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散忆长安桥(中)桥西篇
作者:潘军
长安桥桥东介于北塘米市与老北门之间,这里的一街(北大街)、五弄(笆斗弄、坛头弄、游弄、布行弄、小猪弄——以买卖小猪出名,后人嫌其不雅,改名小邾弄)、五沿河(北塘沿河、麻饼沿河、桃枣沿河、芋头沿河、茅蓬沿河)处在城乡交通要道上,是热闹的商业区。过长安桥往西主要是居民区,这个片区有近万居民。既有深宅大户的传统望族,也有挤满了'滚地龙”条件恶劣的棚户区。更多的是一般百姓居住的普通小街巷和小弄堂。
虽然这一片都是老百姓聚集的居民区,以住户为主,但是长安桥毕竟是每天有上万人进出的要道,靠近西面桥堍的一段似乎是桥东商业街道向西的延伸,也有比较多的店铺,颇为热闹。桥堍左边并排着潘公兴肉庄、龚长兴糕团店和全昌烟酒店,在这三家店铺的楼上是长春楼书场。桥脚边有一张一米来宽的木楼梯,是长春楼书场的专用通道。街对面是潘公兴肉庄的杀猪作和烧熟肉的工场,旁边有王荣庆白铁匠店、王和尚生面大饼店。
从长安桥西桥堍向左拐是南尖,向右拐是北尖,正对着桥的是横街。横街口有个过街的骑楼叫'子孙楼”,至少是清代时期的建筑。据说早年由当地士绅和居民筹款共建的。楼上供着观音菩萨等,附近百姓常登楼祈求祷告。1952年为拓宽街道方便交通被拆除了。
子孙楼下面是王金林油货摊的專用摊位,'油货“就是现在说的卥菜。过子孙楼就是金记手推馄饨店,每天猪骨吊的鲜汤里盛着白莹莹的馄饨,上面撒着金黄的蛋皮丝,咖啡色的豆干丝,碧绿的蒜叶或葱花,光颜色就非常诱人。金记手推馄饨皮韧馅大,很有名,常有远道慕名而来的食客。当时的服务也尽心,虽然是馄饨店,只要客人开口,有求心应:黄酒、白酒是常备的,馄饨里加个水铺蛋,来盆烫干丝,来份炝猪干或者活炝河虾都是一句活的事。
长春楼书场白天是茶馆,茶客可以临河临街饮茶品茗,也可以喊伙计叫外卖的馄饨、面、点心。晚上开篇说书,琵琶弦子叮咚作响,唱声婉转嘹亮,说表哀怨铿锵。凡是请到了'响档',总会加演日场。我记得上海名角严雪亭、蒋月泉、张鉴定、张鉴国……都曾到过。当时无锡书场众多,仅长安桥附近就有长春楼、长乐、同羽春、五福楼等五六家。书场的竞争激烈,每家都争着聘请名角、响档。旧社会习惯用铜钿银子铺路,一是增加劳酬,二是提高伙食标准。解放后政府为规范市场,对各书场作出了限制,当时规定,说书先生每天的伙食不得超过3元。在人均生活费每月8元的五十年代初,每天3元的伙食不要太好!但是说书先生也并不全都是能用钞票请得动的。有的书场场子大,设施好,讲规矩,有秩序。比如书院弄的明远书场,几乎每个星期都有大腕名角。有的书场沿袭旧茶馆的老习惯,说书时人员来回走动,大声闲谈,热毛巾在头顶上飞来飞去,影响演出效果,当然就请不了响档。
这一带每天最早亮灯的是潘公兴肉庄。这是我祖父就开始经营,后来交给我父母的店铺。每天清晨四点不到,桥堍下的杀猪作就开工了,尖厉的猪叫声划破清早的宁静。
五点多钟一排杀好的白条猪就挂在店门口。六点不到,各个厂矿企业饭店的採办就纷纷前来提货。七点钟一过,买菜的百姓就先后上街来了。九点多钟,整条街弥漫着酱排骨的香气,从空气中就能闻到咸堂堂、甜笃笃的熟肉味道。十点不到,刚才卖生肉的墩头已收拾得干干净净,明亮的玻璃柜里排列着一只只洁白的搪瓷方盘。腾腾冒着热气的酱排骨、酱炙肉、酱肚、醬肠、绕肝分门别类,摆放得齐齐整整。旁边厚厚一大叠散发着清香的干荷叶,那是供顾客盛放熟肉用的。
龚长兴糕团店为了确保糕团的品质,糯米都由固定的地块定供,米粉都是自家用石磨磨制的。家里不管老小,只要有空,都得动手参与磨粉。小时候我也曾到他家帮过忙。
解放以前无锡共有十多家全昌烟酒店,可能是国内最早的连锁店。位于南尖街口的全昌是长安桥地区最主要的烟酒店。每家必用的盐、酱油、酸醋、黄酒、白酒,甜面酱……冬天吃的辣糊都有零拷,便宜实惠,虽然生意不大,却也应接不暇。印象最深的是小瓶装的洋河大曲(老秤四两)一毛六分钱,老酒客常喊:'来两个`小手榴弹'。'店里有公用电话,伙计忙不过来,就让我们这些小孩帮着传呼,每次可得一分两分'脚步钱”,吸引着我们几个小孩常到他们店里转悠。
从桥堍往南是南尖,往北是北尖。南尖的街面较宽,约四、五米,北尖只两米左右。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宽阔的南尖除了全昌烟酒店之外,只有一家铁匠铺、一家染布的作坊,还有一家石作,街上空空荡荡,没有什么商店?而窄窄的北尖却挤满了老虎灶、剃头店、徐记纸扎店、陈记豆腐店、杨阿三槽坊、吕记柴行、德生祥碗店、通用螺丝厂、大成煙厂、金记纸铺,还有好几家石灰行,一直到拐角处的王世琦诊所,几乎每家都是商铺?
