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开学健康,家长聚集医院疯抢香囊
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讲到:[在确保师生安全的前提下,深圳市各级各类学校师生4月27日起分批次错峰返校。]消息一出,不管学生如何反应,反正家长犯难了。
一方面松了口气,终于可以摆脱“小祖宗”的折磨了——赶紧去学校让老师管吧;另一方面又担心他/她们上学时的健康——这去了学校安全吗,防疫工作做到位了吗?希望他/她们去学校,又担心他/她们去学校。“开学复工您别怕,小小香囊身上挂,既能防病又护体,身心健康你我他”,市妇幼医院的老中医温和又慈祥的给你排忧解难。
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孟教授
引自公众号: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号
犯难的家长宛如看到了曙光,一下子蜂拥而至,要把这个“香囊”给孩子买回来。
视频引自某排队家长
敢情只要是“为了孩子”,只要他/她们开学健康,干什么都行,哪怕明知道医院是高风险区,哪怕过去要人群聚堆。却不想老中医的法子能不能实现目的,这样的聚集会不会造成与目的背道而驰的后果。
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它是如何形成的,起因是什么,背后的逻辑又是怎样。
-01-
现象的起因是医院。
当地政府整体安排开学时间,分批次返校,这是履行疫情控制之后逐步复工复课要求的体现。从大方向上来看,逐步恢复各项生活、生产、学习等状态,于整个社会恢复到疫情前正常的运作秩序而言无疑是正确的。所谓的大势所趋。
借着这个大背景,考虑到孩子开学家长面临的所谓“困境”,医院率先反应。既然开学势在必行,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着做点什么呢?
这里可能有两个方向:其一,以防疫实质出发,配合学校和家长做好开学前的防疫检查及教育事项,如,协助当地学校进行防疫检测、给学校提供防疫消毒指导、给学生及家长做好“保持距离”及“保持卫生习惯”的提醒等;其二,以心理安慰的方式出发,通过一些类似“安慰剂”的物品推荐,传达拥有了这个物品就能起到“防疫保健康”的作用,促成家长给孩子购买了并使家长自己也宽心,如这个现象里面推荐的“防病护体香囊”。
第一种方式大多为政治行为或者公益行为,做的事情有价值,收获的是“成绩”和助人时的心情,但是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第二种属于经济行为,简单的根据市场——目标用户的痛点或关注的问题,对症下药的给出解决对策,以此作为产品或者服务来换取直接的经济收益。如果一个商业组织或机构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本着商业活动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绝大部分会选择第二种方式。
我们讨论的这个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市妇幼医院选择了第二种方式。
-02-
妇幼医院的商业行为有些尬。
如果作为商业组织或机构,这次的“香囊”售卖无疑是出色的。有事业单位背书——非营利性的市妇幼医院;有中医老教授站台——录制视频娓娓道来推荐香囊;紧抓政策契合点——政府开学时间部署;盯准客户问题/需求——对孩子上学时被病毒传染的担忧;模糊需求做引导——以“驱蚊防病”替代“防新馆病毒”(方式虽不道德,但经济反馈有效);精准客群宣传——关注此号者皆为有小孩且需上学的家长。得到的结果便是家长“为了孩子”蜂拥而至,抢着购买,唯恐错过而对不住孩子。这样一波操作,医院赚了钱,家长买了“安心”,双方各取所需,也乐得自在。
只不过市妇幼医院并非营利性机构——这不是说它赚钱就是错,而是它不该以类似的营销形式赚家长的“担忧”钱——它却利用了一般性商业机构无法获取的资源优势进行着商业行为。原本的医者,救死扶伤,希望众人健康喜乐,药铺贴出的对联“但愿世间人无恙,宁可架上药生尘”。而如今,医院却以利益为导向抓着时机能捞一笔算一笔,药店也配合着毫不含糊的宣传:买够30(元),送二斤鸡蛋。
作为非营利性机构的市妇幼医院,却选择了营利性机构的目的,这是它能引起这一现象也能赚钱成功的地方,同时也是它被诟病的地方。
-03-
犯难的家长总想为孩子做点啥。
孩子在家里熬了这么久,虽然上着网课也是学习,但是那种感觉总是不对,家里毕竟没有学习的氛围,学习可不能这样一天天的耽搁下去呀。再者,孩子也在家里呆坏了,他/她在家这么久也把我整的够呛,啥都干不了,工作了还要操心。赶紧开学吧!赶紧开学吧!……终于听到了开学通知,咦~他/她去学校安全不,新冠病毒还没有彻底结束,去学校会不会因为聚集而被别的同学/老师传染呢、会不会在上下学途中因为接触到的人比较杂而被感染呢……千万不要这样,我怎么愿意让我家宝贝处在被感染的风险之中呢?
但是,如果他/她不上学跟不上学业,不行;去上学,就有被感染的风险。到底如何是好?这下开学通知来了,学是上定了,但是这个风险要怎么去消除?正犯难了。
一听市妇幼医院推荐“开学防疫”妙招了,赶紧先去看看。潜意识里面就是信任——妇幼保健医院又不是啥商业机构,公信力还有有点的,那就不可能给我瞎推荐东西赚我钱——它说的就是对的,也肯定是有用的。再一看老中医站台,这还了得?啥“防病”,这个就能防止病毒呀,太好了,这下我家孩子带着它去上学,健康可不就能保障了嘛。真是及时雨,解决了我的大困惑,感谢感谢。在哪里?哦~各个分院都有呀~几点开售?好的,我一定过去给我家小崽弄一个回来。什么“医院高危地区”、“聚集有风险”……为我家崽买香囊什么风险我都敢去。
-04-
不同认识的家长却有相同抢购的行为。
医院营销推荐了“防病护体”香囊,如果家长没有需求,没人去,那么也就不会有这个现象的发生,这个现象既然发生了,那么家长的需求就营销行为而言就是真实的——抢购的事实就是佐证。
关心孩子开学健康的家长占据绝大多数,而参与蜂拥抢购“香囊”的家长只是其中一部分。没有参与的,他们有自己的判断,通过了解政府和学校的防疫措施来降低焦虑,在家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来尽量做到科学防护,所以对于抢购“香囊”一事,要不不知情,要么不以为然。而参与抢购的家长,是“成就”这个现象的力量,他们大多是以下三类状态:
迷信权威的家长。
只要是政府(类)行为,或者意见领袖/大佬站台,就深信不疑——就我这个问题应当如何解决,你们说往东,我毫不犹豫的朝东走;你们改为往西,我绝不留恋,转身就往西。我相信你们,就意味着选择放弃自己对此的思考,接受你们的“专业”判断。
从众的家长。
关于孩子上学健康安全的问题,说我担心嘛,也是担心,毕竟其他家长都这样;你说让我去查些资料具体了解一下,不去,其他家长也没这样做呀;不过听说其他家长都去买“防病护体”的“香囊”了,我也去买一个吧,毕竟大家都这样做。
清楚但图个安慰的家长。
政府能宣布开学,要求学校做的防疫准备一定先期就做好了;复工复产近2个月来没有大的意外,则孩子上下学途中的安全也会有一定保障;给孩子的卫生习惯也养成的不错,应给没有问题了。但是,谁又能保证“万一”呢,求个“香囊”就当报平安了,总得再为孩子做点啥吧。
-05-
医院买“香囊”和家长抢“香囊”的现象从表面看就是如此,一方占着资源变着性质卖“安慰”赚钱,一方蒙着头焦急着花钱买“安慰”,于是一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的“香囊”抢购现象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