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干燥

症状概述

大便干燥(dry stool)是指大便发干,呈球样或块状,多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甚至大便带血。与饮食和不良生活习惯、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

主要病因

大肠吸水功能正常但蠕动力差

常见症状

大便困难,便秘,甚至大便带血

检查项目

X线检查、结肠镜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以及肌电图检查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

原春辉 | 主任医师 普通外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症状起因

1、肠道有益菌不足

服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后,肠道内有益菌群遭到破坏,消化不良,引起便秘。

2、饮食中缺少粗纤维

在外进餐、不规律进食、无暇顾及均衡营养的摄取,粗纤维食物摄入常不足,易致便秘。

3、饮水不足

平日饮水量少,肠道内干燥,肠内容物就不易排出,有些患者即使补了水,便秘问题也没有得到改善。这是因为饮水方式不正确,一口口慢慢喝水,水几乎全都吸收入血,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建议多喝水,特别是早上起床后。

4、久坐不动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身体缺乏运动,肠道肌肉就变得松弛,功能退化,蠕动功能减弱。再加上女性腹肌天生较弱,送便排出的力量小,因此容易出现便秘。特别多见于从事久坐工作的女性患者。

5、排便习惯不佳

工作紧张忙碌,或早晨时间紧迫,有了便意也不及时排便,常常忍着,直肠感觉神经就变得迟钝,出现习惯性便秘。

6、过度劳累、精神紧张

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会抑制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消化不良,引起便秘。

7、年纪增长

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肠道器官开始退化,形成大便干燥。

8、疾病

痔疮、便秘等都是老年人易患的疾病,这些疾病也会造成大便干燥,使得体内毒素沉积,肠道与毒素及致癌物接触过多患肠癌几率增大。

常见疾病

尿毒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脑血管意外、截瘫、多发性硬化、皮肌炎、痔疮、便秘等。

门诊指征

1、长期大便干结,排出大便如羊屎粒,有时可能会带鲜血;

2、伴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排便时肛门疼痛;

3、伴口臭、恶心、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

4、伴肛门脱出物;

5、伴皮肤色素沉着等;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可去消化内科就诊。若有肛门脱出物、肛门疼痛、大便带血,疑似痔疮、肛裂、直肠疾病时,可咨询肛直肠外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进行便常规检查前避免食用动物血类食物,如鸭血等,以防影响检查结果。

3、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肠道检查,注意着方便穿脱的衣裤。

4、若近期若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的问题

1、您的症状何时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是否加重?

2、您的排便次数和频率是怎样的?

3、除大便干燥外,您是否还存在其他不适,如口臭、恶心、便血等?

4、您以前过这种情况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5、您近期饮食状况如何?都吃过什么食物?

6、您平时喜欢喝酒或咖啡吗?

7、您近期是否服用某些药物?什么药?

8、您有痔疮、肛裂等情况吗?

9、您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平时吃药控制吗?

患者可能问的问题

1、我大便干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需要做那些检查?要住院吗?

3、我要进行哪些治疗?能治好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还有患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6、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回家后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实验室检查

大便干燥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腹部平片上,可见器质性肠梗阻阻塞部位以上的近端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气钡灌肠可明确病变部位,显示病变的全貌和形状等。排粪造影有助直肠粘膜脱垂、直肠内套叠、直肠前突、会阴下降综合征、盆底肌痉挛综合症、盆底疝及肠疝的诊断,并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2、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CT)

可发现器质性阻塞性疾病,对于肿瘤、炎症等器质性疾病所致便秘的诊断非常有价值;可以直接客观地显示粪便的分布和性状。多层螺旋CT的应用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冠状面、矢状面等多方位重建成像;还可以获得高质量的三维仿真内镜图像和灌肠造影图像。

3、磁共振成像(MRI)

与CT相比,组织分辨率高,是便秘比较敏感的诊断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价粪便的整体分布;使用脂肪抑制T1加权像可以清楚地显示粪便。盆底动态MRI可用于准确评价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形态和功能状态。MRI动态排粪造影可以检查肛门直肠运动,对肛提肌的功能进行评估。

4、超声检查

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可了解肛门括约肌有无形态或功能异常;三维超声排粪造影可以从形态角度对肛提肌的功能进行评估,尤其适用于不能单独用功能评估解释的括约肌功能障碍,是形态学和功能学检查之间的桥梁。

其他检查

1、结肠镜检查

有助于确定结直肠有无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狭窄、肠扭转和肠套叠等,病理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因。

