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文/王玉梅 2024-08-04 10:08:30 我的父亲母亲不知是何原因让我萌生了写这篇文章的念头,可一旦提笔发现竟停不下来,都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无疑我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这一切的根源都要从我的父母说起。关于父母相识、恋爱、结婚很多细节都是从外婆口中得知的,母亲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家境优渥,外公早逝,外婆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母亲,一生都未再婚,母亲生下我和哥哥后,外婆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和哥哥,关于这些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写一篇关于外婆的故事,在我心里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人,这里就不赘述了,母亲的童年过得肆意而潇洒,没有因为外公的去世而备受歧视,因为外婆用她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母亲撑起了一片天,结婚前的母亲没吃过苦,也没受过委屈,眼里、心里都是生活的美好,许是外婆美好而坚强的性格影响了母亲,母亲很善良,任何事情都很乐观,你愿意对我好,我就愿意陪着你吃苦、陪着你把生活过好,这也才有了父母的相识。他们的相识没有偶像剧里的曲折和浪漫,外婆当年相中父亲起初只是因为父亲参过军,当年在我们那个农村“兵哥哥”特别受欢迎,更何况父亲还是一个长得不错的“兵哥哥”,父亲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奶奶过世的早,爸爸从小很独立,生活的规规矩矩,很多年后听外婆说起当年的情景还总是笑眯眯,我想这可能是对父亲作为女婿的认可吧,当年母亲其实是不愿去相亲的,可也没敢忤逆外婆的意思,终是勉勉强强的去见了父亲一面,就是这一面之缘,父亲一眼就相中了母亲,或者更确切的说他们一眼就相中了彼此。父亲家境不好,爷爷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能力都放在了他的哥哥姐姐身上,到父亲这已然帮不了多少忙了,外婆也曾为这打过退堂鼓,好在父亲的坚持为自己赢回了母亲,他们结婚的好多家具都是母亲陪嫁陪过来的,父亲总觉得亏欠了母亲,刚结婚那几年父亲农忙过后年年出去打工,总想着为母亲重新盖几间漂亮的瓦房,几年的辛苦攒下了不少钱,外婆看出父亲是个老实肯干的人,也终是不忍他们受苦,加上外婆的帮助,父亲拿出所有的积蓄盖了几间瓦房,终于有个家的样子了,后来母亲怀孕生下了我哥,家里农田多,母亲不忍父亲一人在农田没白天没黑夜的忙活,出了月子后就跟父亲一起下田干活,哥哥便交由外婆一手照顾,两年后我便出生了,那时候的农村重男轻女还是比较严重的,可能是因为我有个哥哥了,我的出生还是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欢乐,母亲那时候觉得有儿有女人生都圆满了,当然这都是外婆讲给我和哥哥听的。我和哥哥的童年过得很潇洒,虽然家里不算富有,但在父母的精打细算和辛勤劳作下日子终归是越过越好了,当然母亲作为独生女的小脾气在平淡的日子里还是时不时的出来矫情一下,从我记事起,从来没见过父亲跟母亲红过脸,更多的时候是母亲张牙舞爪的吵吵两句,父亲这时候总是把沉默是金发挥到了极致,待母亲火气稍微下去了父亲总是有法子哄得母亲咯咯大笑,所以父母的每次争执我和哥哥从未觉得害怕,现在想来反倒觉得他们的每次争吵都在加深对彼此的感情,很多人都抱怨生活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是我们太不容易得到满足,也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母亲天生乐观的个性让这个家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好似生活中从未有过苦难,我们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幸福,当然那个时候的自己还不知道这是幸福,很多年后回想起来总是忍不住嘴角上扬。