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从“分”到“合”——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单元统整”教学实践
从上个学期起,在中原区教研室统一安排部署下,部分学科尝试进行“单元统整”教学,这既是对传统的“逐课教学”的突破,也是高效课堂进一步发展提升的必由之路。核心素养前提下的“单元统整”教学尝试必将为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灵动并焕发勃勃生机,彰显出更具活力的课堂样态。2019年6月4日下午,在教研室副主任康明达、教研员陈晓龙老师的带领下,中原区语文学科团队成员十余人到郑州市第九十中学,观摩研讨团队成员薛真老师的“单元统整”课。
薛真老师上的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统整课。本单元的课目分别是《最后的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二十五周年》。四篇演讲词各有特色,风格迥异。
薛老师设置的学习目标是“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四篇演讲稿的语言风格”。按照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的六个层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节课让学生说出的四篇演讲稿的语言风格,显然是在第二个层级上。学生通过课前阅读,能体会到四篇作品中语言风格的差异。在整单元教学之前,薛老师已经对本节课分课时上过了。所以前半节课的推进十分顺利,后半节课,薛老师重点让学生依托四首演讲词,个性化地进行创作演讲。
作为“单元统整”的活动课,薛老师显然是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安排在了下半节课上,同学们在领会把握演讲稿不同风格的基础上,所做的不同形式的展示属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中的分析综合层面,属于较高的层级。
这节课上同学们非常热情,表演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直接使用四篇文章的部分内容作现场演讲的;有通过部分改编,用曲艺形式表达的;也有模拟电视台专访,在访谈中慷慨陈词的;还有依托课本剧进行剧情编排的……这些不同形式的表达,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也基于学生擅长的领域的不同,而选择了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他们的真诚和热情,以及表演的投入,让作为观众的学生和听课老师一直被深深的吸引。
现场观摩之后大家分组研讨中,老师们普遍认为这是一节开放意识很强的课,学生自信从容的表达是这节课的亮点。康主任在最后的总结中也说:“这是生本课堂最具代表性的形态之一,老师给了全体学生机会,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发自肺腑的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我个人认为以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待课堂、对待学生的教师,才会时常有新创意,而把课堂毫无保留的还给学生,老师只做一个观察者更彰显出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也许学生的表现还有瑕疵,但从学生高涨的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来看的出来,这是语文该有的面目,因为它深度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现在的课堂(尤其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课堂),越来越少有教师敢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原生态的呈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并带有一些争议的进行二度创作。因为按照传统的观点看,这是极具风险的:它也许有悖于部编教材的编写初衷、也许有悖于单元目标、更有可能有悖于听课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但这一切比起课堂上学生因个人才华的施展所迸发的能量、超出常人想象的求异思维的生成来讲。这节课的意义已经不止是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而更应该着眼于这节课中学生以文本为跳板升华完成了对语言的驾驭,实现了语文教学最终要完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高阶目标,而且是充分的、极具艺术性的去完成。
按照布鲁姆的分类学目标“分析”、“综合”、“评价”来看。学生表演完之后,其他同学对表演的评价是布鲁姆分类学中最高层级的“评价”层级(要求学生对于表演好坏给予具体的评价)。而部分同学评价的切入点停留在声音的大小、表演是否停顿、卡壳上,而没有上升到更加专业的情感表达是否得体、文本思想是否体现的评判标准。因此,我认为这个评价环节可以用打分的形式替换,学生只需要去感知优劣,而不作专业性评价,目标维度的降低会更加符合生情。专业的点评交给语文教师来做更加合适。但这种艺术评价即使对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来讲也是极具挑战的,因为它不仅需要老师包含有演讲的专业背景知识、表演的常识,同时,对于学生声音造型是否合理的准确判断也需要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语文教师在驾驭常规课堂的基础上,拥有解析艺术美的能力,成为了上好类似活动课的另类基本功,这也将逐渐成为驾驭不同类型活动课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
总之,“单元统整”教学无论一线教师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都倏然而至。摆在了每个追求教育破冰、有更强挑战向往的教师面前。一旦能在单元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有所突破,必将像生活中从3G时代跨越到4G时代的网络一样,让课堂容量的扩大和学科能力的快速提升成为可能,为核心素养的最终落地创造一个崭新的平台。
(作者郭自立,郑州市第九十中学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第六届名师,郑州市学科技术带头人,中原区杰出教师。他坚守教坛二十余年,满怀真心一腔热情,坚定行进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已然收获桃李芬芳,鲜花美景。但仍然初心不改,梦想依然,两袖清风,一心奉献,愿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本文中的图片均来自于郑州市第九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