一位老邻居说:旧社会十分看重水运,北尖虽然入口比较窄,但是靠河的一面没房子遮挡,每家的大门都朝着河面,门口有路,路边有码头,既能行人,又便于用船运货,商店就多;南尖虽然街道比较阔,但是左右两面都是住户,只便于路上行走,不便于水路交通,商店就必然少。老人的分析入情入理,我听后才恍然大悟。
北尖左转弯是茅蓬沿河,据说最早一直是生产销售船蓬船帆等船上用品的市场,故有此名。但解放前后已不见了蓬帆店影踪,大多成了货栈,仅有几家绞绳卖绳的店,或许是当年船上用品店的余脉。对面是北塘沿河的山货行,门前排满运送农副产品旳船只。茅蓬沿河只一百多米长,竟有四个摆渡口,可见当时交通之繁忙。那时端阳各镇的龙船都在黄埠墩集中,然后向莲蓉桥、西门桥进发。有的龙船上扎了几层高台,过热闹地段还表演从高台向河里跳水。茅蓬沿河是必经之道,常常观众拥堵。
这张当年龙船的照片,由已经珍藏了几十年老邻居提供。在此,深表感谢!
横街是西桥堍正对着的街,酱园弄是与横街垂直的一条弄。据说早年这里曾经是一片排满醬缸的晒醬大院子。后来造起了房子成了弄堂便叫醬园弄。酱园弄的蔡家是名门,蔡虎臣毕业于交通大学,积余中学的首任校长,他的儿子蔡承志也毕业于交通大学。酱园弄底里有一栋四层的大楼,还有很大一片辅助用房,解放初期曾经是无锡市委党校。后来改成了江南石粉厂,再后来就成了通用机械配件厂。‘
横街上住的基本都是世居的老居民,大多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其它的街弄都是弹石路面,高低不平,只有横街是由青砖竖着鋪成'人'字形的图案,既平整又结实,夏天感觉还特别荫凉。横街上的大户有汪家、许家、丁家和邓家,他们的祖上都曾显赫过。这些人家的房屋又宽阔又进深,后来有的成了居民粮油供应站,有的办起了工厂,还有的被经租了。
说起长安桥地区的名门,最有名的当属茅蓬沿河的钱家。我曾经看过他们的族谱。在清朝初期,武肃王钱镠的24世孙就在长安桥茅蓬沿河定居了。至今这里的钱氏子孙已经近40世了。钱氏在这里至少已经生活了十几代,300多年!钱家住在这里的历史长,子孙多,房产的范围不小。从茅蓬沿河起,到茅蓬弄,一直到横街,很大的一片全是钱姓所有。前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就是茅蓬弄钱家的房西。住在横街的钱敏是无锡市首任市委书记,后来曾任重庆市委书记、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
这是首任无锡市委书记钱老
前横街在横街前面,比横街短多了。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户姓陆做油篓子的作坊。旧社会没有塑料桶,存放食油都用缸,运输很不方便,为运输较贵重的液体发明了油篓。先用竹篾做成竹篓,再在里外涂上填料,糊上一层又一层牛皮纸,反复刷上桐油,待桐油阴干,不漏水,油篓便制成了。后来有了塑料桶,油篓被淘汰了。
前横街往西是祝栈弄。因祝家的储物货栈就在弄边,故名祝栈弄。在北塘大街上也有一条同名的祝栈弄,也为祝家所有。祝家在市中心的岸桥弄还有不少房地产,是无锡的望族。一辈子醉心于音乐的祝世匡先生就住在长安桥祝栈弄里,他酷爱音乐,精通中西乐器,曾任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在他与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的共同努力下,解放初年才幸运地为瞎子阿炳留下了宝贵的二胡和琵琶曲的录音,让由无锡产生的音乐走向了世界。
大多数无锡人只知道瞎子阿炳住崇安寺,因为那里现在有阿炳的纪念馆。其实阿炳在抗战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住在长安桥游弄里的。坛头弄游弄是拱北楼面店的旧址,何谓拱北楼?游弄与无锡城的北门仅一河之隔,处城市之北,如同拱卫着北门,故取名拱北楼。1937年日军入侵,烧杀抢掳,拱北楼被焚,新的拱北楼遂迁到崇安寺皇亭。