家庭教育影响着人的一生,父亲高中毕业,据说是当时高考前奶奶过世导致父亲没有继续自己的学业,当时家里情况不足以继续供父亲读书,于是父亲便参军了,许是那是留下的遗憾想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圆满,我和哥哥的学习在家里总是头等大事,哥哥从小就很优秀,各项成绩总是让父亲很满意,我虽不及哥哥优秀,却也较劲般努力的向哥哥靠近,哥哥上大一的那一年,我高二,父亲总是让哥哥跟我讲外面的世界有多好,每次寒暑假回家的时候总是给我带很多我见都未曾见过的东西,我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学习更加带劲,高考成绩超了一本线25分,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父亲母亲查成绩时双手握着老式电话机时的表情,那种自豪和开心到现在想起来都让我心里溢满暖流。哥哥和我双双考上大学的事情在村子里传了好久,毕竟在那个时期的农村一家出两个大学生很不容易,这件事让父亲和母亲高兴了许久,甚至可以说这种骄傲和自豪感从未消失过,离开家的我们像放飞的小鸟,外面新鲜的世界和新鲜的事物让我和哥哥迅速成长,现在想想也就是那个时候跟父母的沟通渐渐变少了,总觉得父母见识的少很多事情说的也未必对,那四年的时光仿佛过得特别快,一眨眼我和哥哥都已经毕业工作了,回家的时间就更少了,我们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陪同事、陪朋友逛街,却唯独淡漠了亲情。2010的冬天,一个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夜晚,一个陌生号码打电话告诉我哥哥出了很严重的车祸,偷偷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却很笃定的说肯定是骗人的,我想也是,哥哥那么厉害的人怎么可能出车祸呢,可是很快,哥哥的同事就打电话确定了这个消息,我没敢告诉父亲,连夜偷偷赶往南通,在ICU见到哥哥的那一瞬间我感觉天都塌了,那么厉害的哥哥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我和哥哥的感情一向亲厚,可以说哥哥一直是我努力追赶的榜样,每每在我彷徨的时候他总是能有办法让我坚定信念,医生告诉我哥哥伤的很严重,必须得通知父母过来,我给父亲打电话,没敢告诉他哥哥的真实情况,只是跟他说哥哥出了点事,需要他来一趟南通,父亲瞒着母亲当天就赶了过来,看到哥哥的那一瞬间,父亲那长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泪水,我想不管过去多少年我都会记得那晚陪父亲坐在ICU门口的场景,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只是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哥哥能撑过这一关,那一夜,我们在门口看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那响彻医院过道的哭声让人不寒而栗,万幸的事,哥哥挺过来了,在ICU的第三天哥哥醒了过来,到底是年轻,很快便转入了普通病房,医生说哥哥太幸运了,头和颈椎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好在不会造成后遗症,那天父亲打电话才把实情告诉了母亲,母亲坚持要来,在我们的多次劝说下才肯作罢,外婆一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哥哥整整养了一个月才出院,回家又养了两个月,也就是那一次我突然发觉父亲老了,以前万事冲在前面、替我拿主意、替我遮风挡雨的父亲竟对我生出了依赖,事事总要问过我,唯恐出了差错。后来听哥哥说,最难熬的不是我们,是不知道实情远在老家的母亲,见到哥哥那一刻母亲泣不成声,哥哥说从来没见过那样的母亲,憔悴的仿佛老了十岁,那之后哥哥总对我说有时间多回去陪陪父母,至少经常打电话和他们聊聊天,可那时候的我们年轻气盛,意气风发,总是有各种各样忙碌的理由,又怎会向父母那般时时把我们放在心尖上。这里有一个插曲要插播一下,哥哥车祸住院的那一个月,由于上班的原因,很多时候都是父亲一人在照顾哥哥,父亲心疼我周末奔波于两个城市,总是千方百计的阻止我,父亲一辈子勤俭,除了在我们身上花钱不心疼,对于自己总是过于苛刻,刚开始那些日子父亲每顿饭都是瞒着哥哥对付过去的,我嘴上不说却也打心里着急,这时候一个重要的人物出场了,我大学同宿舍的闺蜜正好是南通人,在我不在的那些日子里,闺蜜总是想着法子给父亲送去可口的饭菜,也就是这一次的阴差阳错她成为了我的嫂子,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全家都甚是满意,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因祸得福,我一直都觉得遇到嫂子是哥哥的福,当然这里面最满意的还有父亲,他总说小王(我嫂子姓王)善良。