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火的不是电影,是你的心里话‖文 / 格桑

我不是药神:火的不是电影,是你的心里话

作者:格桑

最近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爆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得了朋友圈的普遍好评。

到底是什么,让这部电影如此之火呢?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剧情吧。

印度神油药店老板程勇,因机缘巧合下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商,并结识了许多带有慢粒白血病的病友。在获得惊人利润之后,程勇激流勇退,将代理权转让转给一个假药贩子。药价骤然升高,导致大多数病人无法负担加重的压力。

假药贩子因被警方追查,无法贩药,许多病人都因缺药而伤亡。其中就包括程勇的朋友吕受益,吕受益的死令程勇幡然醒悟。他决定重操贩药旧业,不为赚钱,只为赎罪。程勇成为了真正的药神。

这部影片获得大量疯狂好评,那是因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用心来成就这部电影的。

药神最出彩的是它的群像化,每个人都并不只是一个单薄伶仃的符号,好的或坏的定义。他们有情感有思想。在这两个小时中,每一个人从银幕上固定的角色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存在。他们,都是主角。

而且,药神中的人物也不是只固定于一个枯燥单一的性格标签。说实话,每个人性格本身是会随人物的经历而发生改变的,不可能不成不变。然而现在很多烂俗电视剧为了追求人设的爆火,把人设框在一个标签里。

例如前段时间的傻白甜鹿小葵,硬凹倔强乐观少女人设。全剧一点改变都没有,根本看不出来她真正的心路历程。

我们要看的是你更深层次的变化,不是你枯燥乏味的自我鸡汤。

然而这部电影不同,药神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尽心了。

哪怕是作为大反派,一心钻进钱眼子里,为利益不择手段的假药贩子,在最后被警察审讯问他现在的贩药者是谁时。假药贩子笑嘻嘻地插科打诨,出乎意料地没有向警方透露一点关于程勇的信息。

由恶到善。

这个人物他在那短短的几分钟从标签化平面化,变成了一个具有多侧面和复杂性的圆整型人物,使得观众可以从不同面去观察他。这种群像性的写照,不动声色地令我们感同身受,发现每个人物的行为背后,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从而了解体会这个人物的深层形象,这便是群像性的优势。

sir从一开始的不死不休般的查案,再到“这个案子我真的办不了”。他的尽职与他对于病友们的同情,猛然增加了矛盾性,让曹警官这个人物鲜活起来。他默默点烟、缓缓叹气的形象,如被投影般出现在眼前。

他解决不了的,不是案子,是国情,是千千万万百姓的活命法子。

我所接触的群像性作品,多在文学作品中少有电影。电影的载体本身就有很大优势。况且这种巨大时代背景下,不同个体的选择与行为的感染力的确极强,也怪不得这部电影会获得惊人的成功。

有得也必有失。

整部片中,程勇的剧情不够畅达通顺,总给我一种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的感觉。但群像性也就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主要人物的戏份会被减少。不过一小部分内容来换大部分人物,我认为这也是值得的。

尤其是王传君在其中饰演的吕受益这个人物,得到了极大的润色,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吕受益,外形高大,但是却有种反差的懦弱甚至怂的感觉。

他在片中的表现,尤其是他对家人的深爱与不舍,和程勇的求药贩药历程,都让读者都让观众们感受到,他在很认真很执着地挣扎地活下去,哪怕结果并不好。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活着》

我不是药神这部片,这部片可以说是今年国内前五的电影。

这部电影深深触及到了中国家庭的担忧。家里的老人小孩和顶梁柱,哪个不怕生病?如果是大病,就更要紧了。

我见过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卧病不起的,失去了家中宝贵的劳动力。孩子们上学的花费不说,光光是医药费。这个家,就已经垮了。
他家的孩子勉强笑着对我说:“有什么办法呢?还是得过下去啊。”

病人对我说:“我上有老,下有小。从家里的支柱一下子变成个拖累。我的心里,真的不好受啊。”

钱,钱,钱。

我们缺的是钱。很现实,却也很无可奈何。

病不会跟你讲人情,它只会趁你病,要你命。

正如那个老太太说的:我吃正版药三年,把房子吃没了,把家人吃垮了。警官,谁家没有个病人啊?

哪家还没有个病人吗?为治病花的钱还少吗?

这是每一个家庭的心里话。

越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作品,越容易爆火。

「真正的小说一定是现实主义的」――韦恩·布斯

我想,电影也适用这句话。

(0)

相关推荐