解放前长安桥商业繁华,行人众多,瞎子阿炳与这里的街坊较熟,更适宜在此拉琴求生。他和一个卖钟錶的瞎子合住在拱北楼焚烧后的残屋里,合一个女的搀扶他俩并照顾生活。与他合住的瞎子60年代初仍在温泉浴室门前喊:'阿要挂錶手錶?'他能仅仅听錶的走声判定錶的质量,确定价格,也是一个奇人。
瞎子阿炳在这里住长后,与长安桥附近各店都熟,在这一带拉琴、说唱新闻总能得到照顾,生存并无大问题。我大哥今年91岁,当年只8、9岁,与阿炳甚熟稔,常听他用胡琴拉狗叫、猫叫或模仿男人与女人吵相骂,听了他的琴总得给点啥呀!从家里偷偷拿去一块醬肉或一只醬猪耳。老日生蜡烛店的儿子就给几支蜡烛,瞎子不用蜡,那个女人要用呀!大饼店的儿子就给他几个大饼。阿炳比较随和,当时各店家对阿炳也常有施舍。我推测祝世匡先生就是阿炳住在长安桥时期认识的,也因此才有了后来为他录音之事。
从横街往西一直走,就是横浜里,这里与江尖仅一河之隔。横浜里往北是茅蓬沿河,往南就到了横浜口。横浜口是古芙蓉湖的末端,河面开阔,河汊众多,是无锡最大的渡口。从横浜口可乘渡船到江尖、龙船浜、丁洚里、陆佑丰等多地。
无锡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之首,荣德生的企业大多与民生的吃、穿有关,茂新米厂、茂新面粉厂、建成油厂……都在这附近。旧时的横浜、江尖、茅泾浜一带到处是存粮食、豆类的堆栈,龙船浜那边还有达昌栈、达源栈等著名大堆栈。那时的仓库没有仓储机械,全凭人用肩扛。工人肩披着一块白色的袱布,把装满稻谷或小麦的笆斗扛在肩上,进入仓库的时候,投上一根两尺来长的竹签作计数用。他们艰难地踏着跳板爬上高高的粮堆,到了顶才往下卸货,非常辛苦。
最辛苦的要数笼糠堆栈的装卸工了。笼糠是稻谷的外壳,既轻又碜,腾起的灰让皮肤奇痒。挑笼糠的箩筐是专用的,既高且大,几乎与人一样高,一般的扁担就不适用了,专门设计了一种用硬木制作,两头似弯月向上高高翘起的扁担。新手掌握不稳,一不小心扁担会突然翻身,吃上个'扁担巴掌”。不仅身体受伤,而且笼糠撒泼一地。
从横浜口过茅泾桥就是石铺头,这里正对着西直街、西门桥,水运极其方便,河滩边空地较多,便于堆放原石和石制品。解放前无锡的石作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带。造房子用的石库门门框、砌台阶用的条石、磨粉用的大小石磨、石臼……都在这河滩边琢磨加工。
石铺头后面,茅泾浜与南尖之间是花园里。在明清时期这里可能确是大户人家的花园,小时候我曾经在这里看到过长方形的鱼池,池边围着雕刻得很精美的石栏。后来大户破落,花园破败,解放前逃荒来无锡的人在此搭建了不少'滚地龙”和茅草房,成了无锡市有名的棚户区。这里的房大多是用竹子、芦菲、油布油纸搭建的,又矮又小又阴暗。小巷曲曲弯弯,窄得连两个人交会都很难通过。走进花园里四面都是低矮的茅草棚,小巷又多,迷路是常事。这里既不通电,又没阴沟,地上高高低低,一到雨天坑坑洼洼里满是积水,到处是脏水荡。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里的茅草房逐渐被砖瓦房代替了,好多还砌起了楼房。到七、八十年代拆迁时,这里根本看不到茅草房了。
潘老师《闲话散忆长安桥(上)》,敬请点击以下链接。
闲话散忆长安桥(上)(作者:潘軍)
潘老师《闲话散忆长安桥(下)》,敬请点击以下链接。
闲话散忆长安桥(下)作者:潘軍
本人是美篇制作者一一无锡二中六六届初三华浩良,喜欢写些无锡的往事旧闻,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以下链接,欢迎浏览。谢谢啦!
消失的棚下街
大洋桥及周边的旧时光阴
旧时的小娄巷
无锡临水三古迹
幸福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