哥哥和我前后相隔一年结婚,孩子出生后母亲便跟随哥哥到南通照看孩子,父亲还是坚持在家种田,说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不如家里自在,我们也没有过多的勉强,母亲两边间隔的住着,跟嫂子相处的也还算融恰,毕竟两辈人生活在一起难免有摩擦,父亲总说你母亲这个脾气也就是你嫂子善良不跟他计较,我总呵呵的笑,母亲的命确实好,到哪里都有人宠着,可是父亲还是诸多不放心,总是旁敲侧击的让我在中间多调和调和,相安无事的过了几年,但世事又怎能如常。外婆的年龄越来越大,虽然身体还算硬朗,父亲很孝顺,一人在家也将外婆照顾的很好,可母亲总不在身边,外婆的思念让我们心生不忍,那年夏天,哥哥嫂子带着母亲和两个孩子回家过暑假,不知是何原因外婆竟摔了一跤,送去医院的时候,医生说外婆属于中风,很有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我们坚持将外婆转到市里最好的医院,但结果远比我们想的还要糟糕,医生说老人年龄大了,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衰竭,就如同瓜熟蒂落一般,最多还有三个月的寿命,医院也不建议继续治疗,那一年外婆94岁,母亲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毕竟外婆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奔波了半个多月,我们把外婆接回家,母亲没日没夜的伺候着,嫂子辞职专程在家带两个孩子,不知道算不算奇迹,外婆回家后的一个月后除了不能下床行走,饭量什么的竟都恢复如常,外婆又过了两年,在这两年里父亲母亲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外婆身上,于他们而言,外婆的一生都给了母亲和这个家,外婆的离开让我们全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沉浸在悲伤里,直到现在我坐在门前,总觉得一抬头外婆就会从巷子的那一端提着那个竹编的篮子笑呵呵的走过来,篮子里面全是我和哥哥爱吃的东西。外婆过世后,母亲没有随哥哥再去南通,和父亲二人在家种种田,日子过得很平淡,外婆去世后的一年,2018年3月,父亲打电话跟我说母亲生病了,医院检查说很有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当时脑子里的反应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只有一个信念,母亲不能有事,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我陪着母亲在医院下面散步,哥哥陪着父亲去看的结果,这一次我们没有得到命运的眷顾,母亲确诊是子宫内膜癌,需要做子宫切除手术,手术后还要看情况配合化疗,谁也不知道会怎样,父亲是崩溃的,我和母亲在楼下等了很长时间他们才出来,父亲走过来,拉起母亲满是皱纹的手,耐心的说着谎言,母亲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反倒宽慰父亲,哥哥说那个说好的谎言父亲在医院来回说了好几遍,因为我们知道父亲不曾对母亲说过一句假话,父亲瞒得很用心,细枝末节都未曾放过,母亲有高血压,手术因此推迟了几次,医生说再这样不行,病人来回折腾受不了,要让病人放松,父亲让我出去买了一大束鲜花,母亲素来爱花,手术前的那个上午母亲在病房里围着花来回溜达,下午的手术如期进行,漫长的等待之于我们都是煎熬,父亲更是坐不住,一遍一遍的在手术室门口踱步,手术后母亲又在手术室待了将近四小时,因为高血压的原因一直在观察,母亲被推出来的时候双唇发紫,不停的在哆嗦,父亲很奔溃的哭了,这么多天的伪装终是在母亲看不见的地方爆发了,手术腹腔水的检测结果还算好些,癌细胞并未扩散,但化疗少不了,我不忍父亲再绞尽脑汁的跟母亲找理由,我跟母亲说了化疗的事,但却未曾提化疗二字,母亲也并未多问,她相信父亲,父亲不想多说她便不问。母亲共化疗了三次,化疗的过程是痛苦的,第二次的时候头发就已经掉光了,父亲让我给母亲买假发,还唯恐母亲不满意,来来回回的挑选,竟让他找到了和母亲发型一样的假发,给母亲的东西父亲从来都是要最好的,母亲出院后多是父亲陪伴在侧,那些母亲痛苦呻吟、疼痛呕吐的时候,父亲感同身受,那段时间,父亲一心扑在母亲身上,田里的地都荒了,父亲也未曾留母亲一人在家而出去劳作,总是变着花样的给母亲做好吃的,三次化疗后母亲的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父亲的脸上总算有些笑意了,那段时间母亲虽胃口不好,但因为照顾的周到,气色一天好过一天,母亲几次的复查指标都很好,我们悬着的心总算有了着落,母亲感念父亲,虽嘴上不说,但我们知道这个经过苦难的家比之前更相爱了。