会使疼痛加剧。针次髎手法不当时,会使坐骨神经痛的疼痛更重。

另外,对左右穴的筛选,取双穴还是取单穴,取健侧或患侧,皆应准确恰当,方为有效。左右穴位的选取时,必须依该病所出现的经络失调情况,选取最易促使经络恢复相对平衡的穴位。如右腿痛,检查经络,发现右足少阳经为实证,左侧为虚证,那么取阳陵泉时,若单施补法,可取左阳陵泉;单施泻法,可取

右阳陵。若取双穴时,可左补右泻。

在病情复杂的情况下,出现多经病变,或假证,或同一症状而不同经病,此时,决不能草率地随病取穴。一定要仔细进行经络检查与辨证,为选穴配方提出依据。

手法明

针刺时,要施以正确的补泻手法,才能调整阴阳、气血、经络虚实使之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若手法不明,即补泻不清,难取良效。

针下得气,是施行补泻手法的首要条件。针下不得气,就不能运用手法,需要查明原因。如属取穴不准,要及时纠正针刺方向、角度与深度;属病者体质或病情的缘故,可用手循经点按,以催气至。有的病者对针感反应不敏,这需医生凭持针的指腹来感知针下的情况。如针下沉紧,即谓得气。

施术时,医生要聚精会神,掌握运针时机、针感、刺激量和病者的反应,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机械盲目地作些无用的手法。

善妙用

临床中,选穴配方,贵在随机灵活,加减配合。如胃脘痛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

当痛及少腹与胸胁时,即要选配肝经穴位;若出现胀满、纳呆、消化不良时,要选配脾经穴位。这样按病机加减用穴,比单守主穴效力显著。对于验方,也不可机械地搬用,既要符合辨证,又要符合病机。如:人迎、太冲、合谷是治疗肝阳偏亢而眩晕的一张良方,但对肾阴虚或痰浊的眩晕即不易获效。即便症状有所缓解也是暂时的。

另外,取穴的多少,先后次序,刺激量的大小,都要细心推敲,才能发挥治疗效应。每次治疗前后,都要细心检查经络的失调变化,为治疗提出可靠的依据。这是提高疗效不可忽视的一环。

病适应

针灸治病虽广,但有其适应症。对非适应症或禁忌症,盲目地乱针妄灸,不但不能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反会影响针灸的信誉和损伤其真正的价值。

适应症的选择,是取得疗效的基础。疗效的程度随其病种与病情等出现差异。针灸适用于功能失调的疾患。

对某些器质性疾患亦有一定的疗效,如视神经萎缩、小儿麻痹后遗症等。对一些慢性炎症、传染病如菌痢、百日咳、肝炎等;寄生虫病如疟疾、蛔虫等均有一定疗效。

非适应症: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恶性皮肤病、血友病、败血症、失血或过敏性休克、急性腹膜炎、坏疽、恶性热性病等。但在治疗需要或可能的情况下,作为一种整体疗法或辅助治疗,亦未尝不可选用。如在气血虚弱而津液未全衰竭的情况下,施用灸法,还有一定的效果。

贵于恒

“针多少次能好?能不能治好?治好了能不能再犯?”临床中经常听到患者这样的问话。

作出准确的回答实在困难。倘若不综合掌握正邪双方的关系、病者的内在与外在条件、恰如其分的治疗方法,医生就更难回答了。

疗效的取得,需要医生和病者付出辛勤的劳动。尤其是对疑难病症、慢性病的治疗,不能一蹴而就,急欲求成。贵在持之以恒。针灸治病,在于调整和激发体内的抗病能力。而这种抗病能力的产生或增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因此,医生和病者都在为激发抗病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激发得力的,疗效就好,激发不得力的,疗效就差。医生要精研于技术,热心于病人。病者要密切配合,遵照医嘱,接受治疗,加强锻炼,增强体力。不能因为暂时的无效而停止治疗。

当经过几个疗程不见好转时,要重新审查治疗方案,看是否正确。不正确要进行修改,正确要按方坚持治疗,待抗病力增强,方见效果。

(0)

相关推荐

  • 【中医科普】一探“灸”竟,针灸的神奇之处!

    中医--针灸 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它通过针刺经络和穴位来治疗疾病,由于经络是看不见的,这就为针灸增加了一些神秘感. 中国传统医学,健康的身体取决于一种极其重要的能量循环,这就是身体中的"气 ...

  • 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无价之宝)

    摘要: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15岁学医,师承出身,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 ...

  • 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摘要: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15岁学医,师承出身,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 ...

  • 彭静山针灸十二法

    彭静山针灸十二法

  • 彭静山针灸十八绝招。

    彭静山(1909-2003),著名针灸临床家.15岁学医,师承出身,22岁时开业行医,临证近70年,精通内.外.妇.儿.针灸,提倡针药并用,临床经验丰富.60年代,彭静山先生因遭受迫害而失去听力,在此 ...

  • ​彭静山针灸捷效经穴歌

    ​彭静山针灸捷效经穴歌诀 头面颈项部病症: 面口针合谷,眩晕配太冲:风池清头目,颞痛太阳攻.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目疾睛明取,承泣球后同.牙关面颊症,下关与翳风:口眼歪斜疾,地仓颊车从.阳白羽四白, ...

  • 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招

    文中汇集了彭静山先生针灸秘传的十八个绝招,相信对您有帮助......     一. 身柱妙用 身柱 shen zhu 督脉第十二号穴 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采取坐位 ...

  • 彭静山老师:针灸疗法的“七方十剂”

    导读:"大匠诲人,必以规矩--详立规矩,学者则有阶可升",这是<温病条辨>凡例中的话.方有"七方十剂",而针灸的"七方十剂",小 ...

  • 彭静山:针灸的“七方十二剂”

    杏林妙技 杏林翘楚,中医妙技. 关注 針推承傳 中医针推技能传承. 关注 針推薈萃 针灸.推拿.正骨.拔罐等. 关注 承傳岐黃 承傳岐黃,传统中医 关注 針推頻道 中医针灸.推拿 关注 承古灸道 承传 ...

  • 针灸大师彭静山:这些艾灸秘诀请收好!

    彭静山,针灸专家(1909-2003),奉天(今辽宁)开原人.自幼从师学医,后开业行医.建国后,历任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教授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副院长.善于运用针灸术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