2、下消化道动力测量

(1)结肠传输试验(GIT):有不透X线标志物(ROM)法和铟(In)DTPA闪烁扫描法,有助于判断便秘的类型。

(2)结肠压力监测:可以确定有无结肠收缩无力,对选择外科术式、特别是节段性肠切除术治疗便秘有重要指导意义。

(3)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有助于评估肛管、直肠动力和感觉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有助于区分器质性和功能性便秘;也可作为生物反馈训练的动力学基础和依据。已成为研究肛门直肠生理、诊断肛肠疾病和评价肛肠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4)直肠球囊逼出试验:主要用于评价排便动力和直肠敏感性。有助于判断直肠及盆底肌的功能有无异常,可作为有无排便障碍的特异性筛选试验,但试验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功能性排便障碍。

(5)肛管直肠感觉检査:用电流刺激法测肛门感觉,逐渐增加电流量,直到患者岀现烧灼感或麻刺感,记录阈值,计算平均阈值。

3、肌电图检查

可区分盆底随意肌群与神经功能异常,能分辨有无盆底肌源性便秘,还有助于评估肛门括约肌失调。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常见的改变为肛门外括约肌矛盾收缩和盆底肌的异常肌电活动。

4、阴部神经潜伏期测定

可用于肛门括约肌重建术或直肠黏膜脱垂修补术前后评价;对长期慢性便秘及排便困难患者,可预测有无术后发生大便失禁的可能。

将排粪造影、盆腔及膀胱造影、女性阴道内放置浸钡标志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盆底脏器四重造影以及动态MRI等影像学检查可诊断盆底疝、膀胱脱出、子宫后倾等临床难以发现的隐匿的盆底疾病,是一种动、静态结合,较为形象、客观、有效、易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诊断原则

根据粪便干结为羊屎粒样,小颗粒偏硬,即可诊断。病史对于帮助推测大便干燥的原因有重要意义,医生通常会询问患者既往病史、用药史、日常饮食和运动习惯等。结合粪便常规检查、X线检查、CT等检查结果,可进一步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

1、大便干燥与便秘鉴别

便秘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便秘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便秘多见于老年人。由于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久,以致大便次数减少。因此,便秘主要是指排便困难,并没有限定便秘一定是大便干燥。一般来说,便秘患者大便常是干结的,但也存在有少数人几天未曾大便,而大便并不干结,但排便很困难的,像这一类患者也应该属于便秘范畴。而单纯的大便干燥却排出通畅,排便次数也没有改变的情况,则属于人的正常排便,不应视为便秘

2、大便干燥可引起便血

(1)内痔便血:痔疮便血系无痛性便血,色鲜红,量不等,或滴血、或喷血,伴有痔块脱出,多无肛门疼痛。

(2)肛裂便血:便后擦纸带血,色鲜红,量少,伴便后肛门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长,平素有便秘、大便干燥病史,牵开两臀可见肛管裂口下端。

(3)直肠息肉便血:多见与小儿,无痛便血,色较暗,带蒂低位息肉可脱出,呈桑椹状,粉红色。高位息肉直肠指诊可触及到球状质软的肿物,能摆动。

(4)溃疡性结肠炎便血:多有腹痛、腹泻,严重者脓血便或水样便,每日10次以上,伴有便意或里急后重,偶伴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行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5)直肠癌便血:起初便血症状和痔疮极为相似,难以鉴别,到晚期病人表现为脓血便,不全梗阻症状。直肠癌也有便血,不过便血量不像内痔那么多,颜色也发暗。肿块形状不整,呈菜花样,质硬,便次增多,常有黏液血便,初期常误诊为内痔。另外,有时与内痔并发,只做肛门镜检见有内痔,未再行指检而漏诊。必要时做肠镜检查及病理检查。

预计治疗

大便干燥患者一般可采用药物进行症状的缓解,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应处理,对于疾病的引起者需要处理其原发病,非病理因素造成大便干燥者,通常遵医嘱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积极锻炼、调整精神状态即可。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酌情使用容积性泻剂、润滑性泻剂(如石蜡油)、高渗性泻剂(乳果糖、山梨醇等)、刺激性泻剂(蓖麻油、蒽醌类药物)。

2、病因治疗

老年人便秘可以引起大便干燥,其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老年人便秘进行治疗。明确诊断后,对已查出的便秘原因及导致便秘的原发疾病,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方式不健康的可调整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如定时规律用餐、调整饮食结构,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等。如医源性便秘,则应停止该治疗或者停服药物或改用其他不致便秘的药物。精神病、内分泌代谢病所致便秘,应进行相应治疗以尽快消除原发病对肠道功能的影响等。对于肛肠科疾病可专科手术治疗,肛裂可局麻扩肛或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等。

相关药物

容积性泻剂、润滑性泻剂(如石蜡油)、高渗性泻剂(乳果糖、山梨醇等)、刺激性泻剂(蓖麻油、蒽醌类药物)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