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留三分,方显人间真味
吴芾诗云:古人贵慎独,举世知音希。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是讲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以及一个人的品行操守,也是指一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
“慎独”一词出自《文子 精诚篇》:“圣人不惭于景,君子慎独也,舍近期远,塞矣。”
“慎独”之意是说,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的监督,就能够有效的控制住自己的欲望,邪念,心境。
而在儒家著作《礼记 中庸》也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其意是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能够在别人还没有看见的情况下,能够慎重行事,在别人没有听到的时候,能够保持头脑的清醒。
人最隐蔽最珍贵的东西不在外表,而是在内心。而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涵养、素质;最细小、最不起眼的东西,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与灵魂。
慎独之贵,贵在言行一致;慎独之妙,妙在表里如一;慎独之好,好在净化心灵。
方回诗云:
久经始慎独,八目正乃修。
懂得慎独,可使自己不受外界的不良诱惑,使自己能够踏实做事,坦荡为人;
能够慎独,可使自己抛弃私心杂念,常倾听民众之言,
严于慎独,可使自己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不染一尘;
勇于慎独,就会懂得做人要诚信,为官要清白;
善于慎独,就会知道,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不是能够获得多少财富,而是如何作自己的主人。
喧嚣与慎独也许同样难熬,但如果必须选其一,那么,我就会选择慎独,因为它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
慎独是一种情操、修养;是一种坦荡、自律;自强、自信;
慎独能够使我们排除外界的干扰,学会宽厚,容忍、理解,懂得习劳、求仁。
世界没有你喜欢的样子,只有你看不厌的风景;
如果你真的懂得了慎独,便进入了人生的主境;
岁月只因为留白而简静,内心只因丰盈而安宁。
红尘陌上,到处是奔波的灵魂,只有恪守慎独,才会得到真正的安稳。
金缨说:“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以慎独。”
慎独可以安心、净清;可以求仁,也可以养性。
人活在这世上,如果只为钱、权、色、名、利,那么,是体现不了人生的价值的。
因此,当学会慎言、慎微、、慎独、慎行。
有的人因为虚荣心太强,或是修养太差,总是管不住自己这张嘴,开口就伤人,得罪人。最终自寻烦恼,引火烧身。
因为人、处世,提倡慎言。
谚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话不投机六月寒。”
祸从口出,导致无尽的灾难。因此古人说:“慎言以养其节,节食以养其体。”涉世之慎言,可修己以清心,可立德而养性。
所谓的慎微,那是对事物的一种谨慎的态度,而不是心胸狭窄,小气之行径。
老子认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特定的情况下,知道慎微,控制自己,往往有很大的益处和收获。
欲成大业者,当谨于心,慎于言,善于行。
有句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在这纷繁的世间,诱惑无处不在。有金钱的诱惑,有权力的诱惑,有名利的诱惑,有美女的诱惑。
而能够慎独,那就能做到,面对金钱不会动心,面对权力不会握眉,面对利禄,不会折腰,面对美女,不会乱情。
慎行,是一种风度,一种儒雅,一种大气。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慎行无疑是体现一个人的央心,意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操守,精神。
人生在世,讲的就是一个“慎”字,慎欲、慎友、慎重、审慎、慎婚、慎秘、慎修、慎独、慎问、慎举、慎真、慎愿、慎敬、慎命......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谦而不忠乎?与朋友共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曾子慎独的品德;
“修身可八圣,悟道可进神。”这是王逸竹慎独的心境;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便无余事。”这是朱之瑜慎独的品行,
“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这是刘宗周慎独的精神。
因此,古人十分推崇君子慎独。而在今天,就是告诫人们,无话为人,处世,或是作官、经商,都要小心谨慎,随时戒备自己的内心,控制自己的欲望,减少私欲。
自觉修养自己的言行,以此来抬高自己的道德,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