2020年春节年初二我和老公带着女儿像往常一样回家过年,这个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一个春节,初二刚回家村头的路就封了起来,哥哥有事初七就急急忙忙回了南通,我们由于企业复工推迟打算晚几天回去,不曾想这一晚竟在家待了一个月,我很欢喜这样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时总是忙忙碌碌,我向来知道父亲在意母亲,却不曾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父母亲的爱竟如此细致,母亲生病后家里的重活、累活父亲更不让母亲碰了,每天还要监督母亲跳绳,傍晚陪母亲打打羽毛球,去菜园逛逛,吃火锅的时候父亲的筷子总是忙碌在锅和母亲的碗之间,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父亲总是记得特别清楚,他们还是喜欢拌嘴,母亲还是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架势,父亲总是云淡风轻,拌嘴归拌嘴,却从未见他俩红过脸、生过气。我想这便是世间最美的感情了吧,互相疼惜,彼此搀扶,走过余生,现在的我虽然过着并不算富足的生活,但我很幸运有一位爱我的丈夫,一位可爱的女儿,日子过的恬静而安稳,每每都会生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充满爱的人生看世界都是美好的,余生,愿我们看开、想开,光阴深处、岁月静好. 赞 (0) 相关推荐 孩童时的那些事儿 孩童时的那些事儿 初夏,我在哥哥家 作者:袁海善 在丁香和玫瑰花飘香的初夏,我和老伴又到了黑龙江嫩江县我的哥哥家. 前年,我和老伴曾来嫩江看望过哥嫂.临走时,哥哥问我:"还能再来一趟吗?"那声音分明有些凄凄然.我抬头 ... 韩雪丽:务实和梦想(外一章)|故事 马亚利:来吧!我们一起读书吧! 文/韩雪丽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小云的成绩,不上不下,高中吧,只能是普高. 母亲有些发愁. 老师劝他们考虑三加四,或者三加二,孩子压力轻些. 父亲愿意让孩子上高中. ... 为了养老,87岁的父母被迫分道扬镳,我哥俩这样做,被很多人责骂! 文:张孝麟 图:来自网络 父母生养了我们三个孩子,两男一女,我是父母的二儿子,我姐姐早在10年前,就因为和姐夫吵架喝农药自杀. 哥哥在县城的邮政部门工作,而我从事建筑工程监理,一年到头跟着工地跑,工资 ... 【乡土文学】龚会琼||六月的心事 六月的心事 文/龚会琼 当我得知父亲从楼上摔下来的消息,正好是"六一"儿童节.我当时正陪着班上的学生在武汉文科生态田园参加体验活动,教他们翻地.栽辣椒和种玉米,这些都是我童年喜欢的 ... 那年,大嫂和父母大吵一架之后,老死都不相往来! 文:人生百味 图:来自网络 我是今天上午从姐姐那里,知道了大嫂去世的消息.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没有一点波澜.不是我心狠,也不是我面对别人生死的麻木,是因为我对大嫂没有什么感情,确切的说我有点 ... 惜春,愿你修得来世被惜 作者:玉儿姑娘 曹公太珍爱红楼,这部书稿就是他的命,或者说是他精神上的女儿,要梳妆打扮到最美.可惜,天不假年,终究留下了残稿,前八十回也留下了Bug.再加上那明批的丢稿子----唉,真不知道该说他老人 ... (第1619期)新人驾到:留声机的故事【陈兰英】 国庆前夕,长青同学为女儿的婚礼设宴庆贺,同学们在一起热闹.忙活了好几天.闲聊中,晓红提起了我家曾经的留声机,一下勾起了我遥远的回忆. 记得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平常的日子,哥哥买回一台收音机,吱吱哑 ... “生不能由我,死一定要由我”:面对死亡,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 全文共 8583 字,阅读大约需要 17 分钟 编者按: <最好的告别>一书的译者彭小华,在2020这个疫情之年,从美国飞回中国,面对着生命中一场漫长的告别:她91岁的老父亲生命垂危,已接 ... 生活最后都会风平浪静 生活最后都会风平浪静 作者∣竹鸿初 编辑∣荒烟茶生(ID:miaoxu0316 作者:竹鸿初,原名宋羽,文字爱好者,喜欢听歌看书骑自行车,文字散见于各文学网站-- 人到了什么年龄就应该做什么事.2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