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有哪些民族构成?
人口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因素。对阿富汗来说,人口无法精确统计。1985年出版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1634万人。阿富汗官方的统计是∶1982年1722万人;1983年1767万人;1984年1767万人;1985年1814万人(含进入邻国的500万难民)。人口增长上,城乡不平衡;人口密度分布上差异很悬殊;识字上,男女比例相差也很大。据估计,识字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1%;而妇女识字人口仅占妇女总人口的3%。
据统计在这一千八百多万人的国家中,大约有近30个民族,其中主要有21个民族。
主体民族为普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0%,主要居住在东部和南部各省,分别占当地居民的9/10和7/10。19世纪以后阿富汗政府在北部迁移了一部分普通人。他们使用的语言是东伊朗语系的普什图语(巴什托、巴赫托语)。普什图族就是古代历史文献上的'阿富汗人'。关于该族的起源,我们在以后要专门叙述。
普什图人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中,保留着氏族部落的浓厚残余。他们的划分是族部落和氏族的标准。地理的多样性差异,也造就了大多数不同文化的部落集团。
普什图最大的两支游牧部落是杜兰尼人和吉尔查伊人。人口都在150万人左右。前者以坎大哈为基地、后者分布在喀布尔和坎大哈之间。杜兰尼人又分为两支,一支在坎大哈,叫济拉克人;另一支居住在西部和西南部,叫潘季色人。济拉克人一支又分为巴拉克查伊人、波族尔查伊人、阿尔科查伊人和阿察克查伊人;潘季色查伊人又分为奴尔查伊人、伊斯哈克查伊人、阿里查伊人、胡里安尼人、马库斯人。吉尔查伊人也分为两支;图朗人和I布朗人(伊卜拉族-希尔人)。总之,普什图人长期以来,以这种氏族部落为社会结构特征。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在游牧民和半游牧民中,大部分族普什图人。
其他阿富汗人的部落中',人数最多的是瓦尔达基人和萨菲人。霍斯特山区居住着霍斯特瓦尔部族,它由扎,吉、扎德兰和曼加尔三个部落组成。此外,还有数百万阿富汗人居住在巴基斯坦的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在19世纪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947年它包括在新建的巴基斯坦国家的领土之,内。它的许多部落,如尤素福查依、瓦吉累、阿菲利吉伊、哈塔吉等,都同阿富汗史上的许多事件有关。
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塔吉克族,按人口计算居阿富汗第二位(25%)。他们遍布阿富汗东北部(喀布尔和巴达赫尚山区)、赫拉特城周围以及其他分散的小块地带。他们在平原定居,在深谷游移,但未划分成很明确的部落集团。
兴都库什山以北散居着突厥族集团。它以乌兹别克人和土库曼人为主,也包括居住在瓦罕走廊的吉尔吉斯人。他们操伊朗方言。乌兹别克人以农业为主,以牧为副;土什曼人以牧为主,以农为副。
在赫拉特省内居住着许多民族和部落,主要有塔农尼、哈扎拉(德赫伊·杰纳特)、贾姆希德、菲卢兹库希。这些民族统称为恰拉马克人。他们是十分混杂的民族成分。此外,阿富汗还居住着俾路支人、努里斯坦(卡菲尔)、帖木里及其他民族。
阿富汗地区自古以来是以居民的多民族、多语言为显著特点的。总的来说,阿富汗社会的基本结构以部落为主体,部落首领在地方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统一一切事务。各部落各自为政。历来中央政府除任免行政官员负责征收税款和维持社会治安外,无力驾驭部落,更不干涉内部事务。行政区划方面,全国分29省,187县、新瓦尔和霍斯特两个特色大县(即专区)。早在16世纪初,喀布尔省就居住着阿拉伯人、突厥人、乌兹别克人、亚马吉人、帕沙伊人、帕拉契人、塔吉克人、巴拉克人、哈扎尔人、尼库德里人以及阿富汗人。当时在喀布尔省,也并用着多种语言,如阿拉伯语、法尔斯语、突厥语、蒙古语,印度语、普什图语、希伯来语、巴拉克语、帕沙依语、帕拉契语、拉姆加尼语,等等。到了现代,阿富汗仍是多语种的国家。阿富汗的国语为普什图语和达里语(即波斯语的古名)。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及千百年形成的历史过程构成了社会多样性的特点。阿富汗位于中亚和伊朗之间,成为西方和北方通往印度的交通要道。阿富汗曾经是世界许多民族和部族迁移的通道。许多征服者的大军越过此地。来到这里的民族和民族集团之中的一部分人早就滞留并定居在这里了。考虑到这多种民族成分的历史特点,有必要对这块土地上居住过的各族人民进行全面阐述,而不只是阐述阿富汗人的活动。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尤其在早期的历史事件中,要严格划分阿富汗与其他民族的界线,至少暂时还不可能做到。这就必须在上古和中古篇中对巴克特里亚、阿拉霍西亚、德兰吉安纳地区着重叙述。即使在近代现代,同样要注意到多